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绘制企业组织结构图?

如何绘制企业组织结构图?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要求掌握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及与企业其他规划的关系,企业组织机构的概念、类型和设置的原则,组织结构设计后实施的要则,以及组织结构图绘制的程序和基本方法。4)企业应当先确定组织结构,然后确定工作岗位,再配备人员,岗位依工作而存在,人员依岗位而配备。

如何绘制企业组织结构图?

学习要求

掌握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及与企业其他规划的关系,企业组织机构的概念、类型和设置的原则,组织结构设计后实施的要则,以及组织结构图绘制的程序和基本方法。

▲考点1: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及内容 重要程度:核心

1.人力资源规划的概念

(1)广义 指企业所有各类各种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即具体的实施计划)的统一。

(2)狭义 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见表4-1)

4-1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978-7-111-57045-5-Part02-57.jpg

▲考点2:企业组织机构的概念(见表4-2) 重要程度:核心

4-2 企业组织机构的概念和层次

978-7-111-57045-5-Part02-58.jpg

▲考点3: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重要程度:核心

1.任务目标原则

1)对企业的目标和发展战略作深入的研究,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部署,这是组织设计的大前提。

2)明确每一时期该机构应达到的目标和应完成的任务,并使该机构编制与其承担的任务量相对应,广泛实行目标管理

2.分工协作原则

1)搞好分工,使分工粗细适当。

2)强化协作,在企业中树立整体意识,突破小团体主义的圈子,在必要时应当主动打破分工界限,实行必要“补位”管理。

3.统一领导、权力制衡原则

1)在企业高层组织中形成权力制衡机制,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行政领导进行监督。

2)企业中的监督机构,如质量监督、财务监督和安全监督等部门,应同生产执行部门分开设置,并在监督的同时,做好对被监督部门的服务工作。

4.权责对应原则

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各项工作必须明确责任。要承担责任,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权力。

5.精简及有效跨度原则

(1)精简是指组织机构、人员和管理层次在保证功能有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办事程序及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整体效率

(2)机构精简涉及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的问题

1)管理跨度又称管理幅度,是指管理者直接指挥的下属人员数。

2)管理层次是指从企业最高行政领导到最基县员工之间分级管理的层次,它与管理跨度成反比。

3)管理跨度与领导者能力和被领导者素质成正比,而与部门业务的复杂性和所需协调的工作量成反比。适中的管理跨度应控制在10人左右。

6.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

1)企业的管理机构应保持相对稳定性,避免情况稍有变化就使系统出现混乱而影响正常工作秩序。

2)管理机构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工具,组织应随着企业的目标和战略的变化作相应的调整,以保持对外部环境和组织目标的适应性。(www.xing528.com)

▲考点4:现代企业组织结构的类型 重要程度:核心

1.直线制

直线制又称军队式结构,是一种最简单的集权式组织结构形式。其领导关系按垂直系统建立,不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自上而下形成垂直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见表4-3。

4-3 直线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978-7-111-57045-5-Part02-59.jpg

2.职能制

职能制又称多线制,是按照专业分工设置相应的职能管理部门,实行专业分工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见表4-4。

4-4 职能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978-7-111-57045-5-Part02-60.jpg

3.直线职能制

直线职能制以直线制结构为基础,在厂长(总经理)领导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实行厂长(总经理)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

4.事业部制

事业部制又称分权制结构,是一种在直线职能制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形式。

▲考点5:组织结构设计后的实施要则 重要程度:一般

1.管理系统一元化原则

管辖人数的多少应根据下级的分散程度、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工作内容、下级的能力、标准化程度等条件来确定。

2.明确责任和权限原则

1)责任是指必须完成与职务相称的工作义务。

2)权限是指完成职责时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有时未经上级允许)自由行使的权力。

3)责任与权限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为了履行职务,必须明确每个人应负的责任,同时也必须授予其应有的权限。

4)管理人员(上级)应尽可能把责任委托给下级,并授予所需的仅限,这种组织就有灵活性,有利于下属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上级应负起监督、指导、检查的责任。

3.先定岗再定员原则

1)定编是指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的选择以及各层级职能和业务部门的设置。

2)定岗是在对部门职能进行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将工作具体细化为若干模块,从而构成本部门工作的基本单元——工作岗位的过程。

3)定员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按一定素质要求,为工作岗位配备各类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4)企业应当先确定组织结构,然后确定工作岗位,再配备人员,岗位依工作而存在,人员依岗位而配备。

4.合理分配职责原则

1)各级主管在分配工作、划分职责范围时,必须避免重复、遗漏、含糊不清等情况的出现。

2)应将相同性质的工作归纳起来进行分析;分配工作时要具体、明确;每一项工作都不要分得过细,而应由许多下级一起承担;量才使用,任人唯贤;经常检查,拾遗补缺,以防出现工作上的缺口。

▲考点6:组织结构图的绘制(见表4-5) 重要程度:核心

4-5 组织结构图的绘制

978-7-111-57045-5-Part02-61.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