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批零件法的应用范围与特点

分批零件法的应用范围与特点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分批零件法的适用范围分批零件法是以零件生产的批别、部件、产成品装配的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以此归集生产费用,分批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零件法与分批法均属于成本计算方法的同一类型。但分批零件法的成本计算对象面更宽,应用范围更广,所以称为分批法的延伸。

分批零件法的应用范围与特点

(一)分批零件法的适用范围

分批零件法是以零件生产的批别、部件、产成品装配的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以此归集生产费用,分批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分批零件法与分批法均属于成本计算方法的同一类型。但分批零件法的成本计算对象面更宽,应用范围更广,所以称为分批法的延伸。此法适合于零件种类较少的成批、大批装配式复杂生产企业或车间,如仪器、仪表等的生产。当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从单件小批逐步转向大批量的生产时,生产组织也只能逐步变更而采用新的成本计算方法,即分批零件法。

(二)分批零件法的特点

与分批法相比,分批零件法具有以下特点:

1.成本计算对象

分批零件法的成本计算对象是零件的批别、部件的批别和产成品装配的批别,需要按上述批别分别车间开设基本生产明细账,按成本项目设置专栏。而分批法是以定单的批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只需要计算各批产品的成本,不需要计算零件、部件的成本。

2.成本计算程序(www.xing528.com)

基本程序与分批法大体相同,即直接费用发生时,根据有关费用分配表计入各成本明细账中;间接费用按发生地点归集,期末通过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分配表分配计入各批产品的成本。

所不同的是,分批零件法要按照“零件→部件→产成品”顺序计算产品成本,也就是一般要先计算完工零件的成本,再计算完工部件的成本,最后计算各批产品的成本,其成本计算具有逐步结转的特点。具体地说,首先,需要按各批零件归集生产费用并在完工零件和未完工零件之间进行分配,以计算出各批完工零件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其次,按各批部件归集所耗费的装配费用,加上装配于该部件的各种零件成本,汇总算出部件的全部生产费用,计算完工部件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最后,计算出各批产成品的单位装配成本,再加上装配于该批产成品的各种零件、部件的成本,以求出各批产成品的单位成本。而分批法是直接按照产成品的批别或定单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各批产品的成本,不必计算零、部件的成本。

3.成本计算期

分批零件法的成本计算期与分批法相同,都是在零部件或产成品完工后进行计算,因此成本计算期是不定期的,与生产周期相一致,与会计报告期不一致。

4.在产品范围划分

在分批零件法下,在产品是狭义的。当零部件完工时,其成本需要转入“自制半成品”账户,故在产品仅指车间范围内尚未完工的在制品,不包括各种已经完工入库的半成品。而在分批法下,在产品是广义的,不仅包括生产车间未完工的零部件等在制品,而且包括已交半成品库,但还没有最后完工的各种半成品。也就是说,在分批法下,半成品虽已交库,但不需要进行价值结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