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环境规制对碳密集型行业出口的负面影响分析

中国环境规制对碳密集型行业出口的负面影响分析

时间:2023-05-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环境规制与其贸易伙伴相比处于中等水平,其对中国碳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不仅有着显著的负影响,而且影响系数较大。因此,对外贸易并没有使中国成为国外的污染避难所。

中国环境规制对碳密集型行业出口的负面影响分析

1.污染避难所效应检验

(1)对于中国碳密集型行业总体出口的影响。

中国环境规制与其贸易伙伴相比处于中等水平,其对中国碳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不仅有着显著的负影响,而且影响系数较大。这说明中国的环境规制不仅没有导致其碳密集行业获得比较优势,而且对该行业的出口贸易有较大的阻碍作用,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也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

外国的环境规制对于中国碳密集型污染行业出口的影响为正,但是不够显著,影响系数也较小。这表明:虽然外国加强环境规制增加了其碳密集型行业的生产成本而导致其碳密集型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对减弱,而中国碳密集型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对增强,进而对中国碳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有促进作用,但是这一作用不够明显。

(2)对于中国单个碳密集型行业出口的影响。

石油加工业受到的影响不显著外,中国环境规制对其他5个碳密集型行业的出口有着显著的负影响,其中金属冶炼业受到的影响最大,接下来依次是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制品业,而非金属矿物业受到的影响最小。(www.xing528.com)

除了化学工业通过了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外国的环境规制对中国其他5个碳密集型行业出口的影响都不显著,其中:石油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出口受到的影响为负,而金属冶炼业、化学工业、金属制品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等4类行业都受到了正影响。

2.污染避难所假说检验

(1)中国向国外转移了农业、采矿业、食品、饮料和烟草制造业、纺织业、橡胶塑料制品业等5个非碳密集型行业,而没有转移碳密集型行业。这说明中国环境规制并没有严格到导致中国的碳密集型行业向国外转移,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不成立。

(2)国外向中国转移的既有化学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等碳密集型行业,也有造纸业、电子通信仪器仪表制造业等非碳密集型的洁净行业。然而,不仅中国并没有因为其环境规制而获得碳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而且其非碳密集型的洁净行业比碳密集型行业更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对外贸易并没有使中国成为国外的污染避难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