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增加值贸易的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与结构优化

基于增加值贸易的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与结构优化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和结构的适当分析和解释,有助于正确看待中国在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中的地位,本部分将利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重新审视中国制造业的出口水平。图4.1对比了用增加值贸易和传统总量贸易两种方法计算的中国制造业出口状况,表4.3和表4.4分别给出了用两种方法核算的制造业出口规模和结构的具体数值。不管是从绝对规模还是增长速度看,传统的总量贸易统计方法均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规模。

基于增加值贸易的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与结构优化

对于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和结构的适当分析和解释,有助于正确看待中国在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中的地位,本部分将利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重新审视中国制造业的出口水平。本节使用的数据来自WIOD数据库,该数据库中的国际投入产出表按照欧盟经济活动分类统计标准第一版(NACE 1)进行分类统计,包含35个行业和部门,其中制造业部门有14个。欧盟统计局(Eurostat)参照OECD对制造业技术层次的划分方法,在NACE 1二分位水平上将制造业行业分为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四个类别。本节参照上述分类标准,将WIOD数据库国际投入产出表中的各制造业行业归为中高和高技术、中低技术、低技术三个技术层次。[1]

图4.1两种核算方法下制造业总体及分技术类别出口的比较

注:HT、LMT、LT分别表示中高和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制造业行业,其前面的字母E和V分别表示用传统总量贸易统计和增加值贸易统计所得的出口数据。

图4.1对比了用增加值贸易和传统总量贸易两种方法计算的中国制造业出口状况,表4.3和表4.4分别给出了用两种方法核算的制造业出口规模和结构的具体数值。从制造业出口的整体规模看,用两种方法核算的制造业出口总额均在快速增加,但是用增加值贸易核算的出口额远远低于传统统计方法下的数值,而以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行业尤甚。传统统计方法下,中国出口额从1995年的1363.25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7569.66亿美元,增长了11.89倍,年均增速高达17.3%;而增加值出口从1995年的718.88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8057.58亿美元,增长了10.21倍,年均增速为16.3%。2011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出口只占总量贸易统计出口额的45.9%,而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行业增加值出口为3742.99亿美元,只占总量贸易统计的34.7%。不管是从绝对规模还是增长速度看,传统的总量贸易统计方法均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规模。

表4.3 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两种方法的比较(单位:亿美元,%)(www.xing528.com)

注:占比表示增加值出口额占传统方法统计的出口额的比重。
*表示1995—2011年占比的均值。

表4.4 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两种方法的比较(单位:%)

从出口结构看,用两种方法核算的结果有类似之处,即出口的重点由低技术行业转向了中高和高技术行业。用传统总量贸易数据衡量,低技术制造业出口占制造业总出口的比重显著下降,由1995年的48.42%降至2011年的24.87%;中低技术制造业出口比重总体上也在下降,但幅度不大;而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在制造业总出口中的占比则快速增加,1995年为33.32%,自2003年起超过50%,至2011年达到61.42%,成为制造业出口的重心。但是,用增加值贸易数据衡量,制造业出口的高技术特征并不那么明显,低技术制造业出口占比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用总量贸易数据计算的结果,而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出口比重的上升速度也远低于传统方法下的增长。各年度用增加值出口衡量的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占比均低于50%,2011年为46.45%,大大低于用传统总量贸易数据计算的比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