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上古史导论-附:说夏补

中国上古史导论-附:说夏补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此文发表后,颇有赞同之者,亦有非议之者,因再草此篇以补前作之所不及。一“夏后解”补“夏后氏”一名前人未有确解。此亦在上者之神称帝,在下者之神称后之证。晋本主参,是晋亦称为大夏夏墟。盖各国皆自以为天之下民,其地乃天之下土,故各自称为夏,夏之一名,殆无非“下土”之音转耳。中原人皆自谓天之下民,故多夏称。因称夏之多,乃合名为“诸夏。”皆以诸夏为蛮夷戎狄之对文。

中国上古史导论-附:说夏补

拙作《说夏》一文原刊《禹贡半月刊·古代地理专号》,证明传说中之“夏国”实由于神话中之“下国”所演成,传说中之“夏后”实出于神话中之“下后”所演成。“下国”为“上天”之对待词,“下后”为“上帝”之对待词,夏史中之人物在传说中多与天帝对待,其所降居者又无非“下国”“下土”“下地”,皆可明证其为神人。自此文发表后,颇有赞同之者,亦有非议之者,因再草此篇以补前作之所不及。

  一 “夏后解”补“夏后氏”一名前人未有确解。依旧说,夏为一代之名,后为帝王之号,氏为族类之意,何故不曰有夏氏而必曰夏后氏?徐中舒《再论小屯与仰韶》(《安阳发掘报告》第三册)云:

“夏后”为连称之词,与《史记·五帝本纪》的荤粥,《匈奴传》的浑庾(《汉书》作浑窳),《赵世家》的休浑,贾谊《新书》的灌窳,并是“九州”的对音。

此但凭字音以为断,孤证不足取信也。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则云:

“意者诸夏之部落本甚多,而有一族为诸夏之盟长,此族遂号夏后氏。”此亦近于臆说。余疑“夏后”即“下后”,初为上帝之对待名词,即后土社神。“后”初为神号,故卜辞今王称王,于先王称后,《诗》《书》亦尊先王为后。又卜辞有常见祖先名下乙者,其祭典甚隆重,能“降若”“授”于时王,其神力几与上帝相等(“下乙弗若”,见《续》,一,四六,三。

“下乙弗又()”,见《库》一五九),当即殷代中兴之主祖乙,卜辞称为“中宗祖乙”,又称“后祖乙”(乙卯卜,即贞,王宾后祖乙父丁岁,亡尤,见《戬》三,八)。

卜辞又有名帝甲者,“帝甲□ 其?祖乙”,此帝甲王国维谓即沃甲,郭沫若谓即祖甲,余疑此帝甲实乃上甲,殷人合祭,多从上甲始,“上甲至于某某”一语,卜辞屡见,可证。卜辞于祖乙称下乙,又称后祖乙,于上甲又称帝甲;盖殷人特尊上甲,比之于上帝,故庙号为上甲,又或称帝甲;殷人又尊祖乙,比之于下后,故又称之为下乙,又称为后祖乙也。此亦在上者之神称帝,在下者之神称后之证。

近读日人小川琢治《天地开辟及洪水传说》(收《支那历史地理研究》),亦云:

所谓帝,即上帝、天帝;“启代益作后”、“何后益作革”(《天问》)之后,及“后帝是飨”、“后帝不若”(《天问》)等,乃对天神上帝之“后土”,亦即地神,与君或王不同。观乎《商书》等“后”与“王”之用法有不同。一则曰“夏王有罪”,一则曰“有夏先后”、“惟明明后”,“后”乃用于神视之王。《吕刑》谓蚩尤作乱,作五虐之刑,杀戮无辜,为虐威而遭庶戮者告无辜于上,上帝命重黎绝地天通,不使天神降地,乃命伯夷禹稷三后:伯夷定典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兴农耕;有“群后之逮在下”等语。总之,在《天问》中,禹启羿皆受上天之命,自天下降,平治天下者。

小川氏谓禹启羿本为降自上天以治下土之后,可谓先得吾心。禹启羿既本为降自上天之下后,而传说又以禹启羿为夏史中之夏后,则“夏后”之即“下后”,盖断断矣!可知考据之学,无论中外,苟能旁证博讨,究必归于一是也。

论语·八佾篇》宰我论社: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淮南子·齐俗篇》亦云:“社祀:有虞氏用土,夏后氏用松,殷人用石,周人用栗。”《初学记》引《尚书大传》云:“太社惟松,东社惟柏,南社惟梓,西社惟栗,北社惟槐。”周为西方民族,故周人西社皆用栗,殷为东方民族,故殷人东社皆用柏,太社乃群姓之社,《礼记·祭法》云:“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王自为立社曰王社。”蔡邕《独断》云:“天子之宗社曰太社,天子为群姓立社也;天子之社曰王社,一曰帝社。”太社为群姓之社,太社以松,而传夏后氏亦以松,盖“夏后”即“下后”,本社神之通称耳。

“夏后”即“下后”,本即下土之神,殷周人神视先王,尊先王为“后”或“夏后”,“后”与“夏后”因此渐为人王之称号。周人既自尊其国,以为乃天之下土,故《周书·君》《立政》等篇自称为“我有夏”;周人又尊其王,视若天之下后,故《周书·顾命》自称为“夏后”。《书·顾命》“在后之侗”,《说文》引作“在夏后之侗”(徐鼎臣、李仁甫本如此,徐楚金本脱“夏”字)、江声《尚书集注音疏》、王鸣盛《尚书后案》、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皆据以刊正,至是(惟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反以《说文》为误衍,殊非)。

盖前人不解周人何以自称“夏后”,因删去“夏”字耳。惟江王孙诸氏俱释“夏”为“中国”,犹是曲解耳。

  二 “有夏解”补《墨子·兼爱中》云:“昔者武王将事泰山隧,传曰:‘泰山有道曾孙周王有事,大事既获,仁人尚作,以祗商夏,蛮夷丑貉。’”此云商夏,夏疑亦周人自称之辞。“有夏”为“下国”之音转,故周人自称为有夏。

秦公,、秦公钟自称其地为“禹迹”“下国”,故亦有夏称:《左传》载吴季札聘鲁观乐,至秦,曰:“此之谓夏声。”《国语》《左传》中尚有东夏之名,无非东土之意。如《楚语》云:“析公奔晋,晋人用之,实谗败楚,使不规东夏。”韦注:“东夏,沈蔡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则称为华夏,云:“楚失华夏,则析公之为也。”又《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云:“晋人征朝于郑,郑人使少正公孙侨对曰:……间二年,闻君将靖东夏。”定公四年云:“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怀(隗)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墟。”又昭公元年云:“昔高辛氏有二子,……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晋本主参,是晋亦称为大夏夏墟。《晋语》云:“若晋以男戎胜戎,而戎亦必以女戎胜晋,……诸夏从戎,非败而何?”是亦以晋为夏。是何称夏者之多也?或谓此乃展转徙流之迹,亦未必然。

盖各国皆自以为天之下民,其地乃天之下土,故各自称为夏,夏之一名,殆无非“下土”之音转耳。

中原人皆自谓天之下民,故多夏称。因称夏之多,乃合名为“诸夏。”《论语》云:“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左传》闵公元年云:

“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晋语》云:“诸夏从戎,非败而何?”皆以诸夏为蛮夷戎狄之对文。《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云:

“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大?与有济之祀,以服事诸夏”,风姓本东夷之族也。诸夏为中原诸国之合称,其义实与中国同,《齐语》云:

“筑五鹿、中牟、盖与、牡丘,以卫诸夏之地,所以示权于中国也。”盖就对上天言之,谓之“夏”,实即“下”;对四裔言之,则谓之中国也。(www.xing528.com)

  三 下都与夏都《山海经·西山经》云:“昆仑之丘,是实维帝之下都。”《海内西经》云:“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下都”为百神之所在,羿又为神话中平治下土之后,亦为夏史传说中之人物,则“下都”疑即“夏都。”所谓“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疑亦后羿代夏传说之所本也。

章炳麟《神权时代居山说》(《文录》一《官制索隐》)云:“夏禹所居曰嵩山;夏都阳城,即嵩山所在;古无‘嵩’字,但以‘崇’字为之,故《周语》称鲧为崇伯鲧,《逸周书》称禹为崇禹。”其《检论》二《辨乐》亦云:“《世本》言禹都阳城,赵岐《孟子注》云:‘阳城在嵩山下’,故因山以名其国。”又《汉书·武帝纪》云:“元封元年登礼中岳,见夏后启母石”,是启母亦生启于嵩山。按《尔雅·释丘》云:“三成曰昆仑丘”,又《释山》云:“山大而高曰崧”,“崧”即“嵩”或“崇”。昆仑与崇嵩,本盖俱为高山之通名,昆仑在神话中为帝之下都,而嵩山在传说中亦为夏都,“夏都”之由“下都”神话所演变,于此可见。

四 夏宫、夏台与下台《太平御览》八二引《尸子》曰:“桀为璇室瑶台,象廊玉床,权天下,虐百姓,于是汤乃以革车三百乘伐于南巢,放之夏宫。”《淮南子·本经训》亦云:“汤以革车三百乘伐桀于南巢,放之夏台。”是夏宫即夏台也。

《淮南子·?论训》云:“桀囚于焦门,……而悔不杀汤于夏台。”《论衡·感虚篇》亦云:“汤困夏台”;《史纪·夏本纪》并云:“桀乃召汤而囚之夏台。”桀困汤于夏台而汤亦放桀于夏台,是夏台必为夏代囚人之所。

案《白虎通》云:“三王始有狱,夏曰夏台,殷曰牖里,周曰囹圄。”《意林》四引《风俗通》亦云:“自三王制肉刑,始有狱,夏曰下台,周曰囹圄。”是“夏台”又即“下台。”夏代之狱名夏台,而“夏台”又即“下台”,则“有夏”之即“下国”又何疑乎。

  五 姒姓与姬姓

夏史传说本为周人“下后”神话演变而成,周人起于西戎,故夏亦相传兴于西土。禹兴于西羌,《史记·六国表》《后汉书·戴良传》《新语·术事篇》等俱有明文,《论衡》谓:“桀无道,两日并照,在东者将起,在西者将灭,费昌问冯夷曰:‘何者为殷,何者为夏’?冯夷曰:

‘西,夏也;东,夷也’;于是费昌徙族归殷。”夏于传说中在西方,其证甚多。①

《周语下》称皇天祚禹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姒姓之说,实亦出于周故土有邰之传说。案“姒”字从“?”,“邰”字从“台”,“?”、“台”本皆即“耜”:“?”甲金文作“ ”,为“耜”之象形字;“?”“台”古同字,金文“?”或以“台”为之,如陈侯因"#、王孙钟、邾公华钟、归父盘是也。金文“姒”或以“始”为之,如颂鼎是也。“?”为农具,为日常所用,故“以”字训“用”。周人本为一农耕民族,其祖先神为后稷,后稷为农神,故其所在之地称有邰,“邰”亦以农具得名也。

“姒”“邰”二字本出同源,一则于传说中为姓,故从“女”作“姒”;一则于传说中为地名,故从“邑”为“邰”,亦犹“妫”“豫”本出同源,因为姓而作“妫”,又因为地名而讹作“豫”。亦犹“姜”“羌”之本出同源,因为姓而作“姜”,又因为族名而作“羌”。“姒”“邰”既本同源,则夏史传说出于周民族之相传,又可知矣。

传说中夏余姒姓之国,有杞、?、莘、匈奴等(越为禹后之说后起),实本皆西戎,与周为同族。杞、?后虽立国山东,其旧土实皆在西方。

《史记·夏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汴州雍丘县古杞国也,武王封禹后,号东楼公也。”

《史记·周本纪》正义引《括地志》云:“缯县在沂州承县,古侯国。”雍丘在今河南杞县,承县在今峄县东然疑此并非其本土。《晋语》云:“申人缯人召西戎以伐周”;《郑语》云:“申缯西戎方强,王室方骚”;又云:“缯与西戎方将德申,申吕方强”;申姜姓,本羌种,与西戎为同族;缯与申西戎为伍,盖本亦西戎;申缯同攻幽王,其地必与申国镐京相近,本在西土也。《左传》襄公三十年传云:“杞,夏余也而即东夷”,明杞后虽迁东土而实非东夷。又《左传》僖公十年云:“邾文公用?子于次睢之社,欲以属东夷”,宋人使邾文公杀?子祭社,欲以取欢东夷,明?后虽迁东土而实非东夷同族,杞?本皆西戎耳。莘本亦在西方,(《天问》“成汤东巡,有莘爰极”,乃另一莘国。)《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

“古?国在同州河西县南二十里。”《左传》庄公三十二年“有神降于莘”,古虢之莘地在旧陕州硖石镇西十五里,或即因古莘国而得名。

匈奴、昆夷、K狁、薰粥即古鬼方,王国维氏已证之,《世本》言鬼方?姓,亦即赤狄之隗姓,本亦西戎。夏余姒姓之国本皆西戎,与周为同族,则夏史传说之起于周人西戎之所传,又可知矣。

刘师培《姒姓释》云:

《郑语》叙祝融裔以己为姓,有昆吾苏顾温董;祝融祖高阳,是己姓兼出颛顼,与青阳夷鼓之己不同。……夏代亦祖颛顼,夏为姒姓,姒姓不见《晋语》,疑亦己姓异文。“姒”从“|”声,古或作“}”(《汉刘夫人碑》),“己”“|”古通(《广雅》:己,似也。《说文》:己,|也,又云:己,用也,从反己),故“姒”“己”同文。《汉书·人表》颜注以昆吾为姒姓国,则祝融后裔之“己”古亦作“姒”。窃疑昆吾顾温勤于辅夏,由于世系相同;“己”“姒”二姓由同而分,犹“陈”“田”古通,复分为“陈”耳。观“己”为少昊之姓,昧为少昊裔子生允格台骀,而台骀之后复有姒国,则“允”“姒”二字亦均“己”殊文,以彼例此,其证益昭。又杞为夏裔,“杞”亦“姒”字异文,犹尧为刘姓,其后封黎也。杞即今本《说文》“~”字,唐本《说文》正作“杞”,此其确证。后人不见从木从己之杞,乃以拘杞况其音,而颛顼后裔之己姓,亦有以字之音相况者,误矣。

刘氏以“己”“允”与“姒”姓同源,疑是。据此允姓之戎与姒姓之夏实本一族。尤有进者,周人姓姬,“姬”疑亦“姒”字之音变,犹“妫”之音变为“姚”也。古从“台”从“?”之字本可通用,如“颐养”“宦养”或作“怡养”“台养”“胎养”“治养”(详《辞通》卷十五,二十二养四三页)。《文选左思《吴都赋》云:“?鲔?鲐”,注云:“状如科斗,大者尺余,性有毒在肝。”《广雅·释鱼》云:“??,也。”《玉篇》下鱼部:“??,?也,食其肝,杀人。”“鲐”或作“?”,亦其例证。“姬”“姒”两字古本音同通用,如《左传》哀公五年云:“齐燕姬生子,不成而死,诸子鬻姒之子荼嬖”;而《史记·齐世家》云:“五十八年夏,景公夫人燕姬适子死,景公宠妾芮姬,生子荼。”同为景公妾,一作芮姬,一作鬻姒,“鬻”“芮”盖形近而讹,“姬”“姒”则音同通用也。章炳麟《新方言》三亦云:

《说文》:“�,妇官也”,汉有钩弋夫人,“弋”即“�”字。《春秋》“姒氏”,《公羊经》皆作“弋”,则“�”即姒姓之“姒”。汉亦谓妾为姬,盖贵者后宫取备百姓,故“弋”“姬”皆为妾称。《汉书·文帝纪》母曰薄姬,如淳曰:“姬音怡,众妾之总称。”“�”转平声亦为“怡”。今人谓妾曰姬娘,音正如怡。

“姒”“姬”音既相近,义又相通,则姬姓姒姓为一姓之分化可知。周人既自称有夏、夏后,而周人姬姓又即夏之姒姓,则谓夏史为周人神话传说之所演成,其证益昭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