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心网:中国版的脸书还能偷菜?

开心网:中国版的脸书还能偷菜?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两年能够看到的有关开心网的消息,都是“开心网创始人的反思”“开心网黯然离场”。2008年3月,开心网成立。2009年2月,开心网“买房子”应用推出“花园”项目,“偷菜”自此风靡网络、席卷网民生活。这股全民偷菜热潮直接拉动了开心网业务的直线飙升。截止到2009年12月初,偷菜业务开通以来短短十个月,开心网的注册用户近700万,页面浏览量超20亿,成为当时中国最大、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被称为“中国版的‘脸书’”。

开心网:中国版的脸书还能偷菜?

【案例简述】

近两年能够看到的有关开心网的消息,都是“开心网创始人的反思”“开心网黯然离场”。要知道,就在2009年,行业内外的大部分人还都认为,开心网非常有机会成为一家超级互联网公司。

2008年3月,开心网成立。在随后的三个月内,推出了“朋友买卖”“争车位”应用,因不同以往游戏的“耍贱”“暗黑”“易操作”风格,广受关注与好评,短短6个月注册用户增长到500万,浏览量过亿。2009年2月,开心网“买房子”应用推出“花园”项目,“偷菜”自此风靡网络、席卷网民生活

偷菜游戏很简单,用户在自己的农场里种植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在植物成长过程中,需要像真正的农场劳作一样浇水、施肥、除草、收获。果实成熟以后,如果不及时采摘回来,就可能会被损友们偷走,当然用户也可以去朋友的农场里偷那些长成熟的果实。就这样简单的游戏内容,一下戳中了都市白领们的小心脏,数百万的白领们成为首批“偷菜”队伍的主力军,每天在“偷”与“被偷”中乐此不疲,甚至大半夜爬起来只为偷菜,“你偷了吗”成了大家见面的招呼用语。

随后广大学生群体以及更多的社会大众甚至退休在家的老人,都加入到偷菜大军全民“偷菜”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因“偷菜”而衍生了各种社会新闻:什么白领为了偷菜起早贪黑啊,什么老太太因老伴不帮忙偷菜要离婚啊……甚至带动了系列“衍生产业”:有人兼职代理偷菜业务,淘宝挂卖不同配置和级别的偷菜账号等等。

这股全民偷菜热潮直接拉动了开心网业务的直线飙升。截止到2009年12月初,偷菜业务开通以来短短十个月,开心网的注册用户近700万,页面浏览量超20亿,成为当时中国最大、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被称为“中国版的‘脸书’”。在Alexa全球网站排名中,一度跃居中国SNS网站第一名、中国所有网站中第八名。在2010年,开心网成立仅两年时间,就实现了盈利,全年营收超3亿。

【营销亮点】

一个新兴事物的火热,一定是伴随着一个新的媒体形态或消费趋势而诞生的。开心网在国内大火,刚好是中国SNS网站刚刚兴起,人人网(当时还叫校内网,从名字就能看出来,主攻学生市场)、开心网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平台。人们在虚拟社交平台上生活、交友、体验,这种互动娱乐式的社交平台很快成为主流人群交际圈。当然,说到底,开心网成也社交,败也社交。正因为固守PC端的所谓“社交”,忽略了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开心网业绩开始大幅下滑,并最终被收购。(www.xing528.com)

【痛点解析】

该案例的爆品驱动因素:探索——虚拟互动。

偷菜游戏简单易学,只要动动鼠标,就可以在虚拟的世界里种菜、施肥、浇水、除草、收获,享受田园生活。偷菜游戏也成为少数人的一种社交手段。在偷菜游戏中,和其他人找到共同的话题,拉近距离。

开心网“偷菜”游戏的第一波忠实用户是都市白领,他们渴望社交向往田园生活又局限于朝九晚五一成不变的生活。偷菜游戏的横空出世,给了他们一个最好的情感宣泄窗口。“朋友买卖”“抢车位”“偷菜游戏”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讲究互助互动,好友越多,游戏越有趣,既能体验种菜除草的田园生活,又能互相交流“偷菜”。好友多,偷菜成功的机会就更多,级别也就升得更快。因此,每个人都乐此不疲地到处搜罗好友,不断说服亲友加入“种菜”行列,“偷菜”大军也就越来越壮观。

陈/轩/点/评

虚拟互动的关键是解决目标人群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完成的东西,帮助她们圆梦。快节奏、压力大的生活,让人们每天为了生活不停地奔波劳碌,通过在游戏中“偷菜”“抢车位”,获得金币、实现升级,满足了人们随性玩乐的心态。以“偷”为乐,偷来的菜换回金币,再回到游戏中买地、买房子,满足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梦想,可以很好地宣泄负面情绪,实现解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