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同银行BII增速表现优异,国际化水平较为稳定

不同银行BII增速表现优异,国际化水平较为稳定

时间:2023-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与之不同的是,系统重要性银行中,以中资银行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银行的BII增速较快,表现优异;非系统重要性银行中的其他金砖国家银行的BII波动性则更大,国际化道路的探索更为曲折。图4-12016年各类银行BII对比资料来源:浙大CIFI。总体而言,发达国家银行BII的波动性较小,其中,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波动率更是接近于零值,国际化水平基本达到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

不同银行BII增速表现优异,国际化水平较为稳定

在17家非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可以较为简单地以发达国家银行和新兴市场国家银行进行区分,其中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的7家银行展现了发达国家银行的国际化水平,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的10家银行则反映了新兴市场国家银行的国际化状态。

根据前文已知,发达国家银行基本占据各年BII排名的前五位置,其整体BII水平也更加稳定一些。表4-5对发达国家银行和新兴市场国家银行的BII平均水平进行了对比,从中可以发现,2016年发达国家银行的BII水平(25.39)接近新兴国家银行BII水平(13.13)的两倍。同时,2016年BII值最高的新兴市场国家银行南非标准银行,其BII数值(20.62)也几乎仅为排名第一的加拿大丰业银行(39.01)的一半。相较于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银行间BII的对比(详见第三章),非系统重要性银行中,依然是发达国家银行的国际化水平处于明显优势地位且波动幅度较小。而与之不同的是,系统重要性银行中,以中资银行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银行的BII增速较快,表现优异;非系统重要性银行中的其他金砖国家银行的BII波动性则更大,国际化道路的探索更为曲折。

表4-5 两类银行BII平均水平对比

资料来源:浙大CIFI。

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现各类型银行的国际化水平,图4-1选取了非系统重要性银行中排名最高三家与最低三家银行以及4家中资系统重要性银行,以柱状图展现了其2016年BII水平,并以折线形式分别描绘出非系统重要性及系统重要性银行中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银行的BII平均水平。经过对比可以发现,即使是BII表现最好的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其BII水平亦不及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发达国家银行的平均水平(40.69);而中资银行中表现最佳的中国银行,其BII值略高于非系统重要性发达国家银行的平均水平(25.39);在金砖五国的银行中,中资银行的BII平均水平(14.01)与其他金砖四国(13.13)相近,但略高于其他国家,这表明在银行的国际化方面,中资银行相较于其他金砖四国有更为优秀的表现。

(www.xing528.com)

图4-1 2016年各类银行BII对比

资料来源:浙大CIFI。
注:纵轴左侧4个数字分别对应4条横线数值。

在了解各类银行2016年BII表现的基础上,图4-2展现了其近年来BII的波动(变动率)情况。总体而言,发达国家银行BII的波动性较小,其中,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波动率更是接近于零值,国际化水平基本达到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新兴市场国家银行的国际化增速(变动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其中,中资银行的增长水平较为稳定,始终保持在发达国家银行的增速之上,而其他金砖四国银行BII的增长则有较大波动,2012年增速达39.02%,远高于其他三类银行,2013年又下降至6.93%,与发达国家BII增速接近,近两年增速更是为负,波动十分剧烈。

图4-2 2012—2016年各类银行BII变动率情况

资料来源:浙大CIFI。

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缓慢,区域风险点不断增加,发达国家银行受益于国内完善的金融发展体系与多年国际发展经验,国际化水平起伏较小,部分银行出现战略性收缩态势。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国家银行在经济发展速度不比以往的同时面临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问题,没有强大的金融基础建设支撑,其银行的境外发展便更多地受制于国内外的经济政治环境,波动性更为明显。而在新兴市场国家中,中国本身的发展更为迅猛,其对外开放政策较为连贯,“一带一路”倡议、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相继推进,均为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更为良好的环境,中资银行的BII表现也相对更加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