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己的选择决定命运——勤劳带来幸福,懒惰招来厄运

自己的选择决定命运——勤劳带来幸福,懒惰招来厄运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人分别到了自己想去的城市,到上海的人用自己的劳动干事,最后成为一个颇有成就的人,当他去北京考察他的分店时,发现一个收破烂的人,他猛然想起他们五年前见过面……命运靠自己来掌握,选择勤劳就可以得到幸福,携带懒惰就难逃厄运。行动要求抓住重点。

自己的选择决定命运——勤劳带来幸福,懒惰招来厄运

4.2让自己动起来

1.劳动创造财富,懒惰毁掉幸福

公司需要创造利润来实现蒸蒸日上,员工需要创造出好成绩来实现卓越。试问如果每天虚度光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法创造利润,公司不盈利,拿什么来发工资呢?出色的业绩要埋头苦干才能创造出来,绝不是口头上说说就能得到。我们不但要完成工作,而且要认真完成。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一生。因为,我们努力了;因为,天道酬勤!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在候车厅等车时听到旁人议论纷纷说:“在上海,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在北京,好心人多,见着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吃的,还送衣服。”于是两个人都改变了主意。去北京的人想:上海挣钱的渠道多,去上海吧!去上海的人想:北京多好,不挣钱也饿不死,去北京吧!于是两人换了车票。

两人分别到了自己想去的城市,到上海的人用自己的劳动干事,最后成为一个颇有成就的人,当他去北京考察他的分店时,发现一个收破烂的人,他猛然想起他们五年前见过面……也许有人会问:如果他们两个人当初不改变注意,那么故事的结局会怎么样呢?也许结局不会改变,因为,是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了两个人的命运。如果现在在上海的人不改变注意,他去了北京,一样可以拥有财富,因为他懂得一个道理:财富靠劳动创造!一劳永逸不可能,不劳永逸更是不可想!白日做梦的人是最愚昧的。在一个池塘边生活着两只青蛙,一绿一黄。绿青蛙经常到稻田里觅食害虫,黄青蛙却经常悠闲地躲在路边的草丛中闭目养神。有一天黄青蛙正在草丛中睡大觉,突然听到有人叫:“老弟,老弟。”它懒洋洋地睁开眼睛,发现是田里的绿青蛙。

“你在这里太危险了,搬来跟我住吧!”田里的绿青蛙关切地说,“到田里来,每天都可以吃到昆虫,不但可以填饱肚子,而且还能为庄稼除害,况且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路边的黄青蛙不耐烦地说:“我已经习惯了,干嘛要费神搬到田里去?我懒得动!况且,路边一样也有昆虫吃。”

田里的绿青蛙无可奈何地走了。几天后,它又去探望路边的伙伴,却发现路边的黄青蛙已被车子轧死了,正好暴尸在马路上。很多灾难与不测都是因为我们的懒惰和其他不良习惯造成的,举手之劳的事情却不愿为之,就注定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命运靠自己来掌握,选择勤劳就可以得到幸福,携带懒惰就难逃厄运。这是个简单的道理:懒惰是人生成功和幸福的大敌。

2.行动,才会有结果

说一尺,不如行一寸。想法好是一种聪明,计划好是更聪明,实际行动做得好是最聪明。克雷洛夫是这样描述理想和行动的关系的: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人们各种各样的梦想,每个梦想都是那么美好,但却很少能见到真正坚忍不拔、全力以赴去实现梦想的人。很多人带着自己的梦想活了一辈子,却从来没有认真地去尝试实现梦想。人们习惯性地寻找一些外在理由,为自己开脱,让梦想躺在角落里睡大觉。要知道:环境要靠自己去创造,而机会更不会大声通知它的到来,它需要邀请的声音。

“不如意事常八九”,生活对每个人都差不多,但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与反应是不同的,结果也当然不同。常常听见有人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没有给自己好的出身、富足的家庭、有权势的父母,没有给自己足够的事业成功的机会,没有给自己美好的婚姻与幸福的家庭。但是,抱怨与空谈一样没有用。只有行动,才会有结果;只有行动,才有可能让我们享受成功。

其实,关于成功的法则,我们或许听过了许多,也了解了许多。然而,重要的是在于运用,在于行动,在于让自己从今天开始就改变,而不仅是了解、知道!知道不如做到。成功的人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他的行动基本上都暗合了成功法则。那么,我们既然知道了,为何却不能做到呢?有个不得志的中年人每隔三两天就到教堂祈祷,而且他的祷告词几乎每次都相同。

“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来敬畏您的份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几天后,他又垂头丧气地回到了教堂,同样跪着祈祷:“上帝啊,为何不让我中彩票?我愿意更谦卑地来服侍您,求您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

到了最后一次,他跪着重复他的祈祷:“我的上帝,为何您不垂听我的祈求?让我中彩票吧!只要一次,让我解决所有困难,我愿奉献终身,专心侍奉您。”

就在这时,圣坛上空发出一阵洪亮庄严的声音:“我一直在垂听你的祷告。可是,最起码你也该先去买一张彩票吧!”拿破仑曾说:“我总是先投入战斗,再制订作战计划。”

我们根本不必先变成一个“更好”的人或者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然后再去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只有行动才能使人“更好”。因此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起而行、向前,去实现自己向往的目标,想做什么就去做,然后再考虑完善自我或完善目标。只要行动起来,生活就会走向正轨而创造奇迹,哪怕生活对我们暂时是“不利的”。

行动要求速度第一。是的,我们在与事情的变化奔跑。我们推进事情的变化,同时我们与它赛跑。我们在抱怨的时候,不会于事有益。我们只有行动,才是带来结果。只有行动,我们才会知道,哪里不完美,哪里需要修正,而行动需要速度。

行动要求抓住重点。我们无法在奔跑中抓住事情的全部,但是,我们能够抓住重点。任何事物的主脉络都是我们永远也不能忽略的,只有将主脉络与我们的主线相配合,我们才能在结果中得到比较好的回报。

3.行动,从即刻开始

美国一个大公司的董事长,年事已高,一直想找人接班,但又拿不定主意是让位给大儿子还是二儿子。

董事长突然有了一个办法,他告诉两个儿子:前边有两匹马,黑的是大儿子的,白的是二儿子的,谁的马最先到达终点,就由谁来接班。大儿子听后就开始考虑如何比赛才能取胜,而二儿子却飞身跨上白马,迅速赶往终点。最终二儿子接了班。比尔·盖茨说:“有了好的想法,就马上去做!只有立即付诸行动,才会取得成功。”想做就马上做,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成功的机会。对于一个好的想法积极采取行动,虽不一定能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但不采取行动就绝不会有满意的结果。一家广告公司招聘设计主管,薪水丰厚,求职者甚多。几经考核,十位优秀者脱颖而出,汇聚到了老板办公室,进行最后一轮的角逐。这时,老板指着办公室里两个并排放置的高大铁柜,为应聘者出了考题:请回去设计一个最佳方案,不搬动外边的铁柜,不借助外援,一位普通的员工如何把里面那个铁柜搬出办公室。(www.xing528.com)

这些应聘者望着据说每个起码能有500多斤的铁柜,先是面面相觑,思考着为什么出此怪题,再看老板一脸的严肃,他们开始仔细地打量那个纹丝不动的铁柜。毫无疑问,这是一道非常棘手的难题。

三天后,九位应聘者交上了自己绞尽脑汁的设计方案:杠杆滑轮,分割……但老板对这些似乎很可行的设计方案根本不在意,只随手翻翻,便放到了一边。这时,最后一位应聘者两手空空地进来了,她是一个看似很弱小的女孩,只见她径直走到里面那个铁柜跟前,轻轻一拽柜门上的拉手,那个铁柜竟被拉了出来……

原来,那个柜子是超轻化工材料做的,只是外面喷涂了一层与其他铁柜一模一样的铁漆,其重量不过几十斤,她很轻松地就将其搬出了办公室。

这时,老板微笑着对应聘者说:“大家看到了,这位未来的员工设计的方案才是最佳的——再好的设计,最后都要落实到行动上。”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无数美妙的设想,但最终抵达成功顶峰的,只是那些善于行动的人。

一些人不能“想到即做”,因为他们总是过分地担忧失败。当然,事先的周密准备是应该的,但成功的机遇也是稍纵即逝的。我们不可能在万无一失时才去做,总需要冒一点险。成功的人并不是在行动前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而是遭遇困难时能够想法克服。我们无论如何也买不到万无一失的保险,所以我们终归要下决心去实行自己的计划。美国管理学家史华兹说:“我们对于一件事的完美要求必须折中一下,这样才不至于陷入行动以前永远等待的泥沼中。”如果整天停留在创业梦想的阶段,梦想还是梦想。不管做什么事情,一旦有了好的想法、好的主意,就立即采取行动,马上就做!

4.制服自己就能制服一切

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五,生性害羞,外号“大妹”。因为害羞,其他小朋友玩,他只能在旁边看着。更要命的是,他彷佛有种学习停滞症,始终无法把自己的精力用到读书上,上课5分钟后就完全失去了注意力,而对教室外面发生的一切都一清二楚。结果他换了两所高中,还是没能考上大学。为了圆大学梦,他从早到晚甚至夜里都死啃书本,终于考上了东海大学。

可是到了大学,他的学习停滞症再次爆发,成绩一塌糊涂。他学的是物理专业,可物理成绩居然是17分,算术0分。于是他又缠着教员要求换到社会形态学专业,他并不是真的对生理或者社会形态学感兴趣,只是想换个好混一点的专业,可惜他最终未能混到结业。

没有文凭,他只能选择当营业员。但卖工具这件工作对他来说,仍具备非常大的挑战和压力,因为他太害羞了,甚至不敢和女生说话,一上讲台,手就会发抖,不会社交。

幸亏他知道他的问题在哪里。

在上班的时侯,他强迫自己见了熟人就大声地打招呼;培训的时候,提问时抢先举手的一定是他,不是因为他知道答案,而是培训前他就决定了:无论问题会不会都要第1个举手,讲话时再想答案。

1个星期后,他感到脸皮“厚”到了一定水平,就提着包上了路。培训时他们的经理说,来我们这个行业,3个月还没有卖出一台机器是很正常的,第4个月才会有可能卖出机器。但1个半月后,他卖了4台机器,其他的人1台机器都没有卖出去。

推销员的经历使他发现了自己的经商潜力。1987年底,他来到了美国的洛杉矶,创建Keypoint科技公司,销售台式机组件。1990年,创建优派集团,同时创建了奇特的品牌行销策略,在10年里使优派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显示器跨国集团。1993年,在洛杉矶荣获“杰出企业家”奖;1994年,获海外华人第三届“杰出青年创事业楷模”;2000年,昔日的差生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强大国家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他就是优派集团总裁朱宗良。

他说,为何我会成功,我想起来有人告诉我,大概造访40个客户会成功一个,我会这么想,如果我碰了39个钉子后,就会成功一个,那我每碰一个钉子,都离成功近了一步,我应该开心。为何要生气难过呢?所以,每碰一鼻子灰我都会很开心。我干工作都是“扫地毯式”的,一个都不漏过,先敲门,再想怎么说,若是想完了就不敢敲门了。每一个人在奋斗中都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和失败,不同的心态,是成功者与普通人的区别。大妹朱宗良最终能在自己的职业和事业上取得骄人业绩,和他那种开朗的心态有很大关系。正如他自己所言:“如果我碰了39个钉子后,就会成功一个,那我每碰一个钉子,都离成功近了一步,我应该开心。为何要生气难过呢?”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

“失败是成功之母,”许多人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之后,最终迈向成功。不曾失败者不会成功。每一次失败都会使一个勇敢的人更加坚定,如果没有失败的刺激,他们或许甘愿平庸。失败使人发奋图强,历经失败的痛苦,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感受到真正的力量。

克里米亚战争中,一枚炮弹破坏了一座花园般的城堡,却炸出了一个泉眼,汩汩清泉喷涌而出,这里后来成了著名的喷泉景区。挫折也是这样,它暂时破坏了我们的心灵,却激发了奋斗的泉水

有位著名科学家说过:“看似不可克服的困难,往往是新发现的预兆。”在人的天性中,有一种神赐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不能形容、不能解释的,它似乎不在普通的感官中,而隐藏在心灵深处。一旦处境危急,这种力量就会爆发出来,使我们得救。在交通事故中,面临死亡威胁时,不论是谁,都会竭尽全力从险境中挣脱。在海难、火灾洪水中,常常看到纤弱的女性们执行艰巨的任务。平时,人们会认为她们不可能承担,但面临险境,她们创造了奇迹。

是那些潜藏在内心的精神力量,使凡人成为巨人。那些真正意识到自己力量的人永不言败!对于一颗意志坚定、永不服输的心灵的人来说,永远不会有失败;他跌倒了再爬起来,即使其他人都已退缩和屈服,而他永不!

有多少次困难临头,开始以为是灭顶之灾,感到恐惧,受到打击,似乎无法逃脱,胆战心惊。然而,突然间我们的雄心被激起,内在力量被唤醒,结果化险为夷,一场虚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