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虚拟解释变量的设置规则及注意事项

虚拟解释变量的设置规则及注意事项

时间:2023-05-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计量经济学模型中,虽然虚拟变量的引入有诸多优势,但在设置虚拟变量时应遵循一定的规则,否则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此处居民户籍属性只有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两种类型,即m=2个,按照虚拟变量的设置规则应引入m-1=2-1=1个虚拟变量。例如,表示天气变化的虚拟变量,引入了天气变化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时,如果研究者习惯在晴天的基础上开展研究,虚拟变量可设定为

虚拟解释变量的设置规则及注意事项

计量经济学模型中,虽然虚拟变量的引入有诸多优势,但在设置虚拟变量时应遵循一定的规则,否则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1.虚拟变量个数的设置规则

虚拟变量个数的设置规则是:某一定性变量有m个相互排斥的水平(或类型),当采用加法类型引入虚拟变量时,如果模型有截距项,只能引入m-1个虚拟变量以“量化”该定性变量,否则模型会产生完全多重共线性,陷入“虚拟变量陷阱”;如果模型不含截距项,可以引入m个虚拟变量。

例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住房消费支出模型可以设定为

其中,Ci为居民的住房消费支出,Xi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Di为虚拟变量。Di=,即当Di=1时为城镇居民,当Di=0时为其他(农村居民)。此处居民户籍属性只有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两种类型,即m=2个,按照虚拟变量的设置规则应引入m-1=2-1=1个虚拟变量。

但是,如果引入了m=2个虚拟变量(www.xing528.com)

则原模型为

这时,当D2i=1时,D3i=0;反之,当D3i=1时,D2i=0。也就是说,对于任何被调查的居民家庭都有D2i+D3i=1,这就导致矩阵列秩小于4,使得模型(7-2)存在完全多重共线性,从而陷入虚拟变量陷阱。

2.虚拟变量0和1的选取原则

虚拟变量的赋值并没有强制性要求,一般情况下,赋值为0的一类常称为基准类(也称为对比类、控制类、遗漏类等),基准类的选择往往依据研究目的和习惯而确定。例如,表示天气变化的虚拟变量,引入了天气变化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时,如果研究者习惯在晴天的基础上开展研究,虚拟变量可设定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