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作业安排不当导致触电事故致死

作业安排不当导致触电事故致死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任某在查看柜内设备时,右手误碰该互感器C相接线处触电,并通过右脚对柜底角钢放电,经抢救无效于17:10死亡。现场施工中人员安排不合理,监督力量薄弱,加上作业方法不当导致作业过程中误碰触电。

作业安排不当导致触电事故致死

编者的话:

供电企业担负着用电检查的责任,因此不可避免地接触客户端的用电设备。如果因麻痹大意,对用户设备运行方式和状态不了解,不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便可能留下安全的隐患。

据资料统计,我国供电企业发生的伤亡事故绝大多数是从事岗位作业时违章操作,缺乏安全意识引起的。班组安全工作的好坏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因此,要完成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应把预防班组事故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

2008年3月27日下午16:00左右,受用户邀请,某供电公司主任工程师任某与其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专工李某一起到达该用户,与该用户刘某、张某、王某一起进入新建10kV开闭所进行察看。任某等五人由南门进入开闭所配电室后,当走到计量柜前时,任某说柜内计量组合互感器不符合要求,需更换,随即让该用户人员打开此柜门,该用户电工刘某便从10kV开闭所南墙上拿上柜门解锁钥匙,将进线计量柜电磁锁解锁打开。任某在查看柜内设备时,右手误碰该互感器C相接线处触电,并通过右脚对柜底角钢放电,经抢救无效于17:10死亡。

思考:

1.任某为什么会误碰互感器C相接线处发生触电事故?

2.本次事故暴露了哪些问题,违章的根源在哪里?

3.怎样才能杜绝这类事故再发生?

分析:

1.任某为什么会误碰互感器发生触电事故?

这次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作业危险性分析不到位,自我防护和工作监护不得要领。工作人员没有充分认识随意打开计量柜的危害性,当事人没有在操作前进行危险点分析。在没有监护人时刻关注的情况下,作业过程中的动作与行为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www.xing528.com)

(2)习惯性违章严重,任某在不熟悉设备内部结构和接线的情况下私自命人打开配电设备,违背了《安规》,刘某在接到违章命令时,应该拒绝执行,而在该案例中,刘某直接将进线计量柜电磁锁解锁,随从人员对这些违章操作没有一人提出异议,最终导致触电伤亡事故的发生。

(3)规程制度执行不到位。违反《安规》中的4.1.5条规定进行配电设备巡视的人员,应熟悉设备的内部结构和接线情况。巡视检查配电设备时,不得越过遮栏或围墙。进出配电设备室(箱),应随手关门,巡视完毕应上锁。单人巡视时,禁止打开配电设备柜门、箱盖。

2.本次事故暴露了哪些问题,违章的根源在哪里?

(1)导致此次事故最根本的原因是违反《安规》中的4.1.5条中配电巡检人员应注意的相关条例。《安规》事关生命安全和电网安全,各单位务必按章办事,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安全第一,坚决避免领导违章指挥和员工违规工作,随意进行现场工作。

(2)导致本次事故的管理原因是制度不完善和制度贯彻执行不到位。应认真排查本公司制度体系和制度内容是否符合上级要求,认真考究工作流程是否完善合理,认真分析具体工作中是否落实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检查制度的宣贯执行是否到位,发现问题要及时落实整改。现场施工安全监控不力和监督监护不到位、工作负责人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没有结合工作现场进行补充危险点分析,提出必要的安全措施要求,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估计不足,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现场施工中人员安排不合理,监督力量薄弱,加上作业方法不当导致作业过程中误碰触电。

(3)班组安全管理比较松散,安全责任制没有真正全面履行;安全管理留有死角,各级领导、各部门对复杂工作的安全比较重视,经常进行检查、监督,对简单的一般性工作的安全重视不足,缺少检查、监督,同时对习惯性违章现象考核不够严,使习惯性违章现象屡禁不止。

3.怎样才能杜绝这类事故再发生?

(1)到“客户端”进行设备检查或协商事宜时,对用户设备运行方式事前不了解,不得随意打开不了解状态的设备。

(2)在进行设备检查时,要保持足够安全距离(10kV及以下0.7m);要进一步加强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稳步推进风险评估工作。该公司这次事故暴露了现场巡检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够。没有意识到风险,当然就不会想到去进行危险点分析和安全预控了,他们意识不够,再加上技术上又没有保障,就导致了事件的发生。如果我们的安全监督到位了,有人在现场及时提出了工作存在的风险,就可以有效防止故障的发生。

(3)用户设备要与公司设备相同要求,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设备的核查。

(4)严格考核安全责任制履行情况,按责论处,严肃处理事故责任人;加大反违章力度,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要切实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技能培训工作。要真正做到让现场工作人员能够认真查找工作过程中的危险点,提高作业人员安全风险意识,正确辨识作业中的危险源,确保不发生类似事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