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装饰装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法

装饰装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法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编制1.工程概况。④施工合同、招标文件或总承包单位对工程施工的重点要求。③项目施工区域地上、地下管线及相邻的地上、地下建(构)筑物情况。各项目标应满足施工组织总设计中确定的总体目标。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应按照施工部署的安排进行编制。拟建建(构)筑物的位置、轮廓尺寸、层数等。②建立施工进度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制定相应管理制度。

装饰装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法

(一)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必须遵循工程建设程序,并应符合下列原则

1.符合施工合同或招标文件中有关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环境保护、造价等方面的要求。

2.积极开发、使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广应用新材料和新设备。

3.坚持科学的施工程序和合理的施工顺序,采用流水施工和网络计划等方法,科学配置资源,合理布置现场,采取季节性施工措施,实现均衡施工,达到合理的经济技术指标

4.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施工。

5.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个管理体系有效结合。

(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编制

1.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应包括工程主要情况、各专业设计简介和工程施工条件等。

(2)工程主要情况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工程名称、性质和地理位置。

②工程的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总承包等相关单位的情况。

③工程承包范围和分包工程范围。

④施工合同、招标文件或总承包单位对工程施工的重点要求。

⑤其他应说明的情况。

(3)各专业设计简介应包括下列内容:

建筑设计简介应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设计文件进行描述,包括建筑规模、建筑功能、建筑特点、建筑耐火、防水及节能要求等,并应简单描述工程的主要装修做法。

结构设计简介应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结构设计文件进行描述,包括结构形式、地基基础形式、结构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类别、主要结构构件类型及要求等。

机电及设备安装专业设计简介应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各相关专业设计文件进行描述,包括给水、排水及采暖系统、通风与空调系统、电气系统、智能化系统、电梯等各个专业系统的做法要求。

(4)项目主要施工条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项目建设地点气象状况。

②项目施工区域地形和工程水文地质状况。

③项目施工区域地上、地下管线及相邻的地上、地下建(构)筑物情况。

④与项目施工有关的道路、河流等状况。

⑤当地建筑材料、设备供应和交通运输等服务能力状况。

⑥当地供电、供水、供热和通信能力状况。

⑦其他与施工有关的主要因素。

2.施工部署。

工程施工目标应根据施工合同、招标文件以及本单位对工程管理目标的要求确定,包括进度、质量、安全、环境和成本等目标。各项目标应满足施工组织总设计中确定的总体目标。

施工部署中的进度安排和空间组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程主要施工内容及其进度安排应明确说明,施工顺序应符合工序逻辑关系。

(2)施工流水段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分阶段进行划分,单位工程施工阶段的划分一般包括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装修装饰和机电设备安装三个阶段。

(3)对于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应进行分析,包括组织管理和施工技术两个方面。

(4)工程管理的组织机构形式宜用框架图形式表示,并确定项目经理部的工作岗位设置及其职责划分。

(5)对于工程施工中开发和使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应做出部署,对新材料和新设备的使用应提出技术及管理要求。

(6)对主要分包工程施工单位的选择要求及管理方式应进行简要说明。

3.施工进度计划。

(1)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应按照施工部署的安排进行编制。

(2)施工进度计划可采用网络图或横道图表示,并附必要说明;对于工程规模较大或较复杂的工程,宜采用网络图表示。

4.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1)施工准备应包括技术准备、现场准备和资金准备等。

①技术准备应包括施工所需技术资料的准备、施工方案编制计划、试验检验及设备调试工作计划、样板制作计划等。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和专项工程在施工前应单独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可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分阶段编制完成;对需要编制的主要施工方案应制订编制计划。

试验检验及设备调试工作计划应根据现行规范、标准中的有关要求及工程规模、进度等实际情况制订。

样板制作计划应根据施工合同或招标文件的要求并结合工程特点制订。

②现场准备应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实际需要,准备现场生产、生活等临时设施。

③资金准备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2)资源配置计划应包括劳动力计划和物资配置计划等。

①劳动力配置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确定各施工阶段用工量。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各施工阶段劳动力配置计划。

②物资配置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主要工程材料和设备的配置计划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包括各施工阶段所需主要工程材料、设备的种类和数量。

工程施工主要周转材料和施工机具的配置计划应根据施工部署和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包括各施工阶段所需主要周转材料、施工机具的种类和数量。

5.主要施工方案。

(1)单位工程应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中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原则,对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制定施工方案。

(2)对脚手架工程、起重吊装工程、临时用水用电工程、季节性施工等专项工程所采用的施工方案应进行必要的验算和说明。

6.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绘制应有比例关系,各种临设应标注外围尺寸,并应有文字说明。一些特殊的内容,如现场临时用电、临时用水布置等,当平面布置图不能清晰表示时,也可单独绘制平面布置图。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施工场地状况。

(2)拟建建(构)筑物的位置、轮廓尺寸、层数等。

(3)工程施工现场的加工设施、存贮设施、办公和生活用房等的位置和面积。

(4)布置在工程施工现场的垂直运输设施、供电设施、供水供热设施、排水排污设施和临时施工道路等。

(5)施工现场必备的安全、消防、保卫和环境保护等设施。

(6)相邻的地上、地下既有建(构)筑物及相关环境。

7.主要施工管理计划。

施工管理计划应包括进度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安全管理计划、环境管理计划、成本管理计划以及其他管理计划等内容。(www.xing528.com)

(1)进度管理计划。

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应按照项目施工的技术规律和合理的施工顺序,保证各工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顺利衔接。

进度管理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对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进行逐级分解,通过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保证最终工期目标的完成。

②建立施工进度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制定相应管理制度。

③针对不同施工阶段的特点,制定进度管理的相应措施,包括施工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合同措施等。

④建立施工进度动态管理机制,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偏差,并制定特殊情况下的赶工措施。

⑤根据项目周边环境特点,制定相应的协调措施,减少外部因素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2)质量管理计划。

质量管理计划可参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在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内编制。

质量管理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按照项目具体要求确定质量目标并进行目标分解,质量指标应具有可测量性。

②建立项目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

③制定符合项目特点的技术保障和资源保障措施,通过可靠的预防控制措施,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④建立质量过程检查制度,并对质量事故的处理做出相应规定。

(3)安全管理计划。

安全管理计划可参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在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体系的框架内编制。

安全管理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确定项目重要危险源,制定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②建立有管理层次的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

③根据项目特点,进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资源配置。

④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⑤针对项目重要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特殊工种的作业应制订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计划。

⑥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制定相应的季节性安全施工措施。

⑦建立现场安全检查制度,并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做出相应规定。

现场安全管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的要求。

(4)环境管理计划。

环境管理计划可参照《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在施工单位环境管理体系的框架内编制。

环境管理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确定项目重要环境因素,制定项目环境管理目标。

②建立项目环境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

③根据项目特点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源配置。

④制定现场环境保护的控制措施。

⑤建立现场环境检查制度,并对环境事故的处理做出相应的规定。

现场环境管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的要求。

(5)成本管理计划。

成本管理计划应以项目施工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为依据编制。

成本管理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根据项目施工预算,制定项目施工成本目标。

②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对项目施工成本目标进行阶段分解。

③建立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制定相应管理制度。

④采取合理的技术、组织和合同等措施,控制施工成本。

⑤确定科学的成本分析方法,制定必要的纠偏措施和风险控制措施。

必须正确处理成本与进度、质量、安全和环境等之间的关系。

(6)其他管理计划。

其他管理计划包括绿色施工管理计划、防火保安管理计划、合同管理计划、组织协调管理计划、创优质工程管理计划、质量保修管理计划以及对施工现场人力资源、施工机具、材料设备等生产要素的管理计划。其他管理计划可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复杂程度加以取舍。

各项管理计划的内容应有目标、组织机构、资源配置、管理制度和技术、组织措施等。

(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过程及审批

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由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建设工程实行总包和分包的,由总包单位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者分阶段施工组织设计。分包单位在总包单位的总体部署下,负责编制分包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合同工期及相关的规定进行编制,并且要广泛征求各协作施工单位的意见。

2.对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以及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工程项目,要进行专业的研究,必要时组织专门会议,邀请有经验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集思广益,为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3.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吸收他们参加编制,充分利用施工企业的技术素质和管理素质,统筹安排,扬长避短,发挥施工企业的优势,合理地进行工序交叉配合的程序设计。

4.当比较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提出后,要组织参加编制的人员及单位进行讨论,逐项逐条的研究,修改后确定,最终形成正式文件,送主管部门审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并可根据需要分阶段编制和审批。

(四)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技巧及注意事项

1.充分熟悉施工图纸,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至关重要,切忌闭门造车,使确定的施工方案切实可行。

2.采取流水施工方式组织施工,首先确定流水施工的主要施工过程,注意施工过程划分的合理性,并根据设计图纸分段分层计算工程量

3.根据工程量确定主要施工过程的劳动力、机械台班配置计划,从而确定各施工过程的持续时间,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并调整优化。注意进度计划的先进性、合理性并留有余地。

4.根据施工定额编制资源配置量计划。单位工程资源配置计划是控制性的,但必须保证不掉项。

5.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图。单位工程现场平面图设计应该分基础工程阶段、主体工程阶段、装饰屋面工程阶段进行。

6.制订相应的技术组织措施。其措施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借鉴同类工程经验,但切忌照搬。

(五)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动态管理

1.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施工组织设计应及时进行修改或补充:

(1)工程设计有重大修改。

(2)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实施、修订和废止。

(3)主要施工方法有重大调整。

(4)主要施工资源配置有重大调整,如施工环境有重大改变。

2.经修改或补充的施工组织设计应重新审批后实施。

3.项目施工前,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逐级交底;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并适时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