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方法

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方法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实际上是一个决策的过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应充分考虑全局,抓住主要矛盾,预见薄弱环节,实事求是地做好施工全过程的合理安排。为了响应招标要求和中标,要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确保工程中标,并有一个合理的、预期的利润水平。工程中标后,承包人要着手编制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方法

施工组织设计优化实际上是一个决策的过程。

(1)施工单位要在充分研究工程项目客观情况和施工特点的基础上,对可能要采取的多个施工和管理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选择投入资源少、质量高、成本低、工期短、效益好的最佳方案。

(2)造价工程师应根据所建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及其所处的地质和气候条件、经济环境和施工单位的能力,深入分析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进一步寻求多个改进方案,选择其中的最优方案,并力促施工单位能够接受最优方案,使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在所确定的目标之内。

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应充分考虑全局,抓住主要矛盾,预见薄弱环节,实事求是地做好施工全过程的合理安排。

(一)重视并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编制投标过程中,要充分熟悉设计图纸、招标文件,要重视现场踏勘,编制出一份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为了响应招标要求和中标,要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优化,确保工程中标,并有一个合理的、预期的利润水平。

工程中标后,承包人要着手编制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在选择施工方案、确定进度计划和技术组织措施之前,必须熟悉以下内容:

(1)设计文件。

(2)工程性质、规模和施工现场情况。

(3)工期、质量和造价要求。

(4)水文、地质和气候条件。

(5)物资运输条件。

(6)人、机、物的需用量及本地材料市场价格等具体的技术经济条件等,为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二)施工进度安排要均匀

在工程施工中,根据施工进度算出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的使用计划,避免人工、机械、材料的大进大出,浪费资源。图8-3反映的是工期与工程造价的关系:在合理工期t合内,工程造价最低为C合;实际工期比合理工期t合提前t 1或拖后t 2,都意味着造价的提高(C 1>C合,C 2>C合)。在确保工期的前提下,保证施工按进度计划有节奏地进行,实现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和预期的利润水平,提高综合效益。

图8-3 工期与造价关系曲线图

(三)组建精干的项目管理机构,组织专业队伍流水作业

施工现场项目管理机构和施工队伍要精干,减少计划外用工,降低计划外人工费支出,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要掌握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能够在施工中组织专业队伍连续交叉作业,尽可能组织流水施工,使工序衔接合理紧密,避免窝工。这样,既能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又可以降低工程成本。

(四)提高机械的利用率降低机械使用率

机械设备在选型和搭配上要合理,充分考虑施工作业面、施工强度和施工工序。在不影响总进度的前提下,对局部进度计划做适当的调整,做到一机多用,充分发挥机械的作用,提高机械的利用率,达到降低机械使用费从而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导选用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

在满足合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减少主要材料的浪费损耗,杜绝返工、返修,合理降低工程造价。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采用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要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和询价,选用质优价廉的材料;在保证机械完好率的条件下,用最小的机械消耗和人工消耗,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的利用率,尽量减少人工作业,以达到缩短工序作业时间的目的,所以优选成本低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对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六)确保施工质量,降低工程质量成本

1.工程质量成本

工程质量成本,又称工程质量造价,是指为使竣工工程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所发生的一切费用,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

(1)质量保障和检验成本。即保证工程达到合同质量目标要求所支付的费用,包括工程质量检测与鉴定成本和工程质量预防成本。

工程质量检测与鉴定成本是工程施工中正常检测、实验和验收所需的费用和用以证实产品质量的仪器费用的总和,包括:

1)材料抽样委外检测费。

2)常规检测、试验费。(www.xing528.com)

3)仪器的购买和使用费。

4)仪器本身的检测费。

5)质量报表费用等。

工程质量预防成本是施工中为预防工程所购材料不合格所需要的费用总和,包括:

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费用。

2)质量管理培训费用(质量管理人员业务培训)。

3)质量管理办公费。

4)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费用。

5)改进质量控制费用(如引进先进合理的质量检测仪器,如核子密度仪、面波仪、探伤仪等)。

6)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评审费用。

7)施工规范、试验规程、质量评定标准等有效版本技术文件的购买费用。

8)工程技术咨询费用等。

(2)质量失败补救成本。即完工工程未达到合同的质量标准要求(返工和返修等)所造成的损失及处置工程质量缺陷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工程质量问题成本和工程质量缺陷成本。

工程质量问题成本是在工程施工中由于工程本身不合格而进行处置的费用总和,包括:

1)返工费用。

2)返修费用。

3)重新检验费用。

4)质量检测与鉴定费用。

5)停工费。

6)成本损失费用等。

工程质量缺陷成本是工程交工后在保修期(缺陷通知期)内,因施工质量原因,造成的工程不合格而进行处置的费用总和,包括:

1)质量检测与鉴定费用。

2)返修费用。

3)返工费用。

4)设备更换费用。

5)损失赔偿费等。

2.工程质量成本控制

控制好工程质量成本,必须消灭工程质量问题成本和缺陷成本,同时要提高质量检测的工作效率,减少预防成本支出。为此,要把握好材料进场质量关,控制好施工过程的质量,改进质量控制方法。这样就可能消灭工程质量问题成本和缺陷成本,从而降低部分工程质量预防成本,使工程质量成本降到最低水平,即只发生工程质量鉴定成本和部分工程质量预防成本。因此,工程质量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综上所述,通过对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能够使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不仅能够满足合同工期和工程质量要求,而且能大大降低工程成本,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综合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