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牧草种子的认证和收获加工程度

牧草种子的认证和收获加工程度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终导致品种退化,种子的品种质量下降。为此,欧洲和北美均在20世纪初开始施行了种子认证制度。通过种子生产认证制度,保障所生产品种的种子真实性和质量,并可保护种子生产者的利益。农业部行业标准《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认证规程NY/T1210-2006》的颁布实施,为种子认证制度的开展确定了具体的程序要求和技术标准。目前我国草种加工机械还处于研发初级阶段,种子收获加工机械类型少。

牧草种子的认证和收获加工程度

由于牧草品种在不断的世代繁育过程中遗传物质会产生交流,基因构成会发生变化,品种的性状就会改变。经若干个世代后,品种在基因纯度和遗传一致性方面就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优良的表观农艺性状也会随之消失。最终导致品种退化,种子的品种质量下降。尤其是对于野生性较强和杂交选育的牧草品种,其遗传特性的保持是种子生产的先决条件。种子认证(也称种子审定、良种扩繁制度)是在种子扩繁生产过程中,保证植物种或品种基因纯度及农艺性状稳定、一致的一种制度。它通过对种子生产、收获、加工、检验、销售等各个重要环节的行政监督和技术检测检查,对种子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加以控制,从而保证优质牧草品种种子的生产、推广和应用。

种子认证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牧草新品种选育的快速发展相适应。起初新品种的种子繁殖和经营都由育种者或育种单位完成。由于育种单位和个人土地面积的局限,仅能生产少量的种子,限制了新品种的扩繁速度和经营数量。育种工作者或单位将所选育新品种的种子交给农民进行扩繁。由于缺乏田间管理经验,在种子的生产过程中常出现种子混杂等问题,使优良品种特性迅速退化,扩繁种子价值丧失。为此,欧洲和北美均在20世纪初开始施行了种子认证制度。1919年在芝加哥由加拿大和美国代表组织成立了“国际作物改良协会”(InternationalCropImprovementAssociation,ICIA),签发美加两国种子认证证书。1969年更名为“官方种子审定机构协会”(Association of Official Seed Certifying Agencies,AOSCA)。一直以来,按照种子认证的程序要求进行优良品种的种子扩繁,实现由育种家种子到商品种子的遗传稳定性和一致性,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种子生产认证制度,保障所生产品种的种子真实性和质量,并可保护种子生产者的利益。

目前,我国种子市场中,种子假冒伪劣、掺杂使假时有出现,低价竞销、恶性竞争层出不穷,尤其是品种知识产权难以得到保护,导致市场波动频繁。因此,针对多年生牧草生长年限长、异花授粉的特性,建立符合我国牧草品种的种子生产认证制度,按照育种家种子-基础种子-认证种子生产的制度,生产各级别种子,制定品种保护、良种繁育、质量状况等方面标签管理的具体规定。农业部行业标准《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认证规程NY/T1210-2006》的颁布实施,为种子认证制度的开展确定了具体的程序要求和技术标准。

我国种子生产中机械化程度很低,大面积种子生产田在播种、中耕除杂、施肥等一系列田间管理过程中均需要配套的机械设备。种子在成熟收获时,要求在短时间内进行集中作业,否则延迟收获可导致成熟种子落粒损失严重,如果遇雨则影响种子的质量。因此,种子收获的机械化程度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水平和经济实力。(www.xing528.com)

由于牧草生物学特性的差异,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在开花和结实方面明显不同,要求收获机械能够针对种子在植株上的分布位置和成熟规律,将成熟种子都能收起来。康拜因常用来收获苜蓿、老芒麦等牧草的种子,但需要生产者针对所收获牧草的结实特性进行机械的调整,如风量、筛板等。针对禾草种子集中于植株顶端的特点,有专门的禾草种子收获机,如羊草种子收获机。但对于结缕草、白三叶等植株低矮的种类,机械收获种子困难,常采用手工收获。

目前我国草种加工机械还处于研发初级阶段,种子收获加工机械类型少。欧美各国专业化的种子生产加工企业,均具备满足各种收获条件下全面机械化的需要,而且清选加工设备规格齐全、配套完整,能够处理多种植物种子。我国牧草种子的清选加工等关键设备主要是靠进口,这也是限制我国草种业发展的条件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