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上古史导论:一鲧与共工的相同之处详解

中国上古史导论:一鲧与共工的相同之处详解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鲧以湮洪水而遭刑殛,共工亦然。殛鲧者本为上帝,灭共工者亦为皇天;二者传说之印合,有如此也。鲧与共工相类之点,请再详陈其要。《山海经·海内经》谓“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而《史记·楚世家》云:“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杀鲧者为祝融,诛共工者又为祝融,其相同者四。

中国上古史导论:一鲧与共工的相同之处详解

鲧在古传说中以堙洪水而为帝所刑殛,如《墨子·尚贤中篇》云:

“昔者伯鲧,帝之元子,废帝之德庸(墉),既乃刑之于羽之郊。”《书·洪范》云:“箕子乃言曰:我闻在昔,鲧鱝洪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彝伦攸鉩;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国语·晋语》八云:

“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举之。”《鲁语》上亦云:“鲧障洪水而殛死。”《山海经·海内经》云:“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以湮洪水而遭刑殛,共工亦然。如《国语·周语下》云:“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鲧“废帝之德庸(墉)”、“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而共工亦“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且鲧有筑城之说,疑亦由壅防百川之说推衍而成(《吕氏春秋·君守篇》云:“夏鲧作城。”《淮南子·原道训》亦云:“昔者伯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吴越春秋》又云:“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鲧为帝所震怒,共工亦“皇天弗福”;鲧“彝伦攸鉩”,共工亦“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用灭”而“鲧则殛死”。殛鲧者本为上帝(详《尧与颛顼》篇),灭共工者亦为皇天;二者传说之印合,有如此也。

鲧与共工相类之点,请再详陈其要。案《尧典》云:

帝曰:“畴咨若予采?”?兜曰:“都,共工方鸠覷功。”帝曰:

“吁,静言庸违,象恭滔天。”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佥曰:“于,鲧哉!”帝曰,“吁,稭哉!方命圯族。”……九载,绩用弗成。

徐文靖《管城硕记》谓“象恭滔天”,盖帝谓其象貌恭顺而洪水乃致“滔天”,与下“浩浩滔天”同义。徐氏此说,虽不免增字为解,然“滔天”之义上下文相同,理或然也。《淮南子·本经训》云:“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古史传说以洪水之灾为共工振滔而成,又以为鲧堙洪水而致大灾;其相同者一。

殛鲧者或谓尧,或谓舜,《左昭七年传》云:“尧殛鲧于羽山。”《吕氏春秋·开春论》云:“尧之刑也殛鲧。”而《晋语》云:“舜之刑也殛鲧。”《左僖二十三年传》亦云:“舜之罪也殛鲧。”《孟子·万章上》并云:“舜……殛鲧于羽山。”而流诛共工者亦或谓尧,或谓舜。如《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篇》谓尧“举兵而诛共工于幽州之都。”《孟子》云:“舜流共工于幽州。”《逸周书·史记篇》又云:“昔有共工自贤,自以无臣,久空大官,下官交乱,民无所附,唐氏(尧)伐之,共工以亡。”其相同者二。

《逸周书》言“共工自贤”,而《吕氏春秋·行论篇》谓鲧自以为得地之道,可为三公;其相同者三。

《山海经·海内经》谓“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而《史记·楚世家》云:“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旧说重黎即祝融;《楚世家》云:“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杀鲧者为祝融,诛共工者又为祝融,其相同者四。

鲧有化黄熊之神话,《天问》云:“化为黄熊,巫何活焉?……何由并投而鲧疾修盈?”《晋语八》云:

郑简公使公孙侨来聘。平公有疾,……问君疾,对曰:“……今梦黄熊入于寝门,不知人煞乎?抑厉鬼耶?”子产曰:“……侨闻之,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举之。”《左昭七年传》《论衡·死伪篇》《说苑·辨物篇》等均略同;而《路史注》引《汲冢琐语》则云:“晋平公梦朱熊窥其屏,恶之而疾,问于子产。(www.xing528.com)

对曰:‘昔者共工之卿浮游,败于颛顼,自沈于淮。……”《太平御览》九六引“朱熊”作“赤熊”,“自沈于淮”作“自没沈淮之渊。”《史通·杂说上篇》云:“寻《汲冢琐语》,即《乘》之流耶?其《晋春秋篇》云:‘平公疾,梦朱熊窥屏’”,是此节见之《琐语·晋春秋篇》。此二事同为晋平公有疾而问子产,一梦黄熊,一梦朱熊;所说鲧与共工卿浮游化熊入渊事又绝类,明为一传说之分化。

《淮南子》以为与颛顼争而沈渊者,非共工之卿浮游,而即为共工本身。《天文训》云:“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原道训》又云:“昔共工之力,触不周之山,使地东南倾(案,《天问》:“康回冯怒,坠何故以东南倾?”王逸注:“康回,共工名也”)。与高辛争为帝,遂潜于渊,宗族残灭,继嗣绝祀。”此鲧与共工传说相同者五。又《尧典》谓鲧“方命圯族”,而此《淮南子》则谓共工“与颛顼争,宗族残灭,”此鲧与共工传说相同者六。

《国语·鲁语上》云:“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祭法》作九州),故祀以为社。”《礼记·祭法》略同。《左昭二十九年传》亦云:“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鲧称“伯鲧”,有子禹,能平九州,死而为社,共工伯九有,有子句龙,能平九土,亦为社;此其传说相同者七。案,《淮南子·?论训》云:“禹劳天下,死而为社。”禹为社而句龙为后土,“禹”字秦公,作“ ”,疑即从“a”从“九”,九即箈龙之本字,“箈龙”与“句龙”音义俱同(详《禹、句龙》篇)。句龙既即是禹,则共工之为鲧可无疑矣!

鲧既即共工矣,然共工又有为禹所伐之说,《荀子·议兵篇》《战国策·秦策》并云:“禹伐共工。”《荀子·成相篇》亦云:“禹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共工。”《山海经·大荒西经》称西北海之外,有禹攻共工之山;《海外北经》《大荒北经》谓水患由于共工之臣相柳,而禹杀之(《海外北经》作相柳,《大荒北经》作相繇)。共工与鲧既为一人,则禹伐共工,是子伐其父矣。按鲧殛羽山,《汉书·地理志》《续汉书·郡国志》皆云:“东海郡祝其县《禹贡》羽山在南,鲧所殛。”刘昭注引《博物记》云:“县东北独居山,南有渊水,即羽泉,俗谓此为惩父山。”《元和志》同。俗谓羽山为惩父山,当必先有禹惩鲧之传说。禹既有伐共工说,又有惩父之说,是鲧与共工传说相同者八。

《吕氏春秋·行论篇》云:

尧以天下让舜,鲧为诸侯,怒于尧曰:“得天之道者为帝,得地之道者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以尧为失论。欲得三公,怒甚(当作其)猛兽,欲以为乱,比兽之角,能以为城;举其尾,能以为旌。召之不来,仿佯于野以患帝,舜于是殛之于羽山,副之以吴刀。

《论衡·率性篇》略同。此传说演化为两支,《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篇》云:

尧欲传天下于舜,鲧谏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举兵而诛杀鲧于羽山之郊。共工又谏曰:“孰以天下而传之于匹夫乎?”尧不听,又举兵而诛共工于幽州之都。

是尧传天下于舜,鲧与共工同因进谏不听而被诛。谏语且相同。是其传说相同者九。

合上九证,鲧即共工之说已优足成立!盖“鲧”与“共工”声音相同,因言之急缓而有别:急言之为“鲧”,长言之为“共工”也。

案:鲧即共工之说最早为新宁张以诚(治中)所提出,但未有专文发表。其后友人童丕绳(书业)于《古史辨》第五册《五行说起源的讨论》一文中曾提及之。稍后,余即有《略论鲧与共工之传说》、《再论鲧与共工之传说》二专文,载于《大美晚报·历史周刊》。更后,顾颉刚、陈梦家并从此说,顾说见《鲧、禹的传说》(一),陈说闻而未见。又闻闻一多氏讲义中亦有此说,未悉论据又如何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