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铁站点地区的核心空间分析与优化

高铁站点地区的核心空间分析与优化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铁站点地区是城市重要的门户空间,其核心构成要素为站前广场与站前轴线等。图8-24京沪高铁沿线站点站前广场面积统计图2)站前轴线在京沪高铁沿线的24个站点地区中有12个采用了轴线式空间组织模式。表8-9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地区轴线空间量化统计表调研发现,高铁站点地区轴线长度范围为700—2 500 m不等,宽度则为80—300 m不等,在空间组织上存在道路式、广场式、实体建筑式三种组织手法。

高铁站点地区的核心空间分析与优化

高铁站点地区是城市重要的门户空间,其核心构成要素为站前广场与站前轴线等。1)站前广场

高铁站站前广场承担了人流集散、交通换乘、驻留候车等特殊功能,同时也是重要的城市门户空间。根据功能的差异,京沪高铁沿线的广场类型主要有综合型广场、交通集散型广场等(表8-8)。交通集散型广场的布局相对单一,综合型广场具体的空间布局方式又大致可以分为前后衔接式、左右并列式与立体式,基本符合毛一凡对相关案例研究所得出的规律b

表8-8 高铁站站前广场类型一览表

续表8-8

高铁站站前广场作为城市的门户空间,其空间尺度直接影响空间品质与使用者的心理感受。调研发现,京沪高铁沿线站点站前广场的尺度普遍较大,过于追求规模与气势,产生了很多非人尺度的大空间,远远超过了一般城市广场的面积,且其面积与站点客流量城市规模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广场空间的形态与功能严重脱节(图8-24)。(www.xing528.com)

图8-24 京沪高铁沿线站点站前广场面积统计图(m2

2)站前轴线

在京沪高铁沿线的24个站点地区中有12个采用了轴线式空间组织模式。根据轴线及两侧布局的功能特征,其空间轴线大致可以分为景观轴线和综合轴线两种(表8-9)。景观轴线一般采用非建筑的景观或连续的开敞空间来组织,轴线两侧无特定的功能集聚,轴线宽度相对较大、视野开阔,轴线端点处分布有重要景观节点,如徐州东站周边地区。综合轴线开发的目的则是借助高铁站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在高铁站点周边开发一定规模的商业、商务办公功能,以期拉动地区发展,周边新开发的功能一般与高铁站存在一定的关联。

表8-9 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地区轴线空间量化统计表

调研发现,高铁站点地区轴线长度范围为700—2 500 m不等,宽度则为80—300 m不等,在空间组织上存在道路式、广场式、实体建筑式三种组织手法。一般来说,以道路形式组织的轴线较长,而宽度较窄,轴线的进深感较强,以广场形式或实体建筑形式组织的轴线则普遍较短、宽度较大。高宽比方面,除沧州西站、徐州东站、泰安站站前轴线的高宽比在1左右之外,其他站点均远小于1。这种空间尺度下虽然视野开阔,却在土地集约利用、营造宜人的空间尺度等方面存在缺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