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本加成定价法:简单易行但忽视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的定价方式

成本加成定价法:简单易行但忽视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的定价方式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本加成定价法按照单位成本加上一定百分比的加成来制定产品销售价格的定价方法。在零售企业中,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企业比较普遍。虽然成本加成定价法简单易行,但其明显的不足是没有考虑市场供求关系和竞争状况,仅仅是根据企业自己的利润预期来确定价格。

成本加成定价法:简单易行但忽视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的定价方式

成本加成定价法

按照单位成本加上一定百分比的加成来制定产品销售价格的定价方法。

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按照单位成本加上一定百分比的加成来制定产品销售价格的一种定价方法。在零售企业中,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企业比较普遍。这种定价方法的关键在于确定总成本和一个合适的加成率。企业在确定加成率时,应考虑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企业的预期利润。在实际操作中,同行业往往形成一个为大多数企业所接受的加成率,以确保企业的预期利润。按照这种定价方法,产品的价格分三步来确定:

第一步,根据财务报表,得出产品单位可变成本的数据;

第二步,估计固定成本,然后按照产量把固定成本分摊到单位产品上去,求出单位固定成本;

第三步,将单位可变成本与单位固定成本相加,得到单位总成本,在单位总成本基础上加上一个预期目标利润加成,即得出价格。用公式表示就是:

P=AC+AC·r=AC(1+r)

式中:P为待定的产品价格;r为加成率。(www.xing528.com)

例7.1 某企业年生产A产品10 000件,总固定成本为80 000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50元/件,加成率标准为25%。问A产品的价格应当怎样确定?

解:单位产品固定成本 80 000/10 000=8(元/件)

单位产品可变成本 50元/件

单位产品总成本 8+50=58(元/件)

产品单价 58×(1+25%)=72.5(元/件)

从例7.1中我们看到,成本加成定价法首先要求正确计算成本,除了根据财务报表计算外,还应该考虑决策期价格和工资的预期变动情况;其次,一定要确定合适的利润率。不同产品的利润率应当有所不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利润率也应当有所不同。弹性大,利润率应当低一些;弹性小,则应当高一些。

虽然成本加成定价法简单易行,但其明显的不足是没有考虑市场供求关系和竞争状况,仅仅是根据企业自己的利润预期来确定价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