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MRP系统计算原理及关键参数分析

MRP系统计算原理及关键参数分析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组成MRP系统的基本条件数据主要有: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库存状态。在MRP运算中,主生产计划的精度随着时间轴的增加而减少。也就是说,越靠近现在的时间点MRP运算,对主生产计划的精度要求越高。在途数或者称为未清订单数量,即计划在某一时刻入库但尚在运输或者采购途中的原材料数量,是MRP运算的要素之一。

MRP系统计算原理及关键参数分析

IBM公司首先在计算机上实现了MRP处理,并由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倡导而发展起来,称为MRP系统。

组成MRP系统的基本条件数据主要有: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库存状态。

1)主生产计划在汽车企业中的主要表现就是在某个时间节点上要生产多少台车,分别是什么型号的。主生产计划按照精度来分:天生产计划。周度生产计划和月生产计划。在MRP运算中,主生产计划的精度随着时间轴的增加而减少。也就是说,越靠近现在的时间点MRP运算,对主生产计划的精度要求越高。

2)物料清单也叫产品结构文件(Bill of Materials,BOM),它表明了产品的总装件、分装件、组件、部件、零件,直到原材料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所需的数量,是汽车企业计算MRP的核心控制文件。在汽车企业的MRP运算中负责将主生产计划中要生产的整车或者配件产品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成可以进行采购的原材料,为MRP的运算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

3)库存状态文件分为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

①静态数据也叫主数据,指的是在MRP运行之前必须要设置好且不会轻易进行变更的数据,如物料的编号、描述、提前期、安全库存和最小包装数等。

②动态数据指的是在每次MRP运行时都会改变的数据,如总需求量、库存量、净需求量、计划发出(订货)量、在途订单数量和已分配数量等。

•总需求量(Gross Requirements)即毛需求,指的是制作企业制作产品所需要消耗的原材料的数量。在汽车行业,总需求量是指某个时间段内的生产计划经过物料清单分解后所产生的原材料的总和。

•预计到货量(Scheduled Receipts)。在途数或者称为未清订单数量,即计划在某一时刻入库但尚在运输或者采购途中的原材料数量,是MRP运算的要素之一。(www.xing528.com)

•现有数(On Hand)即可用库存,指的是在MRP运行的时间点上企业可使用的库存数量。

•已分配量(Allocation),指尚未兑现的库存需求,指的是已经计划使用,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装车和消耗的原材料。

•净需求量(Net Requirements)。当现有数加上预计到货不能满足需求时产生的净需求。

•计划接收订货(Planned Order Receipts)。当净需求大于0时,就向供应商下达一个采购订单,以弥补生产原材料的不足。在汽车企业,通常情况下订单定货量的大小取决于净需求和物料包装数(即一个包装里面包含多少个该物料)两个方面,只有当净需求等于原材料的包装数的倍数时,净需求就是计划收货量。

通过对以上库存文件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MRP系统计算的通用计算公式:

净需求=毛需求+已分配量+安全库存-预计到货量(在途数量)-可用库存

对于汽车企业而言,由于物料包装数的影响,实际上供应商得到的采购订单数量并不一定就是整车厂对于该物料的净需求,这个数量在MRP系统中也有一套计算公式:

计划采购订单数量=净需求+(净需求mod物料包装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