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培养:发展、改革、环境

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培养:发展、改革、环境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何推动粤港澳三地人才的培育和发展,打造创新人才的栖息地?大湾区在未来20年的发展中,要做好人才培养的三件事:发展高等教育,推动教育改革,改善人才环境。粤港澳大湾区有1.2亿人口,但只有不到80所大学。因为,一部分人才是需要由学校培养的。粤港澳三地的高等教育不能仅着眼于粤港澳,还要看齐国际标准。办大学不仅关乎未来的人才培养,还关乎能不能留住这些人才。

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培养:发展、改革、环境

如何推动粤港澳三地人才的培育和发展,打造创新人才的栖息地?大湾区在未来20年的发展中,要做好人才培养的三件事:发展高等教育,推动教育改革,改善人才环境

发展高等教育

旧金山湾区有760万人口,有80多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有1.2亿人口,但只有不到80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是旧金山湾区的1.5倍,但是大学远没有旧金山湾区的学校多。为什么要办大学?因为,一部分人才是需要由学校培养的。一般来讲,大多数人在哪里上大学,毕业后就会在哪里工作。这使得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大学变得迫在眉睫。粤港澳大湾区中香港和澳门的大学稍多一些,广东则亟须办更多培养高端人才的大学和继续教育机构。

除了政府办大学以外,民间大学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比如华为公司就尝试创办了华为大学。建议腾讯公司也办一所更有前景的、机制更新的培养人才的大学。现在有很多企业开办培训机构,但这种机构的水准和着眼点都不够高。

推动教育改革

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在于经济发达,但是它的劣势也很明显。广东地区,包括大湾区培养的人才眼界有待提高,格局也有待扩大。这与北京或美国大学培养的学生是有一定差别的。(www.xing528.com)

将来要怎么培养学生的眼界和格局?要具有全球的视野和广阔的眼界,这对粤港澳大湾区尤为重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格局和眼界。粤港澳大湾区的商业已经很发达了,但是对于将来的发展突破和科技突破,一定要有远见卓识。

一方面,大湾区的文化事业有些局限,科技含量较低,另一方面,大湾区的科研又缺乏文化艺术元素。把文化、艺术与科技更好地结合起来,要从学校抓起,文理结合。只有学生具有更宽的眼界,接受交叉学科的知识培养,才能对整个地区的发展添砖加瓦,这也是教育改革非常重要的一点。

粤港澳三地的高等教育不能仅着眼于粤港澳,还要看齐国际标准。三地的学校应该开展更多的交流,院校和校企也要加强合作。特别是深圳的众多企业要想办法同学校更好地结合。这些都要通过教育改革来实现。

改善人才环境

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创新创业的人才环境、知识产权的保护、创业的便利性以及生活居住环境。不但要吸引人才过来,还要考虑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愿意留下来,比如解决他们小孩的上学问题。办大学不仅关乎未来的人才培养,还关乎能不能留住这些人才。此外,医疗、居住等方面的条件,对人才环境的改善也是非常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