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隐性激励契约:在职消费的概念和测量

隐性激励契约:在职消费的概念和测量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内外的学术界尚未对“在职消费”的概念定义达成统一。他们认为,例如私人飞机、豪华办公室等非货币形态,由于肩负高管身份而被赋予或可以享受的福利,可以被列为在职消费。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在研究中将在职消费界定为,企业的经理人基于自身而非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对于所拥有资源的不必要耗费。绝对值计量方法绝对值计量中,度量在职消费的数据来源主要出自企业财报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流量”项目。

隐性激励契约:在职消费的概念和测量

国内外的学术界尚未对“在职消费”的概念定义达成统一。首次提出相关定义的是国外学者詹森和梅克林。他们认为,例如私人飞机、豪华办公室等非货币形态,由于肩负高管身份而被赋予或可以享受的福利,可以被列为在职消费。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在研究中将在职消费界定为,企业的经理人基于自身而非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对于所拥有资源的不必要耗费。

关于在职消费的计量,目前学术界常用的主流方法有两类:绝对值和相对值计量方法。

(1)绝对值计量方法

绝对值计量中,度量在职消费的数据来源主要出自企业财报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流量”项目。“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流量”为我国企业的年报附注中涵盖在职消费相关内容的项目,可将此项下与在职消费相关的子项目数值加总计算。

在国内,如何度量在职消费的方法由陈冬华等(2010)最先提出,即将与在职消费相关的8类明细费用(办公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通信费、出国培训费、董事会费、小车费和会议费)从管理费用中剥离,后加总。而从管理费用中扣除诸如货币薪酬等不相关的项目,也会为其他学者所采用。(www.xing528.com)

(2)相对值计量方法

相对值计量方法采用比率对在职消费情况加以反映,可以较为直观地衡量比较不同规模企业的在职消费。费用管理率(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收入)和销售费用管理率(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管理费用/主营业务收入)是国外学者詹姆斯(James)等用以表示在职消费的相对值指标。国内学者,如罗宏和黄文华(2008)在衡量高管的在职消费程度时,所采用的方法则是获取企业当年在职消费的绝对数值以及上一年的营业收入,将两者相比。

此外,“单向法”也在国外学者衡量高管在职消费变量时常常用到。但此类方法需要较为完善的信息披露并需要进行实地调研,故在我国的应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此处不再多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