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危机下的段子带来的问题

经济危机下的段子带来的问题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我们都听说过西方经济危机时,所流传的一个痛心、严肃而又无解的段子。这个例子包含着丰富的经济问题。这个简单的段子里包含着以下几个问题:1.贫穷的原因是什么?假设甲国总共有1亿人口。并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价值量”标定体系发生大规模变动:“甲国”原来的“社会价值量标准”为1。多出来的1亿吨煤炭会导致该“社会价值量标准”中的煤炭项目增加一倍。

经济危机下的段子带来的问题

(一)

我们都听说过西方经济危机时,所流传的一个痛心、严肃而又无解的段子。严冬季节,一个煤矿工家庭的母子有这样一段对话:孩子:“天气这么冷,家里为什么不生火?”母亲:“因为我们买不起煤。”孩子:“为什么买不起?”母亲:“因为你父亲失业了。”孩子:“父亲为什么失业?”母亲:“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

这个例子包含着丰富的经济问题。西方经济学至今也没能够清晰地解释其形成原因和解决办法。这个简单的段子里包含着以下几个问题:1.贫穷的原因是什么?2.为什么会产生失业问题?3.明明有能力生产,为什么却无能力消费?4.怎么才能解开这个死结?这四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回答。特别是在西方经济学话语逻辑中,是不好回答的。回答这几个问题要涉及供给、需求、货币、分配等问题。反正西方经济学巴拉、巴拉永远也解释不清楚。

(二)

我们知道有公式“效用时间”=“休闲时间”+“劳动时间”。那么,从公式中可知:一个社会,投入到下一期生产中的“劳动时间”是有限的。且有限的“劳动时间”需要在“采集”“加工”“物流”“分配”“消费”五个过程中进行分配。只有分配合理,才能够最大限度促进社会福利的增长。

假设甲国总共有1亿人口。上一期整个社会消耗了2亿吨粮食、4亿件衣服、1亿辆自行车、1亿吨煤炭。那么“甲国”的生产总量除以“人口总量”,则平均每个人所消耗的物资为(2吨粮食+4件衣服+1辆自行车+1吨煤炭)。

也即该社会每个人所消耗物资的“价值量”单位为:1个(“2吨粮食+4件衣服+1辆自行车+1吨煤炭”×年×人)。所以,此时“甲国”的“社会价值量标准”为:1(“2吨粮食+4件衣服+1辆自行车+1吨煤炭”×年×人)。

我们再假设,甲国1亿人口全部都是劳动者。衣食住行,四个行业各有2500万劳动人口(为了说明煤炭的问题,这里将住房需求换成煤炭需求)。则会有四个行业的生产者的平均产量为:2/0.25=8吨粮食,4/0.25=16件衣服,1/0.25=4辆自行车,1/0.25=4吨煤炭。

那么我们会得出1个(“2吨粮食+4件衣服+1辆自行车+1吨煤炭”×年×人)价值量=8吨粮食的“模拟价值量”=16件衣服的“模拟价值量”=4辆自行车的“模拟价值量”=4吨煤炭的“模拟价值量”。这些都可以很清楚地计算出来。

此时每个劳动者只要生产出8吨粮食,或16件衣服,或4辆自行车,或4吨煤炭就足以保证一年衣食无忧了。因为人们相互之间物物交换或者通过货币交换也应该按照这个比例进行。从理论上说,只要生产出了相应数量的产品,就可以通过交换而获得一年的“生存物资”(总消费品)。

(三)

如果在粮食、衣服、自行车的“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煤炭的“劳动生产率”突然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例如由1亿吨变成了2亿吨。(www.xing528.com)

则就会突然发现,“甲国”社会面对突然增多的煤炭却开始不适应了。我们假设这2亿吨煤炭依然没有达到整个社会的“极限最高需求量”(假设人们实际上所能够消费掉这煤炭不止2吨)。但是由于社会原有消费结构中只有1亿吨煤炭,这样在既有消费结构上就会多出1亿吨煤炭。而这些多出来的煤炭不仅仅不会增加生产者的福利,反而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并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价值量”标定体系发生大规模变动:

“甲国”原来的“社会价值量标准”为1(“2吨粮食+4件衣服+1辆自行车+1吨煤炭”×年×人)。多出来的1亿吨煤炭会导致该“社会价值量标准”中的煤炭项目增加一倍。假设经过较长时间的调整后,多余的煤炭被吸收进新的“社会价值论标准”之中,于是“社会价值量标准”变为1(“2吨粮食+4件衣服+1辆自行车+2吨煤炭”×年×人)。

根据新标准,则会得出一个新等式:8吨粮食=16件衣服=4辆自行车=8吨煤炭=1个“社么价值量标准”。这时就会发现在原先“价值量”体系中,4吨煤炭=1(“2吨粮食+4件衣服+1辆自行车+1吨煤炭”×年×人)价值量。而现在是:8吨煤炭=1(“2吨粮食+4件衣服+1辆自行车+2吨煤炭”×年×人)价值量。

也就是说原先只需要4吨煤炭就能换取一个“社会价值量标准”,现在需要8吨煤炭才能换取一个“社会价值量标准”。这时,虽然新的“社会价值量标准”中,煤炭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其他商品丝毫没有增加。煤炭行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没有得到什么额外的好处,全都为社会做了贡献。

(四)

这个增加的煤炭产出,也许是煤炭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也许是“劳动时间”投入增加的结果,也许是两者同时增加的结果。但是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增加的福利被全社会吸收了,自己本行业却是亏损的。如果这个增产的结果是增加一倍“劳动时间”投入而获得的,那就更悲催了。

假设产量之所以扩张,是因为另外增加了2500万个劳动者。新增的“劳动时间”加上原有“劳动时间”,只能分得2500万(“2吨粮食+4件衣服+1辆自行车+2吨煤炭”×年×人)价值量。而原先产量没有增加时,可以分得2500万(“2吨粮食+4件衣服+1辆自行车+1吨煤炭”×年×人)价值量。煤炭行业增加了一倍的劳动力投入,却只能分得原先“价值量”的约1/2的“价值量”。在这种情况下,势必造成煤炭行业的大过剩及大失业。那对母子对话的情况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我们来做一个计算题:原先煤炭行业每个劳动者可以获得1(“2吨粮食+4件衣服+1辆自行车+1吨煤炭”×年×人)“价值量”的收入。现在因为额外增加了1倍的劳动者,虽然煤炭增加了,则现在煤炭行业的从业者只能获得0.5(“2吨粮食+4件衣服+1辆自行车+2吨煤炭”×年×人)价值量的收入。

这样看来,煤炭似乎没有减少,那个矿工家庭也不应该烧不起煤炭而受冻。但是很明显除了煤炭之外的所有其他物资都减半了。食物减半了、衣服减半了、自行车减半了。那么,饥饿、寒冷、出行不便,必然导致这个家庭将没有减少的煤炭卖掉以满足饮食、御寒等方面的需求。所以烧不起煤炭了,孩子也受冻了。妈妈于是只能无奈地回答:造成我们受冻的原因,是因为爸爸生产了太多的煤炭。

如果煤炭行业在其他行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突然产能增加,则会迅速削弱在整个社会中的议价能力。就如空气非常重要人们离开空气我们几分钟之内就会死亡,但是因为谁也无法利用空气讨价还价,所以空气却在经济体内不值一文。原先煤炭行业每年能够分配2500万(“2吨粮食+4件衣服+1辆自行车+1吨煤炭”×年×人)价值量。现在可能因议价能力的减弱,整个行业却只能分得500万(“2吨粮食+4件衣服+1辆自行车+1吨煤炭”×年×人)价值量。

当然,我们前面举的例子比较极端。产能不可能突然突飞猛进,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产能逐渐增加的同时伴随着“社会价值量标准”的调整。产能增加到什么程度,“社会价值量标准”就会调整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