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简史:吐谷浑与突厥的民族活动

甘肃简史:吐谷浑与突厥的民族活动

时间:2023-09-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吐谷浑吐谷浑,亦作吐浑,是中国西北的古代民族之一。叶延时,以其祖父吐谷浑的名字为姓氏,从此吐谷浑兼人名、姓氏、族号和国号,并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国家政治机构。自隋朝开始,虽有部落降隋,但大部分党项还是作为吐谷浑的属部活动。(四)突厥突厥,原为北方草原上活动的铁勒族的一部,最初活动于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后辗转迁至金山南麓。开皇三年,突厥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

甘肃简史:吐谷浑与突厥的民族活动

(一)吐谷浑

吐谷浑,亦作吐浑,是中国西北的古代民族之一。它原属辽东慕容鲜卑,居于今辽宁一带。西晋“八王之乱”时,吐谷浑趁北方大混乱之机,从阴山南下,经河套,越过陇山而到了枹罕(今临夏一带),以此为中心驻牧下来。不久又向西南和西边拓展。叶延时,以其祖父吐谷浑的名字为姓氏,从此吐谷浑兼人名、姓氏、族号和国号,并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国家政治机构。吐谷浑以游牧经济为主,手工业也较为发达。隋初,吐谷浑经常侵扰边地,开皇九年(589),隋灭陈统一天下后,采取和亲等政策赢得边地安宁。大业五年(609),隋炀帝杨广开始了以征服吐谷浑为目的的“西巡”,各路大军将吐谷浑可汗伏允围困在覆袁川(今青海北鄂博河)。伏允突围后逃到了党项,隋军进而占有了全部吐谷浑领地。同年六月,炀帝在吐谷浑故地设置了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并且征调各地犯轻罪的犯人徙居四郡,大开屯田。到隋末,隋朝国内大乱,伏允乘机收复了故地,吐谷浑复国。

(二)党项

党项,又称党项羌,起源于“赐支”或者“析支”(青海东南部)一带。突厥西域人称之为“唐古特”,吐蕃称之为“弥药”。早期的党项发源于“赐支”或者“析支”,即今青海省东南部的黄河流域一带。他们以畜牧为业,居无常所,没有文字,以部落为单位,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6世纪中叶,党项东部的活动区域扩大到洮、岷一带。自隋朝开始,虽有部落降隋,但大部分党项还是作为吐谷浑的属部活动。所以,隋初党项往往和吐谷浑一道联合侵扰隋边境地区。开皇四年(584),党项“千余家”归附隋朝;次年,党项拓跋宁丛等率部内附旭州(治今临潭附近)。开皇六年(586),又有党项羌内附,但叛服不定,隋王朝恩威并使,在其居地设置州郡,加强管理。大业五年(609),隋炀帝“西巡”击败吐谷浑后,吐谷浑王伏允可汗率数千骑依附党项。此后,党项诸部遍布于原吐谷浑故地及吐谷浑领有的今甘肃、川西北等地。后来统治区域随着驻牧区域的扩大逐渐拓展。

(三)粟特(www.xing528.com)

粟特,又作粟弋、属繇等。本为地名,位于阿姆河、锡尔河之间。隋唐时期所谓“昭武九姓胡”大多聚居在这一地区,这些居民被称之为粟特人。汉唐之间,粟特人沿丝绸之路东行经商贸易,其中许多人就此移居西域、河西走廊甚至中国内地。隋末,粟特人在河西地区形成势力,大批粟特人还入仕隋朝各级军政机构,其中尤以从军者居多。

(四)突厥

突厥,原为北方草原上活动的铁勒族的一部,最初活动于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后辗转迁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因金山形状像兜鍪,突厥人称兜鍪为“突厥”,故依此为族号。552年,土门自号“伊利可汗”,遂以漠北为中心建立了突厥汗国。到木杆可汗(553—572)时,统一了漠北。北齐、北周分立时期,惮于突厥的强大,争相向突厥示好,与之和亲并奉献财物粮食,突厥益骄。隋朝时,一改优待突厥的政策,发起征战。开皇二年至三年(582—583)间,沙钵略率兵多次南侵,劫掠多个州县。开皇三年(583),突厥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大业五年(609),隋炀帝利用西突厥内部的矛盾使西突厥处罗可汗率兵降隋。隋末,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地方割据势力乘机崛起,突厥也趁机壮大,成为隋朝乃至唐初大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