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工程建设产品的特点及质量波动原因分析

工程建设产品的特点及质量波动原因分析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统计资料,同一货币价值量的工程建设产品与机械产品比较,前者重量约为后者的30~50倍。在工程建设产品中,房屋和有内部空间的构筑物不仅形体庞大,而且占有更大空间。所以,工程建设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少则数月,多则数年。工程建设产品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因此,偶然性因素一般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易于预防的,故一般建筑工程不考虑偶然性因素对工程产品质量波动的影响。

工程建设产品的特点及质量波动原因分析

(一)工程建设产品及产品生产的特点

在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第3.4.2条款对产品给出了如下定义

“过程的结果”

与其他产品一样,工程建设产品也是建筑工程生产和管理过程的结果,即建筑物或构筑物,但工程建设产品与其他一般工业产品相比,其产品和产品的生产过程又具有如下特性。

1.产品特点

(1)产品地点的固定。一般的工业产品可以在加工场所之间、加工场所和使用地点之间流动,而建筑物只能固定在指定的地点上,一旦建成后,不能随意搬动。

(2)产品类型的多样性。工程建设产品大多按照用户的特定要求生产,而用户的要求是多种多样的,有工业建筑民用建筑、构筑物等。即使是同样的工业建筑,也可能由于工艺流程各异而产生不同的要求,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也可能由于使用功能上的特殊性而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此,工程建设产品种类繁多,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工程建设产品的要求将更体现出个性化。

(3)产品体积庞大、耗资大、与城市的形成关系密切。在一般工业产品中,机械工业产品是庞然大物,但其与工程建设产品比较,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根据统计资料,同一货币价值量的工程建设产品与机械产品比较,前者重量约为后者的30~50倍。在工程建设产品中,房屋和有内部空间的构筑物不仅形体庞大,而且占有更大空间。其他如道路、码头、机场一类的工程,外部所占空间也相当惊人。由于建筑物体积庞大,所消耗的材料数量也相当惊人。从经济学的角度,在形成工程建设产品的价值中,转移价值所占比重较大。同时,“建筑属于空间中的空间艺术”,排他性很强,因此,也对城市形成的影响很大。

(4)产品使用寿命长。建筑产品具有较强的使用寿命。不论是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是砖木结构的工程,交付使用后,少则几十年,多则以百年计才会丧失使用功能。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多型式的、有很强单项性的、在多方监控下实现的、直接服务于社会的大型产品特性。

2.产品生产特点

(1)生产过程的流动。由于产品不动,势必导致生产的流动。在一般的工业产品生产中,人和设备通常是固定的,而在建筑施工生产过程中,产品固定不动,劳动力和机具是移动的,作业过程的流动性大,一个工程项目完成后,施工人员与工具随之迁移到新的建设地点,不仅如此,在同一工程施工中,工人也必须携带工具和材料在各部位之间流动。

(2)生产周期长。工程建设产品形体庞大、结构复杂,生产中要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众多的人协同劳动,同时,每一建筑物从设计、施工到固定设备安装,每一步骤都需要很多性质完全不同的工种,经过较长时间加工才能最终完成。再加之产品地点固定,必须按照一定的施工顺序进行生产,生产场所、作业空间受到相当的限制,也延缓了生产速度。所以,工程建设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少则数月,多则数年。

(3)不能批量生产。一般工业产品,往往可以批量生产若干件。工程建设产品则不能,每一建筑物或构筑物都有其特定的结构、形式和使用功能,必须进行单独的设计和施工,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工程或采用标准设计,如同一类型的厂房、住宅,由于地质条件、气候、交通运输、原料来源等不同,施工程序、建设费用等也不同,不可能按照同一模式重复、批量生产。

(4)露天高空作业:一般工业产品的生产,多数在室内进行,而工程建设产品的生产只能在露天进行。此外,建筑物形体庞大又无法移动,造成高空作业非常频繁。

(二)建筑工程质量的内涵及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

国家建设部1993年颁发的第29号令规定“建设工程质量是指在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投产运行后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该工程的可用性、使用效益、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www.xing528.com)

(3)所使用的材料、设备、工艺的质量以及它对工程的耐久性和寿命的影响。

(4)工程的其他方面,如外观造型、与环境的协调、项目运行费用的高低以及可维护性和可检查性等。

工程建设产品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一般经过决策规划、设计施工、投入生产或使用三个阶段,各阶段的具体内容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与立项;设计方案的选择;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基建计划的协调与平衡;施工图设计;工程承发包与施工招标;施工准备;材料、物资供应与设备订货;施工组织;生产准备与试生产;竣工验收、交付使用;质量回访与保修。

上述这些环节都影响到工程质量,牵涉到许多部门和单位,而仅从工程建设施工企业的角度讲,工程的施工准备、施工组织直至工程交付使用后的回访和保修是对工程质量起关键作用的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有企业内部的,也有企业外部的,而其中内部的因素又可以分为偶然性因素和异常性因素。

1.影响工程质量的内部因素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即使使用同一批材料、同样的施工工艺、相同的施工机械、处于同样的操作环境,但形成的工程质量特性值却往往不一致,这就是工程质量受到偶然性和异常性因素的影响。

(1)偶然性因素:偶然性因素是指相对工程质量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因素,如同批规格材料材质的微小差别,它并不易被人发现与掌握。因此,偶然性因素一般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易于预防的,故一般建筑工程不考虑偶然性因素对工程产品质量波动的影响。质量虽然有波动,但都在一定范围内,工序是处于受控状态的。

(2)异常性因素:异常性因素是指那些可以避免的,凭借一定手段或经验完全可以发现和消除的因素,如原材料的材质不合格,尺寸超出允许偏差范围,施工工艺流程编制不合理,操作者不按技术规程或施工程序施工,作业环境不符合工艺要求,施工设备、检测计量器具不符合规范要求等。异常性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比较大,对工程质量的稳定性有明显的干扰,因此,必须正确地认识到异常性因素的存在,分析并消除异常性因素及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3)影响工程质量的异常性因素有:

1)人的因素:人的技术能力、技术水平和发挥的程度、思想水平、情绪和心理状态、执行操作规程的认真程度,对技术要求、质量标准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人的身体疲劳程度等;

2)材料、构配件的因素:原材料、构件及配件的各项质量指针是否符合规定,材料验收、入库保管、发放、现场管理及材料库存日期是否超过规定的日期或要求,以及每道工序对材料的加工、处理是否达到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等;

3)施工工艺的因素:施工工艺的制定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施工流程的安排是否合理,质检方法的确定,工序的搭接要求,异常情况的预防以及采取的相应的对策是否适当等;

4)施工机具的因素:施工机具的性能是否达到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使用性能和稳定程度、维护保养的及时性、操作使用的难易程度等;

5)工作环境的因素:操作环境的自然条件,如:温度、湿度、风速、噪声等是否满足操作要求,操作环境是否有利,有无高空或环境障碍,对操作者的精神状态有无影响,有无强光、振动、气味、噪音,是否便于检查和监督等。

偶然性因素和异常性因素的划分并非绝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检测技术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一些很难发现和控制的因素(即偶然性因素)有可能转变为可发现、可控制的异常性因素,从而使人们达到更深层次的控制工程质量的水平。

2.影响工程质量的外部因素

建筑企业所处的环境、行业内部的竞争、建设单位及所委派的监理单位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等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的外部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