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挝初期工业化发展:建国时期的探索

老挝初期工业化发展:建国时期的探索

时间:2023-05-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5年,老挝废除了君主制度,成立老挝人民共和国。老挝政府推行农业合作化的同时,也在推动工业国有化。1976年12月老挝政府发布了《关于管理政策的命令》,宣布对“工业国有化政策进行调整”。这些政策扭转了资金和人才的外流,外国援助的工厂和企业对工业产值与产量的提高作用重大,老挝工业化有了很大发展。建国初期,老挝党和政府对全国商业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老挝初期工业化发展:建国时期的探索

1975年,老挝废除了君主制度,成立老挝人民共和国。在1975—1985年老挝标榜实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推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这期间,老挝政府实行了农业合作化、工业国有化、商业统购统销等一系列社会主义经济政策。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战后恢复生产、稳定社会,但由于缺乏经验,有些措施脱离实际,影响了人民积极性,制约了经济发展。老挝政府在接受经验与教训之后,对有些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主要措施如下:

(1)农业合作化。老挝的农业合作社经历了立法发展(1979—1982年)和调整(1982—1985年)两阶段。生产资料由合作社集体所有转为交农户承包。农业合作化运动虽然提高了老挝国家的农业产量,但是合作化对农业发展的意义不大,最终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解散。

(2)工业国有化。老挝政府推行农业合作化的同时,也在推动工业国有化。政府将私人经营的林场、矿厂、作坊等收归国有,并委派干部管理经营,统一调拨产品。与此同时,老挝政府还向中国、越南、朝鲜、苏联、蒙古等社会主义国家请求项目援助修建工矿企业,大多求援得到支持。但是由于国内资金人才短缺,国有化的企业大部分不能顺利开工。1976年12月老挝政府发布了《关于管理政策的命令》,宣布对“工业国有化政策进行调整”。1984年8月老挝人民革命党三届六中全会决定“要把经营管理机制与生产经营机制分开,实行企业核算,自负亏盈”。同年11月,老挝部长会议颁布《关于国营企业管理的暂行条例》,提出“企业可以直接与外商进行产、供、销等外贸活动”。这些政策扭转了资金和人才的外流,外国援助的工厂和企业对工业产值与产量的提高作用重大,老挝工业化有了很大发展。(www.xing528.com)

(3)商业购销统一化。建国初期,老挝党和政府对全国商业实行统购统销政策。造成商店倒闭,市场萧条,商品短缺。1979年12月发布《关于管理政策的命令》,宣布“废止国家垄断贸易政策”,“重新开放市场自由”。1982年4月召开的老挝人民革命党“三大”提出“停止以公私合营等形式侵吞私人财产的行动”,“要充分利用现存的包括私人资本在内的各种经济成分促进经济的发展”。“三大”后,老挝逐渐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政府取消了省市之间的流通关隘,废除了价格双轨制和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