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巨大机械的创业奇志:一次零件的改变,改变了一家小厂的命运

巨大机械的创业奇志:一次零件的改变,改变了一家小厂的命运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很多人对“巨大”的名称疑惑不解,实际上来源于台南的“巨人棒球队”。但中文“巨人工业”早被人抢注,不得已只好叫“巨大机械”。起初,刘金标对“巨大”并不上心,只将它当成副业。刘金标七拼八凑把自行车装好,骑起来竟然会散架。“巨大”作为初创小厂,连零件都没法优先拿,只能派人蹲点值守。刘金标跑到零件厂,说服人家统一配件标准,根本没人搭理他。他跑遍全台湾,两三百家厂子挨家挨户游说,终于用诚意打动世人。

巨大机械的创业奇志:一次零件的改变,改变了一家小厂的命运

很多人对“巨大”的名称疑惑不解,实际上来源于台南的“巨人棒球队”。当年,它在美国夺得世界冠军,名震一时,令台湾人深感无上荣耀,股东们便执意给公司取名“GIANT”。但中文“巨人工业”早被人抢注,不得已只好叫“巨大机械”。

起初,刘金标对“巨大”并不上心,只将它当成副业。他开心地发现,自己终于告别了没日没夜蹲守鳗鱼场的苦日子,可以天天十点上班、中午回家。至于自行车装配,那还不简单?一个车架、两个轱辘,螺丝一拧就能装起来。等刘金标真干起来才知道,哪有那么容易。

公司初创,38 个人都是门外汉,零配件有哪些、规格怎样、生产线如何规划、质量如何保障,统统两眼一抹黑,全靠边做边学。刘金标七拼八凑把自行车装好,骑起来竟然会散架。他们只好边错边做,改来改去,迟迟出不了货。外人甚至嘲笑他们搞的是“自行车研究所”。

那时,台湾的自行车零配件厂也经历着草莽时代。“巨大”作为初创小厂,连零件都没法优先拿,只能派人蹲点值守。可零件到手一安装才发现,螺丝和螺帽竟然卡不死,轮胎和钢圈要么套不上,要么装上后太紧总爆胎。刘金标这才明白,自行车质量差,根子在零件标准不统一。但零件商各自为战,谁也不愿改变现状。

不服输的刘金标决心要干出点名堂,这么大年纪不能再换行了。他要当自行车业界产业标准的“武林盟主”。(www.xing528.com)

这事显而易见不可能,“巨大”那会儿是个巨小的厂。刘金标跑到零件厂,说服人家统一配件标准,根本没人搭理他。

刘金标不甘心。1973年,他专程到日本去取经,带回一本《日本工业标准》(JIS)的“红宝书”,开始新一轮说服零件厂商的艰苦历程。这年,台湾自行车由于质量低劣,爆发了美国市场集体拒收事件,让整个业界蒙羞。刘金标借机向各大厂商晓之以理:不统一标准、不提升质量,全行业都得死。他跑遍全台湾,两三百家厂子挨家挨户游说,终于用诚意打动世人。业界的老前辈开始仗义执言:“刘金标这个人很不错,他为行业的发展很下功夫,大家应该支持他。”

前前后后4年,全台湾自行车业界最终采纳了刘金标倡议的生产标准(CNS),这成为全行业的一项创举。

零件标准和质量上去了,刘金标也赶上欧美制造业转移台湾的大风口。创业挣扎4年后,“巨大”终于赢得美国施文自行车(Schwinn)的大订单,成为这个美国百年品牌的代工厂。沉下心来做标准、搞产品的刘金标发现,自己没想着赚快钱,“巨大”却像台印钞机,突然就扭亏为盈,迎来了自己的黄金年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