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稳定宏观经济,保障民生

稳定宏观经济,保障民生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稳中求进的“稳”字,首先是宏观政策要稳,旨在稳住宏观经济。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中的“稳”字,也要求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因此,以潜在增长率为下限确立的速度预期,就是新常态下,宏观经济稳定、效益和质量不会降低甚至有所提升的中高速增长。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稳”的落脚点。

稳定宏观经济,保障民生

稳中求进的“稳”字,首先是宏观政策要稳,旨在稳住宏观经济。作为新常态特点的增长减速,主要不是需求侧冲击造成的,而是特定发展阶段上符合规律的供给侧的增长速度换挡。因此,“稳”的第一个要求就是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不着眼于需求侧进行强刺激,避免形成经济泡沫从而酝酿金融风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配合,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适应新常态、树立大格局的政策基点,以确保做到稳定预期、稳定信心,从而防范系统性风险。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中的“稳”字,也要求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在提高效益和质量的前提下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是稳定增长速度的内涵。在新常态下,传统的外推式的经济增长速度预测和预期已经不再有效,经济增长预期应以新常态下,生产要素供给和生产率提高潜力决定的潜在增长率来确定,实际增长速度不突破潜在增长率下限,同时也不寻求超越潜在增长率加上适度扩大总需求政策效应和推进改革效应决定的上限,由此决定增长速度的合理区间。根据笔者的估算,在“十三五”时期,这样一个符合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合理速度区间,应该在6.2%与6.7%之间,“增之一分则太肥、减之一分则太瘦”。

随着从中等偏上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的转变,并且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中国不再具有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以人口红利为特点的传统增长动能逐渐式微,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为标志的新动能的培养也需要假以时日,因此,经济增长速度下行是符合发展规律的现象。一方面,我们不应该期待潜在增长率回到过去30余年的接近两位数的水平;另一方面,在新的增长动能尚未充分显现之前,潜在增长率的下降会比较陡峭,而从需求侧进行刺激无济于事。因此,以潜在增长率为下限确立的速度预期,就是新常态下,宏观经济稳定、效益和质量不会降低甚至有所提升的中高速增长。(www.xing528.com)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稳”的落脚点。在新常态下,一方面,只要实际增长符合潜在增长率,就可以使经济整体处于充分就业状况,筑起民生底线;另一方面,增长速度下行使得可供分配的蛋糕增量变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会加剧产业结构变动、促进企业优胜劣汰,使部分劳动者遭遇结构性和摩擦性就业冲击。因此,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出发,落脚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发展的共享性,加大再分配力度,实现脱贫攻坚和社会政策托底,让人民群众从改革、开放和发展中更有获得感,是稳中求进的题中应有之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