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司马迁民族思想研究:揭秘传说时代的民族关系

司马迁民族思想研究:揭秘传说时代的民族关系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些传说的内容涉及到人类的起源、历史、氏族、部落以及部落联盟集团及其首领的活动情况,各民族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这是我国远古时代各民族共同体孕育、形成和初期发展的时代,同属于原始民族的范畴。

司马迁民族思想研究:揭秘传说时代的民族关系

一、传说时代的民族与民族关系

文字产生之前,人类历史文化是靠传说保留下来的。任何一个民族在进入文明时代前后,都有丰富生动的传说。这些传说的内容涉及到人类的起源、历史、氏族、部落以及部落联盟集团及其首领的活动情况,各民族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由于传说的时间久远,范围极广,内容丰富,因此它足以代表一定的历史时期,即“传说时代”。

1.“三皇”“五帝”传说时代的民族

我国的传说时代,其上限可以追溯到远古,下限则应到进入文明时代(即进入阶级社会)之前。它大体反映了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居住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族群的原始状貌。在年代上,距今约五六千年。这是我国远古时代各民族共同体孕育、形成和初期发展的时代,同属于原始民族的范畴

我国远古各民族历史上的原始氏族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制和父系氏族制两个发展阶段。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便是我国原始氏族社会时期部落首领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的活动与业绩,对那时的社会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也反映着我国原始时代的不同发展阶段。尽管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传说,已不是原始的口头相传的真实记载,而是经过周秦后人记录整理的,难免有整理者的思想成分和失真之处,但绝不是整理者杜撰的,因此,它仍然是我们今天研究历史和民族的珍贵资料。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说法不一[1]。一般认为“三皇”是指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与其同时代的传说人物还有有巢氏女娲等。传说中的“五帝”,一般认为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与其同时代的传说人物还有炎帝蚩尤、太皞、少皞、共工祝融、鲧等等。

“三皇”时期的传说,不仅传诵了我国古代先民摩擦取火、渔猎、农业生产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发明和创造,同时也反映了用火、渔猎、农业生产不同层次的历史发展阶段。

“五帝”传说所反映的时代比“三皇”传说所反映的时代要晚,因此也就流传得更为广泛和具体了。在先秦的文献典籍中,比较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都承认“五帝”的存在或者谈到过五帝的事迹。司马迁在《五帝本纪》中曾总结说:“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由这段话可以看出,在司马迁看来,“五帝”传说不仅流传广泛,影响深远,而且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已存在着有关“五帝”的《宰予问五帝德》和《帝系姓》等著作了。

“五帝”传说人物的事迹在秦汉典籍,如《国语》、《大戴礼》、《左传》中都有所记载。如: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三战然后得其志,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他迁徙无常,以师兵为营卫。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凡五十五战而天下大服[2]。秦嘉谟辑补《世本八种》载,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铜头铁额,以金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威震天下。少皞又称金天氏,以“金德为王”[3]。“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烝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4]。“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5],并以地名氏,如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尧陶唐氏,舜有虞氏等。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或“能序星辰以著众”[6],即治历明时,牧民稼穑以安之。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7]

从上述“五帝”传说人物的事迹可以推知,“五帝”时期是原始社会末期或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期。“五帝”时期的传说人物都是一些部落或部落集团的首领,或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风云人物。当然,“五帝”的“帝”,并非传说时代的称谓,而是后人赋予的。它不是“帝王”之义,而是与祖先崇拜祭祀有关。这些传说人物,不仅是本部落集团的首领,而且对其他部落和部落集团也有影响。这表示在众多的部落和部落集团之中,已经出现了某些政治中心,出现了部落和部落集团之间的联合与融合关系。这恰好是从部落和部落联盟的状态向国家过渡的一种社会政治状态。但是,这种政治中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经常转移的。传说中的“五帝”更替,很可能就是这种不固定和经常转换的表现。但值得注意的是,“五帝”时期,亦即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某些政治中心的出现,部落和部落集团之间的联合与融合关系的出现,也正是狭义的民族形成时期。

恩格斯在阐述希腊人罗马人、德意志人野蛮时代高级阶段时写道:“住得日益稠密的居民,对内和对外都不得不更密切地团结起来。亲属部落的联盟,到处都成为必要的了,不久各亲属部落的融合,从而各个部落领土融合为一个民族的共同领土,也就成为必要的了。民族的军事首长——勒克斯,巴赛勒斯,提乌丹斯——成了不可缺少的常设的公职人员……掠夺战争加强了最高军事首长以及下级军事首长的权力;习惯地由同一家庭选出他们的后继者的办法,特别是从父权制确立以来,就逐渐转变为世袭制……世袭王权和世袭贵族的基础奠定下来了。于是,氏族制度的机关就逐渐脱离了自己在人民、氏族、胞族和部落中的根子……转变为旨在反对自己人民的一个独立的统治和压迫机关了。”[8]虽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发展的特点,但从总的方面或社会发展规律来看,我国“五帝”时期的情况,也基本上符合恩格斯对希腊、罗马、德意志人的论述。“五帝”时期频繁的战争,目的虽然是为了进行报复、扩大领土、掠夺财富,但同时也反映着社会发展、反映着社会内部的矛盾,反映着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就是在这种频繁的战争过程中,原始社会发展过渡到阶级社会,氏族部落制发展为国家制,氏族部落集团发展为狭义的民族共同体。从此,狭义的民族初步形成。

2.“三皇”“五帝”传说人物的族属

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末期或阶级社会形成时产生的。“五帝”传说时代,民族既已形成,那么,这些传说人物的族属又是怎样的呢?

我国传说记载最早的民族族称是夏、夷、蛮、戎、狄或华夏、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三皇”时代的传说人物,由于时代十分遥远,其族属是很难判断的,但有关他们的传说多出自华夏民族集团则是可以肯定的。由此推断,他们可能属于华夏族的先祖。

华夏族是居住于我国中原地区黄河中下游的居民。这些居民,最初自然不一定是一个民族,很可能是一个较大的民族集团,经过长期发展融合的过程,便成为一个民族,即华夏族了。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东西南北表示以华夏为中心的四个方向,而夷蛮戎狄则是不同于华夏族的这四个方向存在的民族。显然,由方向而定的族称,不可能是单一的,它一定包括许多民族,每一方向的族称也是一个民族集团。东西南北中这样的方位观念,对每个民族说来都是很早就产生了。把黄河下游的山东、山西、河南、河北交界地区称为“中”和依此而称四方为东西南北,从传说的材料来看,则是“五帝”时期发生的。如《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东至于海,西至空峒,南至江,北逐荤粥。”而“颛顼北至幽陵,南至交趾,西济流沙,东至蟠木。”[9]“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10]都是这方面的反映。由此可见,我国华夏、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五大民族集团,无论后来怎样相互交错,还是向更加明确的方面发展,但在“五帝”时代,它们已是客观存在的了。

“五帝”时期的黄帝,传说出于少典氏(即有熊氏)和有氏(蛇氏)部落集团。生于寿丘(今甘肃天水市),居于轩辕,长于姬水(今陕西北部),因以为姓,其姓为姬。黄帝曾与炎帝战于阪泉,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崩,葬桥山。”桥山,今陕西黄陵县。据此,黄陵一带也是黄帝族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随着族体的繁衍和壮大,其活动地区扩展至西部地区,即今甘肃东北部与陕西接壤地带。《庄子·在宥篇》说:“黄帝见广成子于空同之上。”《史记·五帝本纪》也有:“黄帝西至于空同。”空同,又作空桐、崆峒。《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说:“崆峒山在原州平高县西百里。”又说:“空桐山在肃州福禄县东南六十里。”据此,崆峒山约当在今宁夏的固原、泾源东南,以及甘肃平凉、镇原诸县境,地当泾水上游。可见,今陕西渭河以北是当时黄帝族分布与活动的地域。

这时,黄帝部落集团已发展壮大起来,《国语·晋语》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姑、儇、依是也。”所谓二十五宗,即二十五子,相传为四母所生,其中十四人共得十二姓。所谓“得姓”,即由于黄帝子孙的繁衍又形成了十二个胞族,这是同一部落中以直接血统关系为基础的几个氏族结合起来的血缘集团。黄帝族兴起后,沿黄河向东移动,与炎帝族在中原地区长期共处,互相依存,世代联姻,先后征服了黄河流域及其周围的许多部落集团,融合了来自不同祖先的其他民族共同体成员,发展成为中原地区的一个强大的部落集团,为后来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炎帝,传说出于少典部落,长于姜水(今陕西岐山县东),故为姜姓。炎帝族最初分布于西部地区,其活动中心在今陕西渭水上游。炎帝族兴起后,一部分傍渭水向东移动,进入中原地区,主要活动于今河南及河南、河北、山东交界地带,逐渐与这一带的东夷、九黎等族混杂相处。炎帝族进入中原后,自身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成为黄河流域几个著名的部落集团之一。

相传,炎帝族有四支后裔:烈山氏部落、共工氏部落、四岳部落、金天氏部落。进入中原后,各支又有了发展,繁衍为许多分支,如四岳支姜姓,分离出齐、吕、申、许诸部落,在今河南唐河、南阳、许昌诸县境建立部落政权(国)。又如金天氏部落,其活动中心在汾水流域,后来逐渐与其他部落融合,而其分支中的沈、姒、蓐、黄四支则长期延续下来,直至西周时,为西周六子所赐封的齐国,亦是炎帝族的后裔姜姓所建立。

炎帝族定居中原地区,与黄帝族有着近亲关系。蛮夷族的一支九黎兴起后,曾与炎帝族发生矛盾和斗争,迫使炎帝率众退居涿鹿,黄帝用师相济,战胜九黎部落集团。从此黄帝族的势力强大起来,原来与炎帝族有联盟关系的一些部落集团,也纷纷归附黄帝族,炎帝族势衰。由于炎、黄两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依存关系,终于逐渐融合为一体,形成中原地区的一个强大的民族共同体,成为后来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www.xing528.com)

太皞、少皞属于东夷民族集团。东夷族的活动地域,最初在今山东南部地区,后来向四周扩展,遍及海岱、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和东海滨海一带。东夷族群中最早的一个著名的氏族部落集团,便是太皞氏。皞,或作昊、皋。太皞氏的首领名为太皞。《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说,太皞风姓。古代“风”与“凤”相通,所以传说中神鸟凤凰当是太皞氏的图腾。又有“太皞蛇身人首”之说,龙作为太皞氏的崇拜物,这与以神鸟为崇拜对象是相通的。

东夷民族集团中另一个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称为少皞氏,其首领为少皞,名挚(鸷),嬴姓。《左传·昭公十七年》说:“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这表明少皞氏在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对象也是鸟。

太皞氏和少皞氏各有自己的活动中心,《左传·昭公十七年》说:“陈,太皞之墟也。”表明太皞氏以陈(今河南淮阳县一带)为其活动的中心地区。少皞氏的活动中心地区在今山东曲阜一带。《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这里所指重、该、修、熙四个氏族部落集团,均为少皞氏的后裔。由于各个氏族部落集团对于金、水各有所长,有助于穷桑帝治国安邦。少皞氏在东夷族中是一支有影响的族系,直到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县西南)亦自称是少皞氏的后裔。

自从炎、黄族东向发展而定居于黄河中下游及其周围地区后,东夷族与炎、黄族长期杂处,时有联合,时有斗争,最后一部分东夷族开始融合于黄帝族。到了传说中的尧、舜时期,活动于今山东境内的长夷、鸟夷、风夷等族群,均属东夷族,后来也逐渐与黄帝族融合,尊黄帝为始祖。

“五帝”传说时代的颛顼,传说为黄帝之后,姬姓,又称高阳氏。高阳,在今河南杞县。《左传》云:“卫,颛顼之虚也,故为帝丘。”春秋时,卫国主要在今河南濮阳一带。他死葬鲋鱼之山,又作务禺之山,在今河南清丰县境。这样看来,颛顼主要活动地区在今河南东北部与山东、河北交界的地方。

帝喾,姬姓,又称高辛氏,为黄帝之后。他始邑于高辛(今河南商丘市东南),都于亳(今河南偃师),死葬秋山之阴(今河南清丰县境)。这些地点都在今河南东北部,这里也应是他的主要活动地区。

祝融,传说为颛顼之后,其活动地区在今河南新郑一带。故《左传》云:“郑,祝融之虚也。”祝融的后裔十分昌盛,《国语》记周大夫史伯曰:祝融之后有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己姓昆吾、苏、顾、温、董,董姓鬷夷、豢龙,则夏灭之矣。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秃姓舟人,则周灭之矣。妘姓邬、郐、路、偪阳;曹姓邹、莒,皆为采卫,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数也……斟姓无后。融之兴者,其在芈姓乎?芈姓,夔越不足命也,蛮芈蛮矣,唯荆实有昭德,若周衰,其必兴矣”[11]。夔、越、荆即楚,都是春秋时的国家。这表明,祝融所代表的部落和部落集团最初可能出自颛顼,即属于华夏民族集团,但由于居于南方,便与南蛮民族集团发生了十分密切的关系,以致他后来的有些族支便逐渐与南蛮民族融合了。但就祝融本人而言,他虽然与南蛮民族集团关系密切,却应属于华夏民族集团。

尧,祁姓,又称陶唐氏。尧的主要活动地区,史书说法很不一致,但根据其事迹和遗址来看,他主要活动应在山东西南部和与河南交界的地区。

舜,有虞氏,传说他是颛顼之后,生于姚墟,居妫汭,耕历山,渔雷泽,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姚墟和历山在今山东鄄城县境,雷泽在今山东菏泽县东北和鄄城县东南地区,负夏在今河南濮阳地区。由此可见,舜的主要活动地区也在河南和山东交界的地区。正由于舜的活动区域与尧的活动区非常接近,甚至有共同的领域,所以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以致舜即天子位,一说受尧“禅让”,一说舜以暴力夺取尧位而代之。

由上述传说人物的活动地区可以看出,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鲧、共工、禹皆属于华夏民族集团;蚩尤、太皞、少皞属于东夷民族集团;祝融也是出自华夏族,但他与南蛮民族集团有密切关系,以致他们后裔的某些族支成了南蛮民族集团的一部分。可见,这些传说人物多出于华夏和东夷两个民族集团。其所以如此,又因为华夏和东夷的关系比与其他民族集团的关系更密切,到春秋战国时,这两大民族集团便融合为一体了。

3.“三皇”、“五帝”传说时代各民族集团之间的关系

“三皇”时代,部落之间的战争是经常发生的,特别是到了“五帝”传说时代,部落和部落联盟之间的战争就更加频繁了。《吕氏春秋·孟秋纪》云:“未有蚩尤之时,民固削木为战矣,胜者为长。”“黄帝五十五战而天下服”,“太昊七十战而后济”,“少昊之难,四十八战而后济”[12]。其中见于传说记载比较大的战争有: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颛顼和帝喾与九黎之争;尧伐南蛮于丹水或尧伐兜;舜和禹与三苗之战等等。这些战争,除阪泉之战发生在华夏族内部,其他则发生在华夏与东夷、南蛮之间,表现出华夏族与东夷族和南蛮的关系。

首先,涿鹿之战体现着华夏族与东夷族之间的关系。

华夏族的黄帝与东夷族的蚩尤之间的战争,据《山海经·大荒北经》云:“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以止雨,遂杀蚩尤。”《史记·五帝本纪》云:“轩辕之时……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这两条记载仅反映了这次战争的部分情况。近人徐旭生先生对这场战争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华夏族炎黄二支,原居陕西,后东迁。黄帝支偏北,在黄河北岸,沿中条山及太行山,或已到燕山以北今涿鹿一带;炎帝支偏南,到黄河北曲处(今河南、山东交界区),那里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原住在那里的是东夷族。这样,东夷首领蚩尤自然领导东夷与炎帝进行战争。炎帝斗不过蚩尤,求救于黄帝,于是便发生了黄帝与蚩尤之间的大战。结果黄帝打败了东夷,夺取了这一带土地。[13]

其次,尧舜与三苗之战,反映了华夏族与南蛮族的关系。

尧舜禹时,作为华夏族首领的尧舜禹与三苗之间的战争曾多次发生。三苗,又称有苗、苗民,属南蛮民族集团。《尚书·舜典》曰:“窜三苗于三危,分北三苗。”又云:“帝(舜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14]《吕氏春秋·恃君览》云:“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韩非子·五蠹》云:“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史记·五帝本纪》云:“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

传说中三苗与尧舜禹的矛盾斗争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自此以后,古籍中已没有关于三苗活动事迹的记录。但这决不是像《尚书·吕刑》所说的“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也不像孔子所说的因苗民“有恶德,而遂绝其世”[15]。事实上,自商周以后,三苗这个族称不见了,并不是这个族体不存在了,而是改变了族称,统称为“蛮夷”或“南蛮”。从传说中的唐、虞、夏时代起,南蛮族与中原地区的华夏族就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

综上所述,“三皇”、“五帝”传说时代,在我国境内存在着华夏、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五大民族集团。其中华夏、东夷、南蛮比较强大,其事迹传说和古籍记载也较多,而西戎和北狄则缺少传说和记载。在这五大民族集团中,华夏族由于自身发展的特点,自然条件和历史的诸种原因,终于逐渐融汇了许多民族成分,发展成为一个主体民族,在早期的中国民族结构中居于特殊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