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均衡增长理论探析

非均衡增长理论探析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国外,佩鲁、弗里德曼、缪尔达尔及赫希曼等专家先后对这一问题展开了钻研,并在研究过程中产生了“非均衡增长理论”。增长极理论有三个作用阶段,第一阶段为各行业中的领导企业。如今,各国学者专家仍旧将增长极理论视为造成贫富差距的一种方式。

非均衡增长理论探析

“区域的发展应如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这个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区域经济学家在不懈努力研究的问题。在国外,佩鲁、弗里德曼、缪尔达尔及赫希曼等专家先后对这一问题展开了钻研,并在研究过程中产生了“非均衡增长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也被称为城市发展理论,由此可见,非均衡增长理论阐述的是在一个连续的空间内,由一个或多个区域及城市交通干线共同构成的“中心—外围”的空间网络结构。在这个空间网络结构中,中心区位通过其自身良好的区位条件,集聚了各种优势产业,从而带动了中心区位快速发展,同时,通过产业结构链带动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一理论多是反应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体现了城市与城市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具体包括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循环累积理论及赫希曼非均衡理论。这为本文阐述地区差距和为城市经济效率提升及就业增长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2.4.1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1950年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首次提出的。该理论被认为是西方区域经济学中经济区域观念的基石,是不平衡发展论的依据之一。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佩鲁也对增长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增长极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及创新之后的推广扩展,从而促进资本的集聚和流通,提高资本的活跃度,实现产业集聚,扩大产业规模,推动区域经济产业化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外界的硬性条件需要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一是加强创新,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创新能够带动经济可持续化发展;二是良好的外部环境,发展区域经济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需要良好的政治环境及政策支持,加之活跃的投资环境会促进资金流通,带动经济增长;三是要有充分的规模状态,以能够在经济发展途中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带动产业链增长。

增长极理论有三个作用阶段,第一阶段为各行业中的领导企业。这些企业作为行业龙头,相比其他企业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因为其比其他企业具备更多优势,其具有充足的资金及发达的科技水平,可以凭借其优异的资源条件成为该行业的领导企业,从而促进该行业标准化、持续化发展。第二阶段是处于领导地位的领导企业对行业中的中小企业产生了领导和带动作用,其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帮助中小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创造更多的利润,促进行业发展。第三阶段是该行业各企业已经成熟,开始与外行业合作发展相关产业。这其实是一种中心扩散反映,通过产业核心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结构链,但是这种由中心向外散发,由先富带动后富的理论让众多学者对其产生了质疑,认为这种理论效果是对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剥削,会拉大贫富差距,使世界经济两极分化现象更加严重。这种观点是“依附论”。依附论将国家依据工业发展水平分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及工业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若国家采用增长极理论,则会导致发达工业国家不断地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的劳动力及丰富的生产原料,加之其发达的科学技术水平,从而生产出低成本、附加值高的商品,最后发达国家再将所生产的产品高价卖给发展中国家,从中获取高利润,从而极大地促进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导致世界两极分化严重,冲突增加。虽然从表面上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是一种平等的资源互换的关系,但其实这是一种极其不平等的贸易往来,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会引起众多的矛盾冲突。如今,各国学者专家仍旧将增长极理论视为造成贫富差距的一种方式。其实增长极理论的意义是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然而,增长极理论却忽略了经济发展中各产业的内部关系,仅发现了产业之间的外部联系,即为政府对产业进行领导和投资,从而使产业链产生连锁反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增长极对一定区域经济发展有极化和扩散两种作用方式,通常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主题对象有不同的反应强度。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实质上是以牺牲区域内其他地区经济增长为代价,在区位条件相对有优势的地方,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一般来说,在增长极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作用是主要的;而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极化作用削弱,扩散作用则相应加强;随着进一步的发展,扩散作用逐渐占主导地位,扩散的表现形式分为邻近扩散、等级扩散、跳跃式扩散等方式。极化和扩散机制相互作用,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从而逐步渗透到周围地区,带动周围地区的共同发展,推动城镇化的发展,促进城市和乡镇的协调发展。

2.2.4.2 点轴开发理论

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玛利士是最早提出点轴开发理论的经济学家。他们认为,点轴开发理论是经济增长极理论的新增研究点。该理论将国民经济视为点轴结合的空间组织结构,并且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点”作为经济增长极,是具有推动性的经济单位;“轴”作为交通干线、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为经济增长极提供有效的服务。点轴融会贯通,产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构成了点轴系统,因此,点轴开发理论可以视为由发达经济地区各类层次的经济中心点沿着交通干线向欠发达地区纵向延伸推动。这个新增理论中的发展轴包含了经济增长极中所有特征,涉及范围也远远大于增长极所包含的范围。点轴开发理论强调将线性空间推动方式运用到经济发展进程中,以这种方式进行突破创新,极大地推动了增长极理论的可实践性。

松巴特指出:“空间极化覆盖多个层面,不仅会体现在某个关键点上,而且也体现在使各个区域相结合的主要交通干线、沿线呈线状行分布的地带上。随着它的出现和发展,对各种产业和人口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带动沿线地区产业和人口的聚集,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点,最终以点线一体的极化带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从宏观角度分析,空间极化带不仅是以轴线作为纽带的产业集中带,同时,也是经济能力空间发展的导向,其发展思路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是在指定的区域空间内,挑选资源等方面良好,且表现出极大开发潜力的交通干线沿线地区,将其作为发展轴的首要开发对象;第二,是在发展轴上选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作为新的增长极,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确定其发展功能;第三,是规划城市发展的级别方案,有区别地给予不同级别的发展轴与增长极以不同的发展目标。

点轴开发理论可与生产力空间运动的基本规律相适应,在理论层面具有明显区别于其他理论的优势性,因此,其被运用、实践过。首先,由于梯度推移的平面板块模式和推进方法带来了大量的缺陷和不足,因此,人们通过点轴开发理论,利用关键轴线的开发与应用进行纵向研究,然后进行发散式扩张,能较好地化解其产生的不良影响,以便于更好地推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与进步,解决二元化结构机制带来的难题,推动各区域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其次,人们通过运用点轴开发理论将点轴结合的方式推广开来,从空间结构角度分析,呈现出“从点到轴,从轴到面”的推广局势,是一种带有立体格局与网状形态的空间结构,能够有效地推动信息与经济的横向交流与沟通。另外,此理论在有关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能够较好地规避各种要素资源流通所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打破不同区域间的贸易壁垒,以便于建立统一的社会市场体系。与此同时,点轴开发理论能有效地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并揭露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等现实问题。理论指出在区域未来发展进程中运用各点之间的飞跃模式,以此来更好地促进资源要素的配置,并通过发展轴的带动,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www.xing528.com)

点轴开发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其实践性正在不断增强,并被积极投入使用。国家政府明确指出:“将沿海、沿江、沿河三大主轴线作为重点开发对象,使之进一步成为经济发展轴,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其次是选取中西部地区中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增长极、增长带及发展轴,以此来辐射整个中西部地区,推动其经济增长;到发展后期是全方位开放边疆地区,不仅能营造和谐稳定的政局,而且能极大地带动边疆地区各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实践中运用点轴开发理论的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第二,是各增长极之间的经济联系的力度,第三,是发展轴之间适应经济合理性的空间间隔。只有真正将这些理论投入实践中去,其意义才会被真正突显出来,人们才能更好地将点轴开发理论作为实践的指导思想,推动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2.2.4.3 循环累积因果

1957年,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Karl Gunnar Myrdal)最早提出了循环积累因果论这一观点。随着时代的推移,更多学者加入了这个话题的研究。例如,卡尔多、迪克逊和瑟尔沃尔等人推动了循环累积因果论的具体化进程,并逐步转化为模型。此理论的中心思想为:在动态变化的社会经济体系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众多循环积累的因果联系,比如某一经济要素的改变会对另一相关的经济要素造成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后者的改变对前者也具有极大的反作用,这样一来,在两种要素相互磨合的影响下,社会经济的发展轨迹会跟随最原始的经济要素发生变化,最终构建一种叠加性的循环发展模式。循环累积因果论指出,在社会经济循环的发展进程中,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作为两种相反的效应体制而存在,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回波效应是指经济活动正在扩张的地点和地区将从落后地区吸引各种资源(劳动力、资金)等,从而加快自身的经济发展,但会导致经济发展缓慢地区发展速度降低;与增长极理论相对应的,扩散效应是指各种经济要素由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流向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其效果恰好与回波效应相反,能极大地推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这两种效应的相互作用程度是决定一个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而言,回波效应大于扩散效应是制约其经济发展、导致区域发展失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循环累积因果论与增长极理论的不同点在于,增长极理论偏向于侧重增长极对周边各区域的积极效果,从而忽略了其对周边地区的消极意义。与此相反的是循环累积因果论旨在研究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并运用其论述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积极效果与消极意义,能够有效规避增长极理论所具有的不足,它的运用在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层面属于跨阶梯式的发展,并且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所表达的观念也存在较大区别。此理论注重使用静态发展模式去分析市场经济,它强调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市场的体制机制能够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众多发达国家中,不可否认此理论的正确性,但在许多欠发达地区,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是难以生存的。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向人们介绍了一种动态不平衡,且具有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他运用这种方法研究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在缪尔达尔的认知中,市场体制机制并非如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所阐述的那样,由于它缺乏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反而加深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化程度,某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却因此受到了牵连。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作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补充与发展,推翻了单一的市场经济能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均衡化这一理论。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方法,即政府干预手段。这一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这一难题的指导思想。

循环累积因果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制定了相对应的政策,并根据不同时间阶段的差异性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方针,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引。在经济发展的试点时期,政府应先注重经济发展条件优越地区的发展,以此作为一个新的试点进行实践,为周边落后地区提供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与策略。与此同时,还能通过扩散效应,不断带动与提高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在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政府应考虑到循环累积因果效应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严格控制不同发展区域的贫富差距,并制定优惠政策不断激励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1958年,经济学家赫希曼提出了极化与涓滴效应,与缪尔达尔提出的回波效应与扩散效应具有类似的思想。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与适应阶段,在极化效应的影响下,各种经济要素资源都集中流入经济发达地区,极大地推动了发达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极化效应带来的消极影响是不能被人们所忽视的,如环境破坏、住房拥挤、交通不便、地价上涨、生活成本不断上升等,针对这些问题,政府需要极力主张实施扩散效应,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此带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增强各地区发展的均衡性。

2.2.4.4 中心外围理论

以弗里德曼为首的中心外围理论提出,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之路处于非均衡且发展时期较长的状态中,它将区域的经济系统空间结构区分为中心和周边两大类,二者相结合构成的二元空间结构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区域中不同地带所拥有的经济条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核心地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周边区域的高质量资源不断向中心地区涌入,这就是中心外围理论的核心思想。此理论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整体性、不均衡性、差异性三大方面。中心和外围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向人们展示了不同地带在经济发展结构与水平层面存在的不同因素;不均衡性突出了中心地区和外围地区在区域地位中的等级性与差别。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积极加深对这三大特征的理解与分析,以便于更好地将中心外围理论运用到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去。

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中心外围理论所处的社会位置具有差异性。一般而言,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外围地区的优势资源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集中涌入中心地带,这也是二元结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的原因所在,因此,在经济发展初期中心地带是一种单核心发展模式,其辐射带动能力具有极大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多核心结构出现逐步取代了单核心结构,为周边落后地区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会。对经济的后期发展,在政府的经济干预下,中心地带与外围地带的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不断完善,有利于发挥不同地区的优势条件、各种优劣要素的取长补短,最终将促进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与繁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