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歌仙刘三姐的传奇故事

中国歌仙刘三姐的传奇故事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梁庭望(壮族)提起壮家歌仙的美名,很多人都知道她叫刘三姐。养育她的父老被称为歌唱的民族。名声传了出去,周围几百里的歌王都来和刘三姐比歌。刘三姐的名声越来越响,被人们称为歌仙。每逢中秋佳节,成千上万的壮族歌手都云集到这儿,举行盛大的歌圩,纪念歌仙。二人上台对歌,废寝忘食,三天歌声不断。歌仙刘三姐的故事,虽然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但却寄托着壮族人民的理想和希望。

中国歌仙刘三姐的传奇故事

梁庭望(壮族

提起壮家歌仙的美名,很多人都知道她叫刘三姐。她的名字已经流传了1000多年,如今又凭借银幕,传到了东南亚和大洋彼岸的欧美,真可谓是走遍五洲了。吧。

刘三姐的名字为什么传得这么久远?我们从头讲起

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在岭西一家壮人(当时称为俚或僚)的农舍里,诞生了一个女孩。因上面有两个哥哥,她排行三,人称刘三妹。后来,成名后人们尊称她刘三姐。她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白净脸,生就一张乖巧的嘴,声音像黄莺婉转的鸣声,喜煞了勤劳的双亲。刘三姐的家乡是一个诗歌之乡,号称歌海。养育她的父老被称为歌唱的民族。她生长在这样一个民族里,从小就在歌海中畅游,加上天资聪慧,7岁就能编唱民歌,被人称为神童。12岁的时候,人们只要指一物要她唱歌,她马上就能编出一首词章优美的歌来,唱给大家听,人们对她出口成章的才能,赞不绝口。名声传了出去,周围几百里的歌王都来和刘三姐比歌。

三姐苦命,少年时便失去了双亲,饿死了大哥。她和二哥相依为命,日耕夜织,艰难地度日子。但她从不向命运屈服,总是十分乐观,即使是劳动的时候,也是歌不断。插秧时,二哥挑秧,她一面唱歌,一面插秧,手比鸡啄米还要快,一会就插完一片。那秧行左右对齐,行行直溜,就像是用墨线拉出来的一样。从高处看去,宛如壮锦上的花纹。谈到刘三姐的勤劳、聪明能干,乡里谁不伸出大拇指。

17岁的时候,刘三姐已经没有对歌的对手了。有一回,从广东来了4个秀才,载了满满两船歌书,想难倒刘三姐。谁知船刚靠岸,双方互通姓名,刘三姐立刻唱道:

姓陶不见桃花发,

姓李不见李花落,

姓罗不见锣鼓响,

姓石拿去铺石街。

秀才们不知道壮家歌场规矩是灵机应对的,歌书里是找不到现成的,个个张口结舌,答不上来。三姐马上又逼唱道:

风打桃树桃花谢,

雨打李树李花落,

棒打烂锣锣更破,

花谢锣破怎唱歌!

第一首歌词还没有找到的秀才们,对这第二首更是无法招架,便将歌书全都倾入江水里,羞愧地悄然离去了。刘三姐的名声越来越响,被人们称为歌仙。

刘三姐在生活和劳动中,爱上了歌才出众的李小牛。歌声春风一样催发了他们心中爱的种子,又在他们共同的理想和命运的沃土中茁壮成长,两人的爱情正像刘三姐唱的:

入山忽见藤缠树,

出山又见树缠藤,

树死藤生缠到死,

树生藤死死亦缠。

正当刘三姐和李小牛情意绵绵的时候,财主莫海仁说他们触犯了礼教,要拆散这对情人,引起了他们的反抗。刘三姐对小牛唱道:(www.xing528.com)

风吹云动天不动,

河里水流石不流,

刀切莲藕丝不断,

我俩明丢暗不丢。

莫海仁恼羞成怒,派狗腿子把他们捆绑起来丢到河里,李小牛当即被淹死,刘三姐幸而抓到一块木板,飘流到了柳州,被一位老渔翁救起,收为义女。她在柳州传歌,很快又远近闻名,周围一二百里的男女青年,纷纷到柳州向她求教,尊她为歌师。这时候刘三姐的歌更精采了,内容丰富,包揽今古;山川日月,四季更番,耕作播种,令人叹止。比如《十月牌》中的一首是这样唱的:

五月牌来是土星

土在街头好筑城。

张飞打起三通鼓,

杀了街公毛子精。

这首歌包含了天文气象、劳动和历史知识,韵律优美和谐,朗朗上口。

刘三姐有很多比喻生动、词章优美的情歌。比如这两首就是很有名的:

相思

不作风流到几时?

只见风吹花落地,

哪见风吹花上枝。

妹相思,

妹有真心哥也知。

蜘蛛结网三江口,

水推不断是真丝(思)。

刘三姐在柳州轰动一时,消息传到莫海仁耳朵里,气得他咬牙切齿,七窍生烟。他先雇了3个有名的秀才去和三姐对歌,想把她压下去。谁知这3个人不是对手,狼狈而逃。莫海仁不甘心,又收买了两个恶棍,把刘三姐捆绑起来,塞进猪笼里丢下柳江。当人们把她打捞起来,已经没法救活了。一代歌仙,就这样死在地头蛇的手里。人们悲愤地把自己的天才艺术家埋葬在柳江边,在她的坟前供了两条大鲤鱼。传说祭祀的时候,坟墓忽然裂开,刘三姐飘然而出,骑着一条大鲤鱼飞腾着冲向明朗的夜空,天上似乎隐隐地飘来优美的仙乐和三姐的歌声。另一条鲤鱼则变成了一座小山,屹立在柳江南岸,这就是鱼峰山。后人为了纪念刘三姐,在山上为她塑了一尊塑像。每逢中秋佳节,成千上万的壮族歌手都云集到这儿,举行盛大的歌圩,纪念歌仙。

也有传说刘三姐没有死,她在贵县遇到了一位才华出众的白鹤秀才张伟望,俩人见面,言谈全都以歌问答。乡亲们为了欣赏他俩的对歌,特地搭了一座高台。二人上台对歌,废寝忘食,三天歌声不断。听歌的人在台下围了里三层,外三层,何止千百。人们都像着了魔似的伸长了脖子听着,生怕漏掉一个字。每当他俩对完一首,台下立即爆发出一片喝彩声。人们忘了饮食,忘了疲劳,三天三夜没有离去。刘三姐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好的对手,高兴极了,她提议俩人登上高山,对歌七日。于是,俩人登上山顶,继续对歌,声音像金石一般响亮,下传四野,上闻于天,把几百里地的人们都吸引过来了。山的四周,围观的人们成千上万,水泄水通,场面壮观极了。七天了,山顶上的歌声依然绵绵不绝。乡亲们心疼刘三姐,都说:“该让她歇一歇,喝一口水,吃一顿饭了。”可是派人到山顶上一看,二人已经化为两尊岩石。这是两尊有灵魂的岩石,这是一对有感情的塑像,屹立不动却依然歌唱,歌声驾着升腾的云雾飘向苍穹,余音袅袅。人们企望、叹息;都说三姐成仙了,她与不老的青山同在,她与不死的山泉同唱。歌仙刘三姐的故事,虽然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但却寄托着壮族人民的理想和希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