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铁站点地区的空间布局模式分析

高铁站点地区的空间布局模式分析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铁站点地区往往是其周边地区功能、空间的组织核心,汇集整个地区最为密集的人流和最为丰富的活动。其形成原因又有所不同,枣庄站选址偏离了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造成了高铁站点偏心式布局的状况,而常州北站周边地区则主要受到建设时序的影响,造成了目前建成区阶段性偏心布局的状况。

高铁站点地区的空间布局模式分析

高铁站点地区往往是其周边地区功能、空间的组织核心,汇集整个地区最为密集的人流和最为丰富的活动。在各种经济社会要素以及城市规划的作用下,不同城市对高铁周边地区赋予的功能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也就出现了不同的空间组织模式与空间形态。根据其空间扩散形式的不同,高铁站点地区城市空间总体形态可分为嵌入式布局、自由式布局、轴线式布局、散布式布局以及偏心式布局几种主要模式。

1)嵌入式布局

嵌入式布局是一种以综合交通枢纽式布局方式为主形态的布局方式,站点地区几乎完全以交通功能为主导,周边很少布局其他业态。站点地区空间形态无明显的圈层或轴线等特征,以相对独立的形态嵌入该城市片区。典型案例有昆山南站、北京南站(图8-18)、上海虹桥站等。这类站点一般位于城市内部,周边的开发受到用地现状的多重制约。

2)自由式布局

自由式布局模式的特点是高铁站点周边地区与站点本身的联系松散,功能缺乏联系,空间也不以站点为核心来组织,并且没有轴线等控制性较强的空间要素。道路网一般不是棋盘状,形态相对自由。出现这种布局的原因一般有两点:高铁站点地区不在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上,在城市主要中心体系中的地位相对较低,功能定位相对单一,如天津南站(图8-19);受限于自然地理环境限制,如镇江南站位于南山风景区周边,高铁站点地区建设要与周边山水协调。

图8-18 北京南站周边地区三维形态图

图8-19 天津南站周边地区三维形态图

3)轴线式布局

轴线式布局模式是当今高铁站点周边地区开发建设最为常用的空间组织模式,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有利于提高城市门户空间品质。轴线式布局的空间相对开敞,空间核心明确,引导性强,有利于提升站点周边地区的整体性,突出高铁站点这一重要的城市地标,从而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其次,有利于串联和引导城市功能发展。轴线往往担负着集聚片区核心功能或者连接城市内部的重要节点的作用。在京沪高铁沿线诸多采用轴线式布局的站点周边地区案例中,又存在纵轴式、横轴式两种轴线形态。纵轴式是指站前轴线与铁路线垂直,站前广场作为轴线的端点之一,其轴线的进深较大,空间感强,有利于突出高铁站点地区的核心地位,如沧州西站、济南西站、徐州东站、南京南站、无锡东站等站点周边地区;横轴式则是将轴线与铁路线平行布置,一般由高层建筑组成的实体轴线构成,如苏州北站周边地区(图8-20)。(www.xing528.com)

图8-20 苏州北站周边地区三维形态图

图8-21 宿州东站周边地区三维形态图

4)散布式布局

散布式布局模式在京沪高铁沿线站点周边案例较少,比较典型的只有宿州东站一例(图8-21)。该片区包括宿州—马鞍山现代产业园区,其产业类型与功能定位多是基于长远规划确定,目前该地区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因此各类产业空间分布都较为零散,且规模有限;同时,由于距离主城过远,该地区人气和停驻人流相对受限,很难拉动房地产开发。

5)偏心式布局

偏心式布局是指该片区核心空间节点偏离高铁站点,而在站点周边地区其他位置形成中心的一种空间布局模式,典型的有枣庄站以及常州北站(图8-22)。其形成原因又有所不同,枣庄站选址偏离了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造成了高铁站点偏心式布局的状况,而常州北站周边地区则主要受到建设时序的影响,造成了目前建成区阶段性偏心布局的状况。

图8-22 常州北站周边地区三维形态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