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杰作《战国策》:亦史亦文,深入中国分体学史!

杰作《战国策》:亦史亦文,深入中国分体学史!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战国策》。与同属史家之文的《左传》、《国语》相较,《战国策》在人物描写、语言艺术等方面,显示出不少新的特点,取得了新的成就。《战国策》的语言精妙奇伟,历来备受推崇。

杰作《战国策》:亦史亦文,深入中国分体学史!

第三节 亦史亦文的杰作《战国策》

《战国策》不仅是战国之史,而且是纵横家言。它既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又是优秀的散文汇编。它的出现,标志着史家之文的发展攀上了一个新高峰。

《战国策》在未经辑录之前,曾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脩书》等不同名号。西汉成帝时,刘向受诏领校秘书,将所见各本加以整理、汇编,除去复重,集为一书,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顺序,分为33篇。刘向认为,此书乃“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战国策书录》)之作,故定名《战国策》。后来此书散佚。至北宋,曾巩访求原书,重加校理,使之“复完”。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战国策》。

《战国策》本是一部史料汇编,作者不可确指。但从它具有鲜明的“纵横”色彩看来,可能原本出于战国末或秦汉之际的纵横家或习纵横术者之手,并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

《战国策》的思想内容较为驳杂,儒、墨、道、法、兵各家的思想都有所反映,但其主要思想倾向却很鲜明。此书所记主要人物多为战国时代活跃于各国政治舞台的谋臣策士和说客游士。作者对他们的言行、计谋大肆渲染,对他们的政治作用尽情鼓吹。纵横之势,长短之术,诡谲之计,诈伪之谋充溢全书。即便是儒、墨、法、兵各家代表人物,如孟轲、荀卿、墨翟、韩非吴起之流,一入其书,也无不带有纵横色彩。这正表明,就总体而言,此书主要体现了纵横家思想倾向。反映在政治观上,主要为崇尚计谋策略,尊奉机巧权变。表现在人生观上,则公开宣扬追求“势位富贵”,争名逐利。这样的思想在《左传》、《国语》诸书中都不曾有过,在当时无疑是观念的重大转变,具有新的时代特征。

《战国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杰作。它生动地反映了战国时期尖锐激烈的斗争形势,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与同属史家之文的《左传》、《国语》相较,《战国策》在人物描写语言艺术等方面,显示出不少新的特点,取得了新的成就。

《战国策》以人物的游说活动为记叙的中心,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群像。它描写人物的面非常广泛,上自国君、太后,下至平民百姓;老者“年九十余”,少者年方“十二”;公子王孙、武将谋臣、说客策士、嬖臣宠姬,无所不有,而且各具风姿。其中尤以“策士”的各类形象最为突出。例如苏秦、张仪、陈轸、公孙衍这四位纵横策士的头面人物,在《战国策》中分别有36章、53章、19章、30章叙及其人其事,无疑是作者刻意描绘的主要人物。他们都具有崇尚计谋、志在进取、思想敏捷、机巧权变、明于时势、长于辩难等纵横家的共同特征。作者既写出他们的共性,也描绘出他们独特的个性。如苏秦的坚韧倔强,张仪的奸险狡诈,陈轸的圆滑机智,公孙衍的老谋深算,个性都很鲜明,给人印象良深。且看《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章描写苏秦:

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 img6,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img7,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

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

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此章描述了纵横家的代表人物苏秦以游说而致富贵的事迹。苏秦始以连横游说秦惠王,遭到失败。于是发愤自励,刻苦攻读。转而鼓吹合纵,游说赵王,大获成功。作者以赞赏和歆羡的情调,渲染苏秦的贵极富溢;通过言语和行动的描写,展现了苏秦自信、刻苦、坚韧、执着的性格特点和他刻意谋求“势位富贵”的内心世界。作者还出色地运用了对比和细节描写的手法,对苏秦发迹前后其父、母、妻、嫂待他“前倨而后卑”的情状作了生动描绘,不但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而且形象地暴露了当时的炎凉世态。司马迁在《史记·苏秦列传》中曾指出:“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此章所记苏秦事迹,即主要出于传说和虚构,并非史实,不可尽信。但作为人物描写,则是相当出色的。其文可说已是一篇有声有色的人物传记。这对于此后司马迁创为纪传体的《史记》,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战国策》的语言精妙奇伟,历来备受推崇。宋代李文叔称它“文辞骎骎乎上薄六经,而下绝来世”(《书战国策后》),王觉赞之为“文辞之最”(《题战国策》)。其语言艺术的总体风格是敷张扬厉、辩丽横肆。《战国策》之文,沉而快,雄而隽;气势充沛,如江河直下;词锋逼人,似高屋建瓴。正如章学诚所指出:“其辞敷张而扬厉,变其本而加恢奇焉,不可谓非行人辞命之极也”(《文史通义·诗教上》)。策士说辞,大都酣畅流丽,明快犀利,故其论形势,析利害,破敌说,陈己见,无不气势恢宏,文雄词隽。如《齐策一·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形容齐国之强盛、临淄之富实道:

齐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太山、绝清河、涉渤海也。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不]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以二十一万矣。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蹹踘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又如《魏策四·秦王使人谓安陵君》章,记唐且针对秦王所谓“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而论“布衣之怒”道: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www.xing528.com)

作者综合运用比喻、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段,极尽铺陈夸饰之能事,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语言的力量,令人有天风海雨逼人之感。

《战国策》记载策士之辞,于一般的比喻、夸张之外,还运用了大量的寓言故事。这些寓言虽大多没有独立成篇,只是各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无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倘若分离出来,未尝不是形完神备的文学佳作。如《齐策三·韩子卢逐东郭逡》: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

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这则寓言情节精彩,故事生动,寓意显豁。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者,尚有“两虎相斗,一举而兼”、“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分别见《秦策二》、《燕策二》)等,形象虽别而寓意如一。再如《秦策三·天下之士合从相聚于赵》章,记秦相应侯(范雎)为说明天下之士无非“己欲富贵”,特地讲了个《群狗争骨》的寓言:

王见大王之狗,卧者卧,起者起,行者行,止者止,毋相与斗者;投之一骨,轻起相牙者,何则?有争意也。

此以狗喻“天下之士”,不可谓不尖酸刻薄,但也确实揭示了纵横策士惟利是图的思想实质。其“纵横”色彩之鲜明和取譬设喻之伧俗,正是《战国策》寓言的突出特征。他如脍炙人口的“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惊弓之鸟”、“骥服盐车”、“南辕北辙”等等,也莫不如此。《战国策》载有寓言故事约70则,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喜闻乐见,无愧为我国古代散文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战国策》语言的辩丽横肆,较之《国语》语言的平实自然和《左传》语言的委婉含蓄,其风格显然别是一家。特别是其纵横恣肆的文风和富丽华赡的文采,对后世作家贾谊、司马迁以及苏洵、苏轼等,都有重大影响。

当然,《战国策》毕竟是汇编而成的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并不完全统一,文学价值也参差不齐。其中有些篇章思想性比较低劣,情调颇为庸俗;有的存在形象贫乏、拉杂繁冗的缺点。

[思考题]

1.《国语》散文的特点和成就。

2.简述《左传》的散文成就及其描写战争的艺术特色。

3.简述《战国策》的思想倾向和艺术成就。

4.举例说明《战国策》的寓言艺术。

5.《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章》论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