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洪洞迁民:南阳的垦殖时代

洪洞迁民:南阳的垦殖时代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堤南高高民昌家是从山西洪洞县迁到南阳的。另根据《高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二年高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村北有汉堤,故名。”而查阅《高氏族谱》,对洪洞大迁徙的原因有这样的描述:“自南宋以来,宋与金、金与元、元与明为争夺南阳这一战略要地,前后在这里拉锯式地厮杀了二百多年,造成了南阳人口的大逃亡和大损耗。明初移山西之民来南阳垦殖十几年后,南阳府人口始增至30万。”

洪洞迁民:南阳的垦殖时代

堤南高高民昌家是从山西洪洞县迁到南阳的。高民昌一直给儿孙们讲,高家是在明朝从山西洪洞县搬到河南省邓州市赵集乡堤南高的,具体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过来的”。

另根据《高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高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村北有汉堤,故名。”同时《南阳地区志》载:“明朝初叶,推行‘招徕耕种,以示中原’政策,仅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至永乐十四年(1416年),就7次将山西等地数万民众移居南阳、镇平、内乡、邓州、新野、裕州(方城)、唐州诸州县,因迁民的机构设在洪洞县,故称为‘洪洞迁民’。”(www.xing528.com)

具体迁徙与定居原因,因代际较多,高民昌自己也知之甚少,只是从自己长辈们的讲述中做大致的了解,觉得是当时官府政策的原因。而查阅《高氏族谱》,对洪洞大迁徙的原因有这样的描述:“自南宋以来,宋与金、金与元、元与明为争夺南阳这一战略要地,前后在这里拉锯式地厮杀了二百多年,造成了南阳人口的大逃亡和大损耗。明初移山西之民来南阳垦殖十几年后,南阳府人口始增至30万。”另据祖茔内的信物为证,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进士公叔祥在新野县王庄镇西高营村的祖茔地,立了一通纪念碑,其中文曰:“始祖明远公亦当明初迁于邓州……”;堤南高的祠堂内和西坟院里也立的有碑,碑上有过记载,可惜的是,该碑于1958年被砸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