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贡献分析法:短期决策利器

贡献分析法:短期决策利器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贡献分析法通过贡献的计算和比较,来判断一个决策方案是否可以被接受。贡献分析法主要用于短期决策。所以,把作为沉没成本的固定成本牵涉进去,实在是吃力不讨好的事,而贡献分析法则可以免去分摊固定成本。

贡献分析法:短期决策利器

贡献分析法

通过贡献(增量利润)的计算和比较,来判断一个决策方案是否可以被接受。

1.贡献分析法的概念

贡献是指一项决策能够为企业增加的利润,即由决策引起的增量利润,它等于由决策引起的增量收入减去由决策引起的增量成本,即

贡献(增量利润)=增量收入-增量成本

通过贡献的计算和比较,来判断一个决策方案是否可以被接受的方法,称为贡献分析法。如果贡献大于零,说明这一决策能使利润增加,因而是可接受的;反之,则不可接受。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方案,它们的贡献都是正值,则贡献大的方案就是较优的方案。

在产量决策中,常常使用单位产品贡献这个概念,即增加一个单位产量能给企业增加多少利润。在固定成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如果产品的价格不变,增加单位产量的增量收入就等于价格,增加单位产量的增量成本就等于单位变动成本。此时,单位产品贡献就等于价格减去单位变动成本,即

单位产品贡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由于价格是由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利润三部分组成的,因此,贡献也等于固定成本加利润,这就是说,企业得到的贡献,首先要用来补偿固定成本的支出,剩下部分就是企业的利润。当企业不盈不亏(利润为零)时,贡献与固定成本的值相等。

2.贡献分析法的应用

贡献分析法可以应用于企业哪些方面的决策?

贡献分析法主要用于短期决策。所谓短期决策,是指对一个已经建立起来并正在运营的企业进行经营决策。在这里,设备、厂房的折旧和管理人员的工资等是固定成本,即使企业不生产,也仍然要支出,属于沉没成本,在决策时不应加以考虑。正因为这样,在短期决策中,决策的准则应是贡献(增量利润)而不是利润。贡献是短期决策的根据,但这并不等于说利润就不重要了,利润是长期决策的根据。贡献分析法被企业广泛运用于是否接受订货、选择自制还是外购、发展何种新产品、亏损产品是继续经营还是转产、有限资源怎样最优使用以及最低可接受价格等方面的决策。

例5.1 某微型企业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为3元/件,总固定成本为15 000元,产品原价为4元/件。现有人愿按3.5元/件的价格订货6 000件,如不接受这笔订货,企业就无活可干。企业是否应承接此订货?

解:如果企业接受订货,则接受订货后的利润为: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3.5×6 000-(3×6 000+15 000)

=-12 000(元)

企业接受订货后的贡献将为:

贡献=单位产品贡献×产量

=(3.5-3)×6 000

=3 000(元)

如果根据有无利润来决策,那么企业接受订货后要亏损12 000元,所以,就不应该接受订货。但这是错误的,因为在计算中,把固定成本考虑进去了,而固定成本在这里是沉没成本。

应当按有无贡献来作决策,贡献不是利润,而是指利润的变化。如果不接受订货,企业仍然要支出固定成本,即企业利润为-15 000元;接受订货后,企业的利润为-12 000元。二者比较,企业若接受订货可以减少亏损3 000元,这就是利润的变化量,即贡献,有贡献就应该接受订货。

例5.2 某企业原来只生产产品A,现有B、C两种新产品可以上马,但因剩余能力有限,只允许将其中之一投入生产。公司每月总固定成本为50 000元,并不因上新产品而需要增加。新、老产品的有关数据如表5-1所示。

表5-1 新、老产品的有关数据

在这种情况下,该企业应该增加哪种新产品的生产?(www.xing528.com)

解:

产品B的总贡献=(10-5.4)×10 000=46 000(元)

产品C的总贡献=(3-2)×50 000=50 000(元)

产品C的贡献比产品B的贡献大4 000(=50 000-46 000)元,所以应发展产品C,它比发展产品B可多得利润4 000元。

这个决策的正确性,可通过比较两种方案(一个是生产产品A和B,另一个是生产产品A和C)的利润得到印证。

生产产品A和B的总利润=(5×20 000+10×10 000)-(2×20 000+5.4×10 000)-50 000

=56 000(元)

生产产品A和C的总利润=(5×20 000+3×50 000)-(2×20 000+2×50 000)-50 000

=60 000(元)

增加生产新产品C比新产品B可多得利润4 000(=60 000-56 000)元。这个答案和前面计算贡献的答案相同,但不如贡献法简捷。

需要指出的是,按下面的方法,即先在各种产品上分摊固定成本,然后计算每种产品的利润,再根据利润大小来决策是错误的。

按销售收入的大小来分摊固定成本,则:

产品B的利润=10×10000-5.4×10000-25000

=21000(元)

产品C的利润=3×50000-2×50000-30000

=20000(元)

21 000元>20 000元,所以应增加产品B的生产。

这个答案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它先在各种产品中分摊固定成本有很大的随意性。例如,可以按销售收入分配,也可以按工人工资、工时数分摊,等等。所以,把作为沉没成本的固定成本牵涉进去,实在是吃力不讨好的事,而贡献分析法则可以免去分摊固定成本。

例5.3 在例5.2中,如果增加产品C的生产,需要增购一台设备,使固定成本每月增加10 000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发展哪种新产品?

解:

产品B的总贡献=(10-5.4)×10 000=46 000(元)

产品C的总贡献=(3-2)×50 000-10 000=40 000(元)

产品B的贡献比产品C的贡献大6 000(=46 000-40 000)元,所以应发展产品B,它比发展产品C可多得利润6 000元。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例5.3中,发展产品C所需要增加的固定成本不是沉没成本,而是属于增量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