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秸秆住宅:耐久抗震防虫,并获法律认可

秸秆住宅:耐久抗震防虫,并获法律认可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莫林女士带我们参观着秸秆住宅,渐渐地融入了我们。以此为契机,秸秆住宅开始在当地受到广泛的关注。秸秆住宅的耐久性、抗震性、防虫性,均已在北美和澳大利亚通过了实验认证,甚至已经获得了一部分州的法律认可。另外,秸秆住宅的建筑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的。我在加利福尼亚州见到的这些秸秆住宅,不论哪一间都是由房主亲自设计和施工的。一直参与其中的大岩,在邂逅了秸秆住宅之后,终于摸索出了“慢设计”的概念。

秸秆住宅:耐久抗震防虫,并获法律认可

来讲讲关于“飞天小猪”的故事吧。这个位于澳大利亚南部乡下小镇的“B&B(提供住宿和早餐的旅店)”,有个时髦得不得了的奇葩店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接受“从日本远道而来的‘懒人俱乐部’的视察”而感到紧张,初次见面时,店主莫林(Maureen)给了我们冷淡而难以接触的印象。据说,最近有个日本的口香糖生产商在这里拍了他们的产品广告。不过,广告商之所以选中这里,是因为看中了那长满了香草的院子和周围的田园风光,而对店主引以为傲的“秸秆之家”漠不关心——这引起了莫林的不满。

秸秆住宅,用英语说的话,就是straw bale[1]house。它的墙壁,是这样做成的:先把秸秆压缩成长方体的砖块状物,再把它们堆积起来,然后把垒砌的墙面用土固定好。莫林女士带我们参观着秸秆住宅,渐渐地融入了我们。不久,她便露着那富有亲和力的笑容,接连地开起了玩笑。与我们同行的建筑设计师大岩刚一,这样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厚厚的秸秆做成的墙壁,酝酿出一种不可思议的质感。整个室内被这种质感充满着。还有铺满未挂釉瓷砖地板;印有花朵图案的、宽敞舒适的沙发和暖壁炉。墙壁太厚了,使得窗户深深地探入墙壁,看起来像凸窗一样。在那窗边和床头柜上,装饰着莫林白天采摘来的鲜花和野草。在莫林的心里,似乎仍然生活着少女时代的她。而这个秸秆之家,简直像那位‘少女’所描绘出的梦幻小屋一般。”【《秸秆之家的宇宙(「藁の家の宇宙」)》】

近几年来,在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秸秆住宅作为究极的生态建筑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好评。首先,它有着超群的隔热能力。研究发现,秸秆住宅的隔热能力是一般所谓“高隔热型住宅”隔热能力的二三倍。拿“飞天小猪”举例来说,当冬天户外气温只有5摄氏度的时候,它的室内温度仍可以保持在16度;而在户外温度高达40度的夏天,在不开空调、不使用遮光窗的情况下,室内气温却只有24度。除了卓越的隔热能力之外,它的吸湿能力、隔音效能也都很好。这使住户得以过上舒适而节能的生活

秸秆住宅的建筑成本很低,消耗的资源也少。它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是秸秆。与需要生长数年才能成材的乔木不同,秸秆作为粮食生产的副产品,每年都可以大量生产。而且,如果地区内就有水田或者旱地的话,在当地就可以完成建筑原材料的供应。在加利福尼亚州,一直以来人们都会对收获后的稻秆进行焚烧处理。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推行,这种处理方法被禁止了。以此为契机,秸秆住宅开始在当地受到广泛的关注。

秸秆住宅的耐久性、抗震性、防虫性,均已在北美和澳大利亚通过了实验认证,甚至已经获得了一部分州的法律认可。喷火器点火实验,也使其耐燃性能得到了证明。

另外,秸秆住宅的建筑方法也是比较简单的。即使你不是专家,要想参与到它的设计和建筑中去也不难——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我在加利福尼亚州见到的这些秸秆住宅,不论哪一间都是由房主亲自设计和施工的。在这个过程中,房主成为核心人物,他与家人、亲戚、朋友等等,一起手工搭建起一幢房子。我还在洪堡郡见到了一间尚未完工的两层高拱形秸秆住宅。在建设中,他们并没有选用水泥这种高能耗的建材,取而代之的是由石头叠成的地基。并且房主还依照自己的理念,尽量避免了木材的使用。这位房主也像“假日木匠”那样,只在周末盖他的房子。到了雨季,他就会把工程停一停,等旱季来了再接着盖——这真是一种慢慢享受乐趣的建筑方式。

秸秆住宅,就像过去的一切民居那样。组成它的建材,是当地土生土长的、自然的原材料;在完成使命之后,它们还会在某一天回归于那片土地。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可为了再次确认它,我们却不得不远渡重洋。

我们在“飞天小猪”里度过了愉快而安稳的一晚。到了早上,当我们从二楼的寝室走下楼梯时,莫林正迎着我们,并露出了像迎接多年老友一般的笑脸。那天的早餐,是手工烘焙的、仍然带着热气的面包,自家制作的草莓果酱和大黄酸甜酱,还有添加了甜杏沙司的酸牛奶。对于那一夜的“空间体验”,大岩这样表现道:(www.xing528.com)

“室内弥漫着难以名状的静寂和某种醇和、丰厚的气氛。秸秆的质感从土墙深处渗透出来。自始至终,这种质感一直密不透风地包裹着我们。时间流动着,平稳而令人满足……” 【《秸秆之家与慢设计(「藁の家とスロー?デザイン」)》】

大岩正在琵琶湖边的一所大学里教书。从多年前开始,他就一直关注着在琵琶湖生态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芦苇。芦苇秆编成的苇帘,自古以来就是该地区的特产。在为了培育、收获芦苇而设的苇田里,每当冬天过去的时候,人们都要把去年的芦苇割掉——这可以让来年的芦苇生长得更健康、更坚实。像传统的林业或稻田一样,人们经过长年累月的耕耘,在苇田中培育出一套平衡的生态系统来。当然,人们的营生也自然地包含于其中了。后来,塑料化工合成材料的普及,削弱了芦苇的经济价值;湖岸土地开发的推进,亦使苇塘遭到了迅速破坏。现在,芦苇塘只残留在琵琶湖的边边角角中了。不过近几年来,人们开始关注起芦苇对水质净化所产生的作用;不仅如此,作为建筑材料的芦苇,其价值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琵琶湖畔开展起一场致力于芦苇塘再生及其可持续利用的运动来。当地的芦苇编织手艺人成为该运动的中心。一直参与其中的大岩,在邂逅了秸秆住宅之后,终于摸索出了“慢设计(slow design)”的概念。

“所谓设计,就是指对那些构成自己生活的条理和方向性进行发掘,并赋予其形态的过程。这世上有些事物,或是细小的,或是朴实而谦逊的,或是我们曾经失却的,抑或慢悠悠地持续着、循环着。有一种设计,就是为了再次发现这些事物的意义,并且为了再次把居住的意境和技术,取回到我们自己的手中而存在的——就让我们试着以‘慢设计’来称呼它吧。”

让我执着于秸秆住宅的,还有另一个理由:它令我想起那则名为《三只小猪》的著名寓言。故事中的三只小猪,分别盖起了秸秆房子、木头房子和砖房子。结果,盖了结实又安全的砖房子的小猪最聪明。这只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但从这个故事里,我感到了某种近乎恶意的、欧洲中心主义式的用心。长久以来,在全世界的殖民地上,西方人一向利用类似寓言吹嘘出西方文明的优越地位,并以此蔑视着原住民的文化。只要将故事中的砖头置换成混凝土,那么这则故事,就可以原封不动地成为鼓吹现代主义(modernism),以及20世纪后期的发展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想寓言。直到现在,在日本这个混凝土人均消费量位居世界第一的、土木工程的国度里,幼儿园中懵懵懂懂的孩子们,仍然在大人的安排下表演着《三只小猪》的童话剧。不仅如此,大人们仍然继续教孩子崇拜着混凝土,并且教他们去蔑视那些曾经居住在用秸秆、木材、纸张、泥土造成的房子里的祖先们。

从《三只小猪》到“飞天小猪”,我们必须把这个故事彻底颠倒过来才行。来把它改写成一个关于“慢住家(slow home)”的故事吧——在漫长的岁月中,从大地汲取养分而成的,被文化赋予了形态的慢·住家的故事。

[1]学术用语为“秸秆压缩块砌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