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策扶持:发展牧草产业的重要注意事项

政策扶持:发展牧草产业的重要注意事项

时间:2023-05-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尽快出台与种植粮食同样的种植牧草优惠政策。四是建立对青贮玉米的补贴机制。青贮玉米是国际上公认的人工牧草之王,具有营养含量高、单位产量大、宜加工储存、农牧民熟悉种植利用技术等优点,因此建议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支持,将青贮玉米也能纳入到补贴范围内。十是加大对规模牧草生产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

政策扶持:发展牧草产业的重要注意事项

当前牧草产业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政策扶持,中国牧草产业刚刚进入发展初期,属幼稚产业,经济效益波动很大,这制约了劳动力、资本及土地等生产要素向该行业流动,尤其是无法吸引大型龙头企业进入该行业,导致专业技术人员、配套的机械设备及耕地资源等严重缺乏,阻碍了牧草产业化的顺利推进。在牧草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产业链条很不完善,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农民对牧草产业的认识还很肤浅,且粮食补贴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挤压了牧草产业的发展。应尽快出台与种植粮食同样的种植牧草优惠政策。当前仅有的对牧草良种的补贴政策,由于补贴额度太小而大大制约了其实施效果。要参照粮食生产补贴的做法,对牧草产业实施良种补贴、牧草种植农户直接补贴和牧草种植、收储、加工机械购置补贴等政策,推动处于幼稚阶段的牧草产业快速发展。

对于部分区域进行相关政策的扶持建议:一是加大对草原牧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以建设美丽和谐牧区为出发点,树立“发展中保护,发展中建设”的理念,在已开垦草原大力发展牧草产业,充分发挥“小建设,大保护,小绿洲,大生态”的作用。引导并帮助牧区建立基本财力保障制度,改善牧区财政吃紧的局面,从根本上降低和减轻牧区草原保护建设与牧草产业发展的地区财政压力,提升牧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牧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牧草产业的积极性,从制度层面落实和引导牧区实现科学发展、合理发展,走牧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道路。二是全面启动人工草地建设工程。通过大力发展饲草料基地、人工草地建设,可以有效缓解饲草料供应不足的问题。三是继续加大牧草良种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促进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四是建立对青贮玉米的补贴机制。青贮玉米是国际上公认的人工牧草之王,具有营养含量高、单位产量大、宜加工储存、农牧民熟悉种植利用技术等优点,因此建议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支持,将青贮玉米也能纳入到补贴范围内。五是进一步提高牧草产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水平,扩大牧业机械补贴范围。我区牧草生产加工机械装备技术水平相对滞后,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牧草产业发展,尤其是在牧草机械收割环节,国内缺乏优质牧草收割机械,因此建议在牧机补贴中将进口草产品生产加工机械业纳入到补贴范围内。六是继续扩大节水灌溉高产苜蓿示范基地建设规模,提高饲草料品质。苜蓿是蛋白含量最高的牧草,被誉为蛋白之王,在奶牛肉牛饲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建设规模,为全面提升我国奶牛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七是加大牧草种植补贴力度。围绕提高质量、提高单产,在国家草原生态重点工程人工种草项目补贴的基础上,新增支农支牧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参照国家良种补贴政策,使良种补贴覆盖所有牧草种植品种,包括青储玉米,这是提高牧草质量、单产的最有效措施。八是青贮(微贮)窖补贴。鼓励养殖户兴建青贮(微贮)窖。每建成一处永久性青贮(微贮)窖,经验收合格后,结合实际给予适当补贴。九是牧草专用机械设备补贴。在实施农机补贴的农区旗县,农牧户购置打贮草、饲草料加工、运输车辆等牧用机械,纳入财政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对贫困地区安排专项资金,参照农机补贴的做法,对购置牧用机械予以补贴。挤奶机械纳入财政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十是加大对规模牧草生产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本着突出重点环节,先示范再推广的原则,对贫困地区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予以扶持规模牧草生产基地建设。十一是加大草原保护力度,杜绝新建人工草地开垦草原现象发生。(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