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矛盾统一与均衡方法探析

矛盾统一与均衡方法探析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任何经济现象内部都包含矛盾,是对立统一体。例如,市场中买者总希望价格低点,卖者总希望价格高点,这就是一对矛盾,但讨价还价的结果还是达成一致,形成均衡价格,达到对立统一。市场经济活动中都有这种交易双方由矛盾对立走向统一均衡的现象,在经济学中分析这种现象的方法称为均衡分析方法。在西方经济学中还有所谓稳定均衡与不稳定均衡的说法。

矛盾统一与均衡方法探析

任何经济现象内部都包含矛盾,是对立统一体。例如,市场中买者总希望价格低点,卖者总希望价格高点,这就是一对矛盾,但讨价还价的结果还是达成一致,形成均衡价格,达到对立统一。市场经济活动中都有这种交易双方由矛盾对立走向统一均衡的现象,在经济学中分析这种现象的方法称为均衡分析方法。通常说来,如果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在经济活动中认为达到某种状态或局面时就取得了最好的效果,那么这种局面或状态就达到了均衡。例如,某消费者用一定货币量选购商品达一定数量时感到已获取了最大满足,他就会决定购买这一定数量的商品,这就是所谓消费者均衡。又如,某企业用一定成本生产商品达到一定数量时感到已取得最大效益(利润),它就会决定生产这一定数量的产品,这就是所谓生产者均衡或者厂商均衡。均衡分析就是要研究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达到经济均衡。均衡分析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例如日常讲的按劳分配、按质论价等就都是均衡分析,如果不这样,我们这个世界也就不会存在了。

在西方经济学中还有所谓稳定均衡与不稳定均衡的说法。经济学中所讲的均衡,乃指一种不再变动的状态,但这里的“不再变动”,并非指不会变动,而是指没有变动必要,因为这种状态是最好的情况,再变动只会使情况恶化。例如消费者均衡,就是指消费者用其货币投入购买各种商品一定数量后得到了最大满足的状态,如改变购买,只会降低满足程度。同样,厂商均衡是指厂商花费一定成本生产商品一定数量后能得到最大利润的状态。当然,条件变了,例如消费者收入增加了,原均衡就会被打破。这时,如果有其他力量使它恢复到均衡,就称为稳定的均衡。如果任何力量都无法使它恢复到均衡位置,则称不稳定均衡。

均衡还可以分为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www.xing528.com)

局部均衡是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这里讲的其他条件不变,是指这一市场的某一商品的供求和价格等对这一市场其他商品的供求和价格等不发生作用,而这一市场其他商品的供求和价格以及其他所有市场的商品供求及价格等对这一市场的该商品的供求和价格等也不发生作用。它把研究范围只局限于某一市场或某一经济单位的某种商品或某种经济活动,并假定这一商品市场或经济单位与其他市场或经济单位互不影响,所以称为局部均衡分析。比如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就是假定某一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只取决于该商品或生产要素本身的供求状况,而不受其他商品价格和供求等因素的影响。这就是典型的局部均衡分析。

一般均衡用于分析某种商品价格决定时,是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来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如何被决定。所以,一般均衡分析把整个经济体系视为一个整体,从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价格、供给和需求是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前提出发,考察各种商品的价格、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下的价格决定。也就是说,一种商品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供给和需求状况,也受到其他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状况的影响,因而一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的均衡,只有在所有商品的价格和供求都达到均衡时才能决定。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是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Léon Walras)首创的。它重视不同市场中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的关系,强调经济体系中各部门、各市场的相互作用,认为影响某种商品的价格或供求数量的因素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因此,一般均衡分析是关于整个经济体系的价格和产量结构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一种比较周到和全面的分析方法。但由于一般均衡分析涉及市场或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而这些又是错综复杂和瞬息万变的,因而这种分析实际上非常复杂。所以在经济学中,传统上大多采用局部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对所需结果给出一个初始值,所研究的市场与经济的其余部分联系越弱,这种近似就越好,从而局部均衡分析就越有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