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心寻找志趣相投的合伙人

长心寻找志趣相投的合伙人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阶段肯定是寻找合伙人。一般情况下,寻找合伙人几乎只能在自己身边找,找认识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好的合伙人关系没有统一的模式,却有一定的逻辑。一个坚实的合伙人关系,是奠定整个公司组织发展的精神核心,这点不容小觑。很多人误认为找合伙人,能力互补更为重要。尽管我们是共同创业了七八年的朋友,能够在一起互相支持,但我们并不是最好的合伙人状态。这个基石就是志趣相投。信任,是合伙人之间的必要条件。

长心寻找志趣相投的合伙人

第一阶段肯定是寻找合伙人。合伙人是创业公司的核心,不需要太多,最多也就几个人。一般情况下,寻找合伙人几乎只能在自己身边找,找认识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伙人的状态、水平能力,其实就是你当时状态的投射。说白了,你是什么人,基本上也只能找到和你一样的人。

好的合伙人关系没有统一的模式,却有一定的逻辑。新美大(大众点评网与美团网战略合作后的名称)的王兴、携程的梁建章,都建立了“追随型”的合伙人形式,在团队中,有较为强势的地位。凯叔讲故事的凯叔和朱一帆,尽管两个人认识的时间不长,却形成了“背靠背”的合伙人形式,各自负责各自的领域,也合作得很好。

一个坚实的合伙人关系,是奠定整个公司组织发展的精神核心,这点不容小觑。那么到底是志趣相投更重要还是能力互补更重要?以前我的答案毫无疑问是能力互补,现在我可以大胆地说:相互喜欢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最开始的核心团队,彼此一定要足够相互喜欢。如果还不够喜欢,就要花很大的精力去培养。

很多人误认为找合伙人,能力互补更为重要。比如我会技术,就找一个产品型的人合伙,再找一个销售型的人。其实不是这样的。虽然从普遍意义上来讲,创业公司合伙人的关系多是能力互补型,但在现实中,以此结构能够处理好合伙关系的公司并不是很多。

我也反思过,易到的创始团队从能力上看非常不错。我、杨芸、汤鹏,三个人能力互补,人品也都很好。后来我们也坦诚地聊过,三个人在一起创业更多是因为能力互补走到一起,但在文化内核上,可能并没有磨合得很好。正是因为在文化上不能形成强认同感,即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所以易到在后续很多关键问题的决策上,实际上我们是跟不上的,因为我们三个人没有真正形成共同的价值主张。(www.xing528.com)

这可能就不是一个特别理想的合伙人关系,我们的性格和认知都有所差异。尽管我们是共同创业了七八年的朋友,能够在一起互相支持,但我们并不是最好的合伙人状态。当然,这仅仅是状态不够“理想”,却不是所谓的“遗憾”。

那么,什么是志趣相投呢?这并不意味着性格一致。你想一下,跟你关系好的朋友,往往都是性格迥异的人,但一定是以共识和相同的爱好为基石。这个基石就是志趣相投。与合伙人之间互相欣赏,才可能互相信任,这一点非常重要。

信任,是合伙人之间的必要条件。有时候,合伙人关系与婚姻恋爱关系是类似的——争吵不可避免,但你们要确保不会因为争吵就决定就此散伙。这种信任,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培养。正如恋爱一样,从一个有好感的对象,到真正成为恋人,需要花精力经营,不是说两个人搞一个项目,谈好条件就可以了。当有了家庭之后,更需要深度的交流。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彼此有足够的了解,既了解对方可欣赏的部分,也了解对方的弱点。

这不是为了“看看”,而是为了接受——你们因为创业成为一生挚友,你愿意和他一起做事情,哪怕这件事最终没有成功,也不会觉得遗憾。所以,这是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也是为了避免产生这样的抱怨:当初你和我刚合作的时候还那么有激情,怎么一遇到事儿就不行了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