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土地用途分区多目标聚类模型的空间数据挖掘

土地用途分区多目标聚类模型的空间数据挖掘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将土地用途分区问题视为需要知识指导下的空间聚类问题,并构建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聚类模型是本研究的重点。它能够帮助用户在同时兼顾多种准则和约束条件,在保证区片完整连续的前提下迅速高效的获取土地用途分区方案。传统的土地用途分区模型解决了土地利用在数量结构上的优化,但是规划人员和土地管理者无法实现土地利用的空间优化配置。本研究提出了面向土地用途分区的空间数据挖掘模型。

土地用途分区多目标聚类模型的空间数据挖掘

在土地用途分区中,常用的方法有:综合分析法、主导因素法、叠置法和聚类法(王万茂,韩桐魁,2002)。综合分析法、主导因素法是定性的分区方法,一般采用手工作业方式,自动化程度不高,而且受操作人员的经验影响较大。而聚类法是一种定量的分区方法,在分区时主要考虑了基本单元各种土地利用指标的相似性,把相似性程度较高的单元划分在相同的区片。但目前此方法也具有3个明显的缺陷:①它仅仅考虑了单元属性上的相似性,没有考虑单元的空间分区特征和分区原则;②现有的聚类法获得结果并不能保证分区结果中,各区片的完整连续性;③在确定分区时,还需要遵照区域整体性和便于实施管理的分区原则,人工进行调整和改进。

实际上,土地用途分区问题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图斑聚类问题,即有的研究中没有考虑的以上3个问题,因此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将土地用途分区问题视为需要知识指导下的空间聚类问题,并构建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聚类模型是本研究的重点。它能够帮助用户在同时兼顾多种准则和约束条件,在保证区片完整连续的前提下迅速高效的获取土地用途分区方案。下面对土地用途分区的模型进行探讨。

土地用途分区问题既包括了数量分配,还包含空间布局的问题,而且它是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传统的土地用途分区模型解决了土地利用在数量结构上的优化,但是规划人员和土地管理者无法实现土地利用的空间优化配置。计算机技术、GIS和空间数据挖掘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为土地用途分区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将智能和GIS功能相结合,同时实现土地利用在数量上和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成为目前研究热点,推动了土地利用规划科学研究的发展。(www.xing528.com)

本研究提出了面向土地用途分区的空间数据挖掘模型。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聚类模型可以将土地用途分区分为3个阶段:问题的定义和描述、方案设计、方案评价,如图2-7所示。对于土地用途分区问题,应该做到:①根据其定义和内涵,明确其约束知识体系,并进行形式化表达;②进行必要的数据预处理为优化分区计算做好准备;③通过经验知识和空间数据挖掘算法获取相关知识;④在知识的指导下基于改进的克隆选择算法获取分区方案;⑤对方案进行表达、评价,以确定最终的分区方案。此模型中,问题的定义和描述智能算法是该模型的两大核心。

图2-7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聚类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