首页 理论教育 史迪威旧居陈列馆:抗日战争历史珍藏

史迪威旧居陈列馆:抗日战争历史珍藏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史迪威旧居史迪威旧居是抗战时期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的史迪威将军的办公和居住地,故也称作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官邸。史迪威旧居陈列馆有大量珍贵文物、照片以及由美国制作的反映二战期间中缅战区情况的录像带等,全面介绍史迪威将军和远东地区抗日战情。史迪威旧居印证了重庆在二战时期的远东政治、军事战略重心地位,也是当时中国大国地位的有力物证。

史迪威旧居陈列馆:抗日战争历史珍藏

史迪威旧居

史迪威旧居是抗战时期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的史迪威将军的办公和居住地,故也称作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官邸。史迪威旧居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新路63号,它北临嘉陵江,南依鹅岭,东连上清寺,西接红岩村。现有轻轨2号线从附近经过。史迪威旧居为典型的近代建筑,兼有国际式建筑风格和浓郁的山地建筑特色,由近代中国大建筑商陶桂林主掌的陶馥记营造厂设计建造。史迪威旧居是砖混结构,二楼一底,平屋顶。它依山就势而建,从正面即背江大门方向看为一幢单层平房,从面江的一面看则为上下两层。史迪威旧居共有大小不等的房屋10余间,包括史迪威将军的卧室、办公室、会议厅、餐厅、客厅及其副官、翻译、警卫住房。旧居平层临江一面,设计有1条宽阔的走廊,为观景、纳凉之所。除此之外,旧居还有隐蔽的地下室1层,十分坚固,墙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厚达半米,具有良好的掩蔽、抗震和防炸功能。

史迪威旧居大院的大门门房

史迪威将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著名四星上将。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随后,美国开始对日宣战。很快,各同盟国决定建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任最高统帅,史迪威被派往中国任参谋长。1942年3月,史迪威来到重庆,被安排在嘉陵江边李子坝的一幢西式别墅里。这幢房子之前本来是给宋子文修的,但正好赶上美国特使拉铁摩尔来华,宋子文就将它让给了美国特使。史迪威来到重庆后,这幢西式别墅也就成了其住所,直至1944年10月史迪威被召回美国。在此居住的还有史迪威将军的副官及随员,战时许多中外军政要人,如东南亚盟军总司令蒙巴顿勋爵及美国陆军后勤部部长索姆威尔将军等,为商谈有关军机要事,也曾到此晤谈甚至留宿于此。因此,史迪威旧居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外军事交流的重要场所。

新中国成立之初,史迪威旧居曾为重庆市总工会幼儿园,1958年移交重庆市机械研究所(其后更名为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所、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因此得到了完好的保存。为纪念史迪威将军对中美两国人民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继承并发扬中美友谊,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了解、交流与合作,1991年,重庆市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旧居收回、维修供人们游览参观,同年旧居陈列馆挂牌,并定位市级保护单位,对外开放。此后,陈列馆馆舍恢复、环境整治、文物征集、学术研究、对外接待和交流合作等各方面工作都得到了很大发展。1994年,史迪威将军旧居陈列馆被定为涉外旅游参观点。重庆直辖后,史迪威旧居被列为重庆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并更名为重庆史迪威博物馆,成为我国唯一以外国军人命名的博物馆。随着中外游人的增加特别是其在中美两国交往交流中作用的凸显,中美有关方面共同出资,于2002年对旧居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整修,并于2009年新建了达4000余平方米的陈列馆。史迪威旧居陈列馆有大量珍贵文物、照片以及由美国制作的反映二战期间中缅战区情况的录像带等,全面介绍史迪威将军和远东地区抗日战情。展览由“史迪威将军”、“梅里尔突击队”、“驼峰飞行”、“飞虎队”、“延安观察组”、“战时中国与美国”、“今日重庆与美国”七大部分组成。

史迪威旧居正面外景

史迪威旧居内部陈设(www.xing528.com)

史迪威旧居是重庆抗战文化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和现实利用价值。首先,它是重庆作为抗战时期远东指挥中心这一城市地位的见证。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中国战场方面,重庆作为战时首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美国被卷入战争,同盟国与轴心国对抗的局面更加明显,其对抗的远东地区指挥中心即设在重庆。史迪威被派往中国,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东南亚盟军司令部副司令、中国驻印军司令、分配美国援华物资负责人等职务。史迪威旧居印证了重庆在二战时期的远东政治、军事战略重心地位,也是当时中国大国地位的有力物证。其次,史迪威旧居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史迪威将军旧居由名家设计、名建筑商建造,适应战时需要。它是一座西式青砖平房,有地下室躲避空袭。旧居建筑不事张扬,外观平实,但总体建筑质量高,设计合理,功能性强,保存完好。另外,史迪威旧居是今天重庆乃至中国与海外交流的重要文化平台。史迪威是二战时期美国的著名将军,在远东地区乃至世界上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他是中美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史迪威旧居所展现的历史表明了二战时期盟国之间交往的一个侧面,演绎了中美两国人民曾为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而并肩战斗,同世界人民一道共同捍卫了世界和平的历史,是中美两国传统友谊的历史记忆和象征。回顾过去,展望明天,史迪威旧居可以而且应当作为一个重要的对外文化交流平台,有助于加强中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抗战遗址保护与利用中,针对史迪威旧居,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以成功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契机,丰富陈列展览的内容与形式。史迪威旧居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有着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也为当今重庆乃至中国的对外交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文化平台。史迪威旧居的保护历来受到了较高重视,而且整修后的史迪威博物馆,是一座既保留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历史风貌,又具备现代化展示、教化功能,且拥有丰富历史资料和重要文物的博物馆。今后,应该不断丰富陈列内容与展览形式,继续做好保护工作,特别是要防止雨水渗漏、白蚁病害、木制构建霉变等问题的发生,消除文物安全隐患。这样,既有利于提升史迪威旧居的影响,又有利于做好史迪威旧居本体的工作。

第二,加强相关文物、文献资料的搜集,拓展学术交流范围,推动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史迪威旧居是重庆抗战文化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相关文物资料搜集,充分挖掘史迪威旧居的学术资源,能够更好地夯实重庆抗战文化平台,扩大其影响。目前,有关史迪威的纪录片和著作已有不少,但仍然缺乏深度,博物馆以及重庆市社科组织可以考虑引进专门人才充实史迪威研究中心的力量,也可考虑邀请国内知名的民国外交史、战争史专家进行合作。

第三,进一步巩固史迪威旧居这一文化平台,促进中外交流。目前,史迪威旧居已经接待了美、英、法、德、俄与加拿大、意大利等近百个国家的数十万人来参访,这说明各国人民对史迪威将军充满了仰慕之情。因此,在对外交往中,应该充分发挥史迪威旧居的文化平台作用,更好地发展国家官方之间以及民众之间的友好关系。例如,可以通过加强与国内、国外二战纪念地和相关单位组织的联系,加强与二战老兵及亲属的联系,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从而增强史迪威旧居的文化影响力。

史迪威将军的女儿南希参加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