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产优先!理解生产活动对商业的重要性

生产优先!理解生产活动对商业的重要性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应当恢复生产活动在理论论述中优先于交换活动的地位。在商品交换发生之前,首先是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的分化。生产与消费的转换便是这些转换中的一类情形。所以,生产的前提是进行投资,甚至可以说,投资是先于生产的。人类的体力与脑力是前辈进行投资的结果,截至任何生产开始之时,业已具备。因此,企业理论或组织理论,应当归属到“生产”这个大题目之下。

生产优先!理解生产活动对商业的重要性

据说,古典经济学的中心内容是生产,而新古典经济学则是交易。从常识来看,这种区分是令人困惑的,因为无论生产与交易,它们都是经济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从逻辑关系上讲,生产是交换的基础;没有商品的生产,则交换无从谈起;而生产的产品,却可以为生产者自己所用,不一定非要用于交换不可。因此,历史地看,生产必定是先于交换的。我们应当恢复生产活动在理论论述中优先于交换活动的地位。

在商品交换发生之前,首先是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的分化。如前所述,个人必须在不同的时间从事各种不同性质的活动,必须不断地在各种活动之间进行转换。生产与消费的转换便是这些转换中的一类情形。从时间进程来看,消费是间歇地进行的。例如,人吃过饭之后,暂时也就不再需要吃饭了,于是就可以去工作了。人穿上衣服之后,也就暂且不需要再穿衣服了,等等。同理,工作也是间歇地进行的。连续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劳动者也就需要休息。这种特点是与个人有限的身心能力相关联的。假如个人具有超级的能力,可以一边工作,一边休息,一边消费,则他就不需要在这些不同的行为之间换来换去。

生产与消费的分化也与地理因素相关联。生产与消费都是个人与外界交流信息、物质与能量的活动,而这些信息、物质与能量却分别位于不同的地方,处于不同形态的运动之中;因此,个人必须在不同的时间分别赶赴这些不同的地点,或者把这些不同的元素召唤到身边,以便与之展开相互作用。这些不同对象对空间的占有一般都具有排他性,因此,个人对于其中某些对象的亲近,也就意味着对于其他对象的疏远,个人所处的环境因而也就会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建立社会经济理论,就是要先从对这些基本常识的描述和论证开始。

这种分化首先发生在自给自足的经济中。当消费所需的材料处于他人控制之下时,或者产品过多以致需要让渡于他人之时,商品交换就发生了。起初,交换只是限于少数急需或剩余的物品。后来,因为更多的人加入了交换体系,人们发现,许多产品都很容易卖出去,于是,他们就会放弃生产一切消费品的习惯,而专注于生产那些最适合于各自生产的商品。这可能导致每人生产的商品都超过了他自己的需要,而自己需要的大部分物品自己却未必亲手生产,于是,他们就必须把自己的产品拿到市场上去相互交换。最初的市场是一个位于一定区域中心的广场或建筑物,它距离所有当事人的远近都差不多。有交换意愿的人们定期或不定期地聚集在那里,相互展示商品,交流信息,洽谈交易,并进行结算和交割,然后再把各自交换所得的物品带回去使用。这些过程与景象都是我们每个人非常熟悉的。随着交易频次的增加,货币也出现了,并且开始了它自己的演化进程。(www.xing528.com)

有了市场之后,人们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人们从为自己生产变成了主要为市场而生产。社会分工加强了。个人从事的工种开始逐渐有所不同,而不像过去那样每个人都必须会做每一件事情。产品在完成生产之后,不再直接流向既定的消费者,而是涌到市场上去,最后为不知名的人所占有。随后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他们通过赚取买卖差价来谋利。这可能增加商品被转卖的次数。社会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土地也逐渐被划分为生产的区域、交易的区域、运输的区域和消费的区域。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加强了,行为同步性或异步性的要求都提高了,于是,也就不得不统一规定生产的时间、交易的时间、消费以及休息的时间,等等。

关于生产的理论,主要系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来看待生产。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采购材料和资本品,再对其进行加工(生产),然后将成品出售给市场。我们主要研究以这种方式来进行的生产。所以,生产的前提是进行投资,甚至可以说,投资是先于生产的。人类的体力与脑力是前辈进行投资的结果,截至任何生产开始之时,业已具备。而在物质资本方面,人们起初把纯粹的自然物拿来进行“投资”,后来则更多地转向了对人造物的投资。投资向来被视为复杂和“高级”的经济活动,但是,现在我们却要把它作为经济学前端的内容。生产过程最初是由企业主自己进行的,只有很少的帮手。后来,生产的规模变大了,企业主要通过雇员来进行生产、管理、销售等各项作业,股东则退居幕后,只做相对很少的管理工作,而且股东的人数也日益分散化了。因此,企业理论或组织理论,应当归属到“生产”这个大题目之下。企业主要为了利润而进行生产,但它面对着诸如投入品与产出品的价格波动等动态条件,这就需要研究企业如何在这种环境中获得生存。我们还将泛泛地讨论企业管理的一些基本问题。企业既然成立了,除了被动地适应市场,它还必须主动地进行创造,积极地引导消费者,因此就要开展研发活动。这些议题都将包括在本节与下节的论述范围之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