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淳村俗文化生态保护研究思路与成果

高淳村俗文化生态保护研究思路与成果

时间:2023-05-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研究以高淳村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切入点,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田野调查法及多学科交叉法相结合的方法,总体采用“理论研究—实证分析”的思路,具体在本研究上采用“实地调查分析—收集并整理资料—综合分析研究—梳理归纳总结—完善成果”的技术路线。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编制系统的高淳村俗文化生态实验区保护规划,提出近期工作任务和远期目标。

高淳村俗文化生态保护研究思路与成果

本研究以高淳村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切入点,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田野调查法及多学科交叉法相结合的方法,总体采用“理论研究—实证分析”的思路,具体在本研究上采用“实地调查分析—收集并整理资料—综合分析研究—梳理归纳总结—完善成果”的技术路线(图3-2)。

图3-2 技术路线图
图片来源:自绘

理论研究部分,首先对村俗文化生态保护相关的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解构梳理,其次回顾了国内外民俗文化保护研究的现状成果,通过分类解析国内外不同类型村俗文化保护的案例,对比分析并总结其在制度构建及保护措施方面的经验。

实证分析部分,以高淳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为实例,综合考虑其村俗文化资源的起源、发展和分布特点,确定保护内容及保护对象,科学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划定村俗文化保护格局,明确村俗文化保护范围和重点区域,并以真实性、活态传承、整体性、促进共享及以人为本为基本原则,确定村俗文化的保护方式和保护措施,并提出合理利用村俗文化的相关建议。

具体思路为:

(1)制定规划。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编制系统的高淳村俗文化生态实验区保护规划,提出近期工作任务和远期目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阶段性工作重点与步骤,落实责任。(www.xing528.com)

(2)全面普查。深入调查本地区文化遗产资源,全面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摸清家底。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记录整理普查资料,科学保存和汇集普查成果。

(3)及时抢救。采取有效措施,抢救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珍贵的文物古迹;抓紧保护年事已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确保后继有人;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完善征集和保管制度,落实保护措施。

(4)分级保护。建立文化遗产分级保护制度,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任务落实到各镇、各行政村,做到守土有责。

(5)维护生态。以科学的态度,采取各种有效的保护手段与措施,对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密切相关的文物古迹、自然生态进行整体性保护,使当地的文化遗产得到可持续保护与传承。

(6)合理利用。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适度开发利用,发挥其附加值品牌效应,带动文化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联动发展。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有针对性的继承发扬,保持文脉延续,发挥地方优势,让农村部分劳动力凭借传统手艺在本土取得生计,振兴手工业,改善农村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