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查询固定资产折旧业务,确保合法计提并保值

如何查询固定资产折旧业务,确保合法计提并保值

时间:2023-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是为了补偿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对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进行查账,目的在于督促企业合理确定折旧的范围和方法,依法计提折旧,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保值。查账人员首先审阅了1~6月有关固定资产折旧业务的记账凭证,并对“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进行了验算。对于上述采用加速折旧法的固定资产,经审查确认,如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则前半年该企业选用加速折旧法多计提折旧约600 000元。

如何查询固定资产折旧业务,确保合法计提并保值

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是为了补偿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对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进行查账,目的在于督促企业合理确定折旧的范围和方法,依法计提折旧,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的保值。

固定资产折旧业务常见的错弊种类、表现形态及查账思路见表3-10。

表3-10 固定资产折旧业务查账问题及思路一览表

续表

续表

【例3-27】查账人员在对某工业企业进行审计时发现,该企业1~6月的成本增幅过快,查账人员进一步对成本支出项目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发现折旧费用呈递增势头。虽然该企业上半年也购置了一些固定资产,但经过剔除分析,该企业的折旧费用水平仍增长过快。因此,查账人员就对该企业在折旧方法的选用方面产生了疑惑。

查账人员首先审阅了1~6月有关固定资产折旧业务的记账凭证,并对“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进行了验算。发现该公司于2月对部分设备使用了加速折旧法中的年数总和法计算提取折旧额。按国家规定,该企业不属于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且技术进步快的企业,也未经地方财政部门批准。经进一步查证,该企业原车间设备自上年11月进行自动化改造,于1月末改造完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查账人员特聘请权威部门的专家对改造后的设备进行技术水平鉴定,结果是,该设备虽然增加了自动化装置,但与同类企业比仍属正常技术改造范围,而且并未获得财政部门批准,所以该企业属违反规定选用折旧方法。对于上述采用加速折旧法的固定资产,经审查确认,如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则前半年该企业选用加速折旧法多计提折旧约600 000元。

这类错弊较易审查。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一经选定折旧方法,一般变动的可能性较小,而且变动后对折旧额的影响较明显,易引起注意。检查人员只要熟知有关规定,即可结合企业实际确定其选用的折旧方法是否适当、正确。

【例3-28】查账人员在2011年7月对××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审查时,在固定资产分类表中发现有5辆运输汽车用于出租,原值250 000元,已使用2年,已提折旧5 000元,于2011年1月用于出租,于是从2011年起未提折旧,在备查簿中登记其修理费用支出状况。

经调查,该企业新换厂长,组成了领导机构,企业采用承包制,企业效益与厂长及领导机构的工资挂钩,对以上出租固定资产业务处理不正确,经营出租的固定资产属企业正式资产,虽实物不在企业,但其所有权仍属企业,所以应照提折旧,企业利用少计提折旧费而虚增利润,粉饰业绩。

针对上述情况查账人员做出以下处理意见:

该批汽车预计使用年限10年,年折旧额250 000/10=25 000(元)。

则补提折旧作分录:

借:其他业务支出 25 000

贷:累计折旧 25 000

同时,备查簿中登记的该批出租固定资产发生的修理费用也应一次或分次记入“其他业务支出”,并作业务分录: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银行存款××

【例3-29】查账人员在2011年2月对某大型商贸公司进行查账时发现,该公司折旧费用增长幅度明显偏高,由于该企业“固定资产”账户和“累计折旧”账户均按固定资产的类别分设明细账进行核算,于是,查账人员将各类别固定资产的情况与其折旧费用的增减情况进行了分别的比较与分析,发现有两类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增长过快,即营业柜台与货架类、电子计算机类,查账人员怀疑这两类固定资产在计提折旧时的计算有问题。(www.xing528.com)

查账人员通过调阅这两类固定资产的卡片了解到,营业柜台中有100 000元属2009年12月1日投入使用的,一台电子计算机是2010年4月15日投入使用的。于是,查账人员又调阅了与它们有关的会计凭证和“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通过反复核对发现,价值100 000元的柜台扣除4%的净残值4 000元后,按3年的折旧期限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每月折旧额为4 000元,而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营业柜台的折旧年限为3~6年,即使按低折旧年限计算,该营业柜台的月折旧额也只有2 666.67元,所以,该公司仅营业柜台一项每月就多计提折旧额1 333.33元。电子计算机的折旧年限,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为4年,而该公司新投入使用的电子计算机原值为100 000元,净残值为4%,即4 000元,按3年零4个月的折旧期限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月折旧额为2 400元。但是,按照折旧年限规定的最低年限4年计算,月折旧额也只有2 000元,所以,该公司对电子计算机的月折旧也多提了400元。

该贸易公司在计提2010年内新增固定资产的折旧时,确定的折旧年限均低于财务制度对同类固定资产所规定的折旧年限的下限,因此造成了多计折旧费用,人为减少利润和少缴纳所得税。

由于营业柜台是2009年12月投入的,应从2010年1月起计提折旧,至查账人员在2011年2月份发现此问题时,已计提折旧13个月(其中2010年度全年12个月和2011年1月份1个月)。对于2010年度多计提的折旧27 999.93元,应作上年度损益调整处理,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累计折旧 27 999.93

贷:上年度损益调整 27 999.93

对于2011年1月多计提的折旧则可直接冲减本年度费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累计折旧 2 666.67

贷:管理费用——折旧费 2 666.67

对于2010年4月投入使用的电子计算机,应从2010年5月开始计提折旧,因此,电子计算机在2010年多计提折旧费用3 200元,在2011年1月多计提折旧费用400元。对于电子计算机多计提折旧费用的处理与营业柜台相同,即2010年多计提的折旧费用作上年度损益调整处理,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累计折旧 3 200

贷:上年度损益调整 3 200

对于2011年1月多计提的折旧费用冲减本年度费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累计折旧 400

贷:管理费用——折旧费 400

【例3-30】查证人员在对某农作物联合加工厂进行审计时,发现该企业3~6月的费用水平低于正常情况,财务成果好于往年同期。查证人员对于该企业的收入、费用支出项目逐一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折旧费用一项比往年同期降低了很多,但在此期间,企业的固定资产并未减少。于是,查证人员怀疑该企业有未按规定的范围计提折旧的问题。

查证人员将3月转字11#、4月转字3#、5月转字4#和6月转字12#凭证调出,这4张凭证均是反映该企业计提本月折旧业务的。通过将这4张转账凭证后所附的“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中所列的各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具体情况,与各项“固定资产卡片”逐一核对,发现该企业对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的厂房及机器设备在3~6月内都没有计提折旧,4个月应计提折旧总额为48 000元。查证人员又对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进行了实地察看,并与这两个车间的人员进行谈话,了解到这两个车间属于季节性停止生产,厂房和机器设备均暂时停用。

按照国家规定,房屋和建筑物无论是否使用均应计提折旧,季节性停用的机器设备也应计提折旧,但是该企业均未计提折旧。通过与该企业财务人员和领导的谈话,他们表示这种错误是由于对国家规定理解有问题及新来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低造成的。但是,经过反复工作,他们终于承认,由于预计今年生产情况不如往年,所以从今年一开始就人为地虚减费用,虚增利润,并以新来会计人员业务水平低为借口,掩饰这种行为的真正目的。

该企业的问题是在6月结账后、7月结账前被查证落实的,所以,对于3~6月内少计提的折旧费用应补记入账:

借:制造费用 48 000

贷:累计折旧 48 000

由于该企业上半年一直是亏损,3~6月尚未生产出产品,也未曾交纳所得税,所以,仅编制上述会计分录即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