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欧盟碳市场经验对中国全国碳市场建设的借鉴意义

欧盟碳市场经验对中国全国碳市场建设的借鉴意义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欧盟碳市场在利用市场化手段控制温室气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中国的全国碳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欧盟碳市场经验对中国全国碳市场建设的借鉴意义

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欧盟碳市场在利用市场化手段控制温室气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中国的全国碳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碳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碳排放权交易不仅对于政府部门和控排企业是新鲜事物,对于学界来说也是新鲜事物,有很多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因此,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仅可以在政治上容易获得各方的支持,也可以在制度建设上获得更为充裕的时间,并在实践中检验制度的有效性和公正性,通过逐步修正向理想的状态迈进。

2.碳市场的公平性依赖于MRV体系的支撑

在碳市场运行的初期,由于企业缺乏相应的统计体系,因此统计数据的质量普遍较低,无法满足碳市场对数据质量的要求,导致企业无法准确估量自身的配额需求,往往是估计得过多,实际在履约时发现并不需要那么多的配额,导致配额过剩。MRV体系不仅可以较为精确地计算出具体企业的排放量,而且可以整体估算出碳市场的需求,对于碳市场的平稳运行意义重大。因此在后续阶段欧盟非常重视MRV体系建设。

3.配额存储对价格波动起到平滑作用

尽管欧盟第一阶段的配额无法在第二阶段使用,但是第二阶段之后的配额都允许跨阶段存储和履约。从图1-7中我们看到,由于第一阶段的配额无法在第二阶段履约,所以导致第一阶段结束时,碳价格出现了大幅度下跌,2007年年底甚至跌到0欧元。但到了第二阶段,欧盟委员会改进配额储存的规则,因此在后续的各个阶段碳价格也出现下跌,但主要是配额过剩导致的,并未出现价格为0的情况。当然,由于第一阶段配额基本上是免费发放,所以不允许跨阶段储存也有其合理性,后续阶段,特别是第三阶段以来,拍卖的部分越来越多,企业为配额付出了资金,因此运行配额的跨期储存也就顺理成章。

(www.xing528.com)

图1-7 欧盟碳市场运行情况

数据来源:《欧盟碳市场报告》,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sites/beta-political/files/report-eu-carbon-market_en.pdf。

4.制定清晰的长期规划,激励低碳技术投资

由于欧盟碳市场就是为了完成《京都议定书》规定的量化减排任务而设计的,因此2012年第一个承诺期结束后,第二个承诺期一直处于谈判状态,未达成具体的协议文本,导致很多企业处于观望状态,从而影响其进行低碳技术投资的决心。加之,碳价格低迷,使得企业大多数处于观望状态。因此,欧盟制订了非常清晰的碳市场长期规划,并对2020年之前的总量目标、配额分配方法等关键信息进行了提前公布,从而让企业能够进行较长时间的预期,进而决定其长期的低碳决策

5.建立行业竞争力保护机制

世界上实施碳约束的国家仍然属于少数,如果碳交易给行业施加了过重的成本约束,不仅会使得这些行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维持市场份额和利润的能力下降;而且,从理论上讲,当碳价格过高时,就会促使企业在碳减排和区位选择之间做出取舍权衡,如果碳减排成本超过地理转移成本,企业就会通过转移到未实施碳交易的国家或地区,规避碳减排成本,进而给移出地带来增长失速和失业等多重经济社会问题,并导致碳泄漏。因此,建立了极为严格的竞争力保护机制,这样的问题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不明显,因为配额大部分是免费分配。但是进入第三阶段的欧盟碳市场,由于拍卖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欧盟碳市场把164个行业及其分支纳入碳泄漏风险清单,对于碳泄漏风险越大的行业,将接受越高比例的免费配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