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简史:氏族社会的繁荣与转变

甘肃简史:氏族社会的繁荣与转变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红铜、青铜工具的出现,表明甘肃地区逐步进入铜石并用时代,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随后,在一些男性墓葬中,规模更大,随葬品也较丰富,显示出男性已有较高的地位,因此,当时的社会已经处于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屋前还有130平方米的平坦地坪,是氏族成员集会或进行集体活动的场地。

甘肃简史:氏族社会的繁荣与转变

新石器时代,居民以部落或氏族为单位生活在一起,过着平等和谐的生活,在较为优越的自然条件下,辛勤协作劳动,人口不断增加,聚落分布密度增大,规模也普遍扩大,遗址文化层堆积加厚,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多样,建立在农耕文化基础上的氏族部落社会逐步走向繁荣。

(一)农业稳定发展

大地湾文化时期,先民开始发展农业,在大地湾遗址灰坑内出土有禾本科的稷和十字花科的油菜籽两种碳化农作物。

马家窑文化时期,原始农业较为发达,能够为先民提供较为充足的粮食。林家遗址的房址、窖穴内的陶罐中发现粮食遗存,尤其在一窖穴底部发现大量稷的堆积,容量达2 立方米。鸳鸯池遗址M134 出土一件大陶瓮,经计算,最多可盛纳66.9 千克的粟。这么大量的粟用于随葬,可见当时粮食是比较富足的。青岗岔遗址的房址内出土一件彩陶罐,底部发现了糜子及糜秸。

农业生产工具主要是陶、石和骨质刀、斧、锛、铲等,并不断改进,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如晚期出现长方形双侧带凹口的陶刀、石刀和长方形磨制单孔石刀、陶刀,拴绳套握,使用更加方便;早、中期的石铲较为笨重,晚期为有肩石斧,形体较为扁薄,更加轻便、锋利。

农业发展的同时,畜牧业也随之兴起,主要饲养猪、狗、鸡、牛、羊等,是肉、蛋、乳等食物的重要来源,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

(二)原始纺织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纺织业逐步发展起来。

马家窑类型时期,纺织业已有一定规模,石、陶纺轮和骨针等纺织生产工具在遗址发现较为普遍,有的遗址出土数量非常可观,如林家遗址一处就发现石、陶纺轮58件,大小不一,骨针236件,最长者可达13.5厘米,短者为2.4厘米,制作精细,通体磨光,遗址中还出土了麻籽,表明当时已种植麻,可用纤维来纺织麻布。

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遗址中普遍出土纺织工具,包括石、陶纺轮和骨针等,以陶纺轮数量最多,大小相当,制作精致,有的纺轮正、背面甚至侧面都装饰有各种几何纹饰,主要是用刻画或戳印的技法做出圆圈纹、五星纹、十字纹及X 纹等,部分纺轮施彩绘花纹,如十字纹、轮形纹和棋盘纹等多种。

(三)早期冶铜业

马家窑文化东乡县林家遗址出土的青铜刀说明从公元前3000 年开始,甘肃先民就开始了青铜冶炼技术的探索,但这一时期,青铜器数量少,器类单一,冶金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

马厂类型出土的铜器有3 件。1975 年在永登县蒋家坪遗址出土铜刀1件,1987年在酒泉市高苜蓿地、照壁滩遗址分别出土铜块和铜锥各1件。(www.xing528.com)

红铜、青铜工具的出现,表明甘肃地区逐步进入铜石并用时代,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四)高度发达的彩陶

甘肃彩陶出现于大地湾文化时期,是受到关中地区影响产生的,较为原始,多在钵、碗等器物口沿内外施加宽带红彩,色彩较为灰暗,与陶色对比不甚明显。

庙底沟文化彩陶增多,多数为黑彩,偶见红、白彩,纹饰有回旋勾连纹、垂弧纹、豆荚纹、花瓣纹、网格纹和弧边三角纹等,由圆点和弧线组成,施彩部位主要在碗、钵、盆、罐等器物的腹上部和盆的口沿上,但不见器内彩绘。

马家窑文化以精美的彩陶著称于世,不仅作为生活实用器,也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彩绘有红、黑、白三种,以黑色为主,有的全身遍饰彩绘,都在入窑前画上,附着牢固,彩色鲜艳发亮,纹样有几何纹和动物纹,图像线条均匀,流畅活泼,富于变化。

半山、马厂类型出土的完整陶器数量居全国各史前文化前列,彩陶约占2/3。生产陶器有了专门的窑场,在兰州市白道沟坪遗址发现完整的陶窑12 座,制陶业已有一定的规模,可生产数量可观的陶器,在窑旁还发现研磨颜料的石盘和分格调配材料的陶碟。彩陶制作精致,造型之精巧、构图之华丽、数量之众多,集中反映出当时制陶业的兴旺和陶工们的高超技艺。

(五)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及其以前,氏族成员之间、男女之间不存在主从、贵贱、贫富之分,基本是平等的,应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母系为中心的氏族社会,婚姻形态处于对偶婚阶段,如据花寨子、鸳鸯池和张家台墓地的统计,墓葬中女性随葬陶器的数量略高于男性,还存在母亲与子女的合葬墓,这些都是母系氏族社会的真实写照。

马厂类型阶段,生产力较以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墓葬材料来看,不论墓制、规模或是随葬品的数量都明显存在差别。合葬墓中男女的位置并列,不分主次,葬式都以仰身直肢葬为主,这说明男女的社会地位没有太大差别。随后,在一些男性墓葬中,规模更大,随葬品也较丰富,显示出男性已有较高的地位,因此,当时的社会已经处于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

居民以氏族或部落为单位聚居在一起,聚落多位于河旁台地上,规模大小不等,小者几千平方米,大者数十万平方米。聚落层级化现象日渐明显,出现了中心聚落,并成为区域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少数中心聚落里有高规格的建筑,如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发现上百座地面起建的中小型房屋,可分为若干群组,应对应不同的氏族。一座宏伟建筑雄踞遗址北部高处,由前室、后室和东西两侧室相连构成,占地面积290多平方米,是规格最高的一座大型复合建筑,具有“前堂后室,东西厢房”的独特结构,主次分明,均衡对称。室内出土四足大陶鼎、长条形陶盘、撮箕形陶抄、大石匕等非寻常日用品,应是重要的公用器具,某些器物可能还具有礼器的性质。屋前还有130平方米的平坦地坪,是氏族成员集会或进行集体活动的场地。这座建筑当属部落或更高一层社会组织的中心机构和首领居所,具有宫殿的色彩和功能,或可视为由氏族公社“大房子”向阶级社会宫殿过渡的形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