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牧草产业发展的矛盾点和问题探析

牧草产业发展的矛盾点和问题探析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些地方未将发展牧草产业列入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未将其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和草原生态建设的全局予以统筹考虑和积极支持。保护草原、建设草原、合理利用草原、加快现代牧草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有待进一步形成。目前,草原地区水利、交通、通讯、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落后于其他地区,难以适应草原保护建设及牧草产业发展的需要。

牧草产业发展的矛盾点和问题探析

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发展牧草产业的认识不足,政策措施滞后。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牧草产业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食物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发展牧草产业的责任意识不强。只注重用草养畜而忽视种草养畜,只重视追求牧草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其生态功能。一些地方未将发展牧草产业列入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未将其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和草原生态建设的全局予以统筹考虑和积极支持。草原保护建设滞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与建设现代草原畜牧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二是草原保护建设与牧草产业发展的技术滞后,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不完善,许多先进的草原保护建设与牧草产业发展适用技术没有得到充分的推广和运用。草原执法监管滞后,没有把现有政策用足用好。一些地方开垦草原、乱采滥挖、超载放牧、乱征滥占草原等问题非常突出。部分地区草原监理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监督和打击各种草原违法违规行为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保护草原、建设草原、合理利用草原、加快现代牧草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有待进一步形成。

三是投入不足,草原基础设施建设与牧草产业发展落后。长期以来,由于对草原与草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利用、轻保护,多索取、少投入的现象非常突出,草原与牧草产业发展的投入严重滞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远不能满足草原保护建设与牧草产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对草原生态环境建设与牧草产业发展的投资持续增加,但由于草原面积大,牧草产业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太多,投资总量仍然严重不足。目前,草原地区水利交通、通讯、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落后于其他地区,难以适应草原保护建设及牧草产业发展的需要。

四是草原沙化、退化形势依然严峻,草原生态环境仍很脆弱,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草原主要分布在气候恶劣、立地条件较差的干旱半干旱地带。由于降水少,一般在300mm以下,年际间和时空分布不均匀,有“十年九旱”之称;另受气温低,无霜期短,土层薄,土壤贫瘠等因素影响,草原生态系统本身就存在着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再加上人为不合理利用,草原植被群落一旦遭到破坏,发生逆向演替,恢复难,周期长。草原火灾、鼠虫害、沙尘风灾等自然灾害也十分严重。(www.xing528.com)

五是草原畜牧业发展需求与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并逐渐趋于刚性化。草原畜牧业重索取、轻投入,重草原经济价值,忽视草原生态功能现象依然存在。我区草原大多属于干旱半干旱草原,降雨量偏少和无霜期较短的气候特征决定了我区天然草场生物群落相对较少,产草量较低和草原生态脆弱的特征,优质牧草和草种短缺。目前我区牧草产业还不能有效支撑畜牧业的发展需要,优质牧草和草种短缺,不能满足牧草产业发展的需要。

六是牧草产品安全的隐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粮食的直接消费逐年递减,而对肉、蛋、奶的消费快速增加。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本质上是饲料粮的安全问题,说到底是畜产品的充足供应和质量安全问题。玉米大豆的大量进口完全是受国内畜牧业发展的拉动;小麦和稻谷的大量进口也是国内大量种植玉米而挤占了小麦和稻谷种植面积所致。过度依赖饲料粮的畜牧业难以实现真正的转型和升级,也难以保障畜产品的充足供应和质量安全。受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畜牧业延续着“秸秆+精料”的饲喂模式,过度依赖饲料粮,而没有因畜种而异,特别是以优质饲草为“主食”发展草食畜牧业。由于长期缺“草”,畜产品质量安全性不高、畜牧业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突出。这种情况最为典型地表现在奶牛生产上。草食家畜吃草是全株利用,而吃粮食是只利用作物籽实,秸秆则被焚烧,形成一大环境公害;同样的耕地,种草所生产的营养当量相当于种粮食的3~5倍,对于以草为“主食”的草食家畜,若改变中国传统的饲喂模式,“还草于畜”,必然会在生产效率提高以及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方面效果显著,对当前中国畜牧业转型和升级作用巨大。近年来,中国畜牧业中发生的诸如“三聚氰胺事件”等一系列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很大程度上都与优质牧草缺乏有关。中国泌乳奶牛的平均单产水平不到5吨,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单产水平高达9吨左右,其差异的关键因素也在于优质饲草料的丰缺。奶牛、肉牛肉羊等的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牛奶牛羊肉的质量安全,而优质牧草的缺乏同样直接影响着中国家畜的健康水平。

总体看,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牧草产业和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农村牧区民生改善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重要机遇期的条件变化和科学内涵,对于指导我区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加速牧草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