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精神贫困根源与待遇差异化带来的问题

精神贫困根源与待遇差异化带来的问题

时间:2023-05-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为一味追求脱贫成效和突出脱贫政绩,一些地方对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在扶贫资源配置和使用上做出严格、明确的区分,引发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待遇的“悬崖效应”。

精神贫困根源与待遇差异化带来的问题

1.外部帮扶措施与贫困人口需求出现错位

在帮扶措施的制定过程中,贫困户的需求表达和公共参与往往不够充分,帮扶项目和措施基本上都是在基层政府的主导下自上而下制定和实施的,更多的是从基层政府、帮扶干部这一侧出发考虑,而未能精准了解和充分尊重贫困群众自身对挣钱和脱贫的设想和打算,导致群众对帮扶项目、措施消极被动应付,积极性不高。[1]即使在村庄层面,贫困户的话语权和实际需求也没有得到有效重视,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其有限度的参与往往也是在村干部的动员下的非自主性参与,而且带有明显的形式化和仪式化色彩。这些一方面对帮扶措施的针对性、实效性构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调动贫困人口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可见,如果不注重与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相对接、协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只是单方面宣传动员,脱贫攻坚就难以与贫困群众形成共鸣,贫困群众的动力就难以有效调动起来。

2.压力扶贫体制导致贫困人口的心理失衡

当前倒逼基层的压力型扶贫体制使得部分贫困人口以督查、考核、评估中的贫困发生率、漏评率、错退率和群众满意度等指标为借口,“绑架”基层政府,“威胁”基层干部,争取更多的扶持或不愿意脱贫。同时,为一味追求脱贫成效和突出脱贫政绩,一些地方对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人口与非贫困人口在扶贫资源配置和使用上做出严格、明确的区分,引发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待遇的“悬崖效应”。一方面过多的扶贫资源集中于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出现资源堆积和损耗,另一方面贫困村和贫困户周边的非贫困村和非贫困户出现心理失衡,甚至导致新一轮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矛盾和基层治理危机。(www.xing528.com)

3.部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观意愿不强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部分贫困群众,特别是在某些民族地区,按照国家扶贫标准,属于贫困村、贫困户,其实,农户之间的家庭条件差不多,而且由于民族习惯和传统等,他们已经习惯当前的生活和状态,不太想改变,也不太在意外面的世界,不太考虑长远,当前吃饱穿暖就行,有房子住就行,也不觉得自己物质条件有多么差、多么苦,对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和状态的满意度较高。另外一种情况是,在一些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已经贫困了很多年。他们也曾经有过强烈脱贫意愿,也曾经付出过巨大努力,党委政府也一直在关心和帮扶,但由于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约束,始终未能摆脱贫困状态,甚至祖祖辈辈贫困,从而逐渐丧失了脱贫信心,接受了贫困现实和命运,淡化甚至失去了脱贫意愿。[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