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西通志:文化产业与科技发展

广西通志:文化产业与科技发展

时间:2023-08-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西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这一时期除了电影放映、艺术表演保持兴旺外,社会上逐步兴起录像放映、歌舞厅、桌球等文化娱乐经营活动。据统计,2005年广西有文化产业机构1.43万个,从业人员6.82万人,其中,文化部门产业机构2218个,从业人员1.69万人;其他部门文化产业机构1.2万个,从业人员5.13万人。截至2005年,广西文化系统获奖科技成果35项,其中14项获文化部奖,6项获自治区科学进步奖。

广西通志:文化产业与科技发展

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界定,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艺术教育业、文物艺术品业等。2005年1月由国家统计局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制定并公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产业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新闻、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服务产品)、外围层(旅游、娱乐、网吧、广告、会展、文化商务等文化服务)、相关层(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服务)。本篇所阐述的文化产业只限于文化部门管理范围的相关文化产业。

广西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这一时期除了电影放映、艺术表演保持兴旺外,社会上逐步兴起录像放映、歌舞厅、桌球等文化娱乐经营活动。到20世纪末,广西文化产业初步发展成为门类较齐全并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包括艺术演出业、娱乐业、电影业、艺术教育业、音像制品批发零售放映业、图书馆服务业、文物保护服务业等。1998年共有法人单位1.42万家,从业人员5.62万人,营业总收入4.25亿元,缴税3052万元,利润8871万元。进入21世纪后,广西出现一批闻名全国的重点项目和特色品牌:以桂林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刘三姐文化品牌,以民族音画《八桂大歌》等为代表的舞台艺术品牌,以靖西绣球、阳朔画扇、临桂三皮画等为代表的民间艺术美术品牌等,形成广西文化产业独具特色和优势的群体规模。据统计,2005年广西有文化产业机构1.43万个,从业人员6.82万人,其中,文化部门产业机构2218个,从业人员1.69万人;其他部门文化产业机构1.2万个,从业人员5.13万人。在文化部门产业机构中,国有机构1859个,集体机构22个,其他337个。(www.xing528.com)

从1984年开始,文化科技工作正式列入自治区文化厅议事日程,成立了厅文化科技工作领导小组。1987年“广西文化艺术科技情报站”建立,同中南三省二市文化科技站联成网络。1991年文化科技领导小组改为“广西文化厅科学技术委员会”,并在自治区文化厅内设立科技电影处,理顺了文化科技管理体制。多年来在舞台类、乐器类、艺术医学类、图书馆类、电影类、文化艺术教育类等各方面都获得一定的科技成果。截至2005年,广西文化系统获奖科技成果35项,其中14项获文化部奖,6项获自治区科学进步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