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史书重点人物传记汇总

古代史书重点人物传记汇总

时间:2023-08-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人们认识到个人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变迁最为活泼的因素,在古代,受天命论、英雄史观的支配、影响,编写史书就将撰写帝王将相大人物的传记放在首要地位、重点位置,所以在夙称史学发达的中国,传统史书以人物传记为主要内容。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史书记载事件,有人物活动,然非人物传记。我国史书多种多样的传记体裁,令人物传记丰富多彩,更为后世学术研究者提供巨量的史料,以撰写历史人物传记。

古代史书重点人物传记汇总

今天人们认识到个人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变迁最为活泼的因素,在古代,受天命论、英雄史观的支配、影响,编写史书就将撰写帝王将相大人物的传记放在首要地位、重点位置,所以在夙称史学发达的中国,传统史书以人物传记为主要内容。对此,不妨从史籍体裁中传记文的地位、传记文体、传记对象三个方面作一简单的分析。

1.史籍体裁中传记文的凸显地位

传统史书的体裁,大体上是纪传体(如“二十四史”)、典志体(如“十通”)、编年体(如《资治通鉴》)、纪事本末体(如《明史纪事本末》)、地方史志(一统志及省府州县志)和族谱(玉牒、家谱)等类型。纪传体,即以人物传记为主要体裁,“二十四史”的开山之作《史记》,包含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世表、年表)几种体例,本纪实际是帝王传记,司马迁说“纪者,记也,本其事而记之,故曰本纪”,唐代史学理论家刘知几在《史通·本纪》云:“列天子行事,以本纪名篇。”道出本纪是帝王传记特质。世家是以家族成员为范围的个人传记,列传是一个个的个人传记,“表”中的诸侯年表是片段的人物传记,因此所谓纪传体,基本上是人物传记史书。地方志的体例为记(地方大事记)、传(职官传、乡贤传)、志(风土志)、表(选举表、科举表)、图(地图、衙署图),它向纪传体史书体例靠拢,人物传及人物史料占据了图籍的大部分篇幅。典志体史书,是叙述王朝典章制度的,虽亦记录人物活动,不过缺少传记,唯郑樵《通志》例外,有世家、宗室、列传、载记诸种类型,全书二百卷,列传就多达一百三十卷。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史书记载事件,有人物活动,然非人物传记。族谱,主体是宗族成员的谱系和个人传记。统观各种体裁的史书,其叙事体例和内容,除典志体之外,人物传记占据突出地位,尤其是人们讲到传统史书,常常是指“二十四史”的“正史”,更令人生出史书几乎等同于人物传记的感觉

2.传记文体与传记内容的丰富

传记,以及片段传记,有很多类型,因体裁、题材之异,大致可以分为六类:传记、碑传文、年谱、序记、自撰文、其他体裁,每类之中仍因体例关系,还有不同。

传记类,有所谓正传和附传之分。正传,叙述传主的全面历史,形成个人的完整或较为完整的历史,因此人们说到人物传记时,往往是指这一类型。附传,正史在书写传主之后,有时附带为其家属、下级、同僚,或同类、同气质的人写小传,侧重其人历史的某一方面,而非全面陈述。一般来讲,正传、附传是正史的写法,但是也出现在其他载籍中,在学术笔记体书籍之中常有这种情形,虽然文字不像正史那样多,而意例是相近的,如《世说新语》的注含有大量的人物小传和传记素材。又如官修的《明实录》,在叙事中,为亡故的大臣附上小传,而《清实录》则没有采取这种做法。

碑传文的文字,亦有多种体裁。有墓志铭,写传主全传,常是传主家属请人所作;行述、行实、行略、事略,多属于家属之笔,为求人写墓志铭,给人家提供传主素材而作;家传,本家所书;哀辞、诔文,是在上者为在下者所作的哀悼文字。从体裁可知,碑传文中,有的已经形成正式传记,有的则是传记素材。

年谱,传记之一种,或者说是传记的资料长编。年谱也有多种体裁,有文(文字)、表(表格式)、图(图画)、诗(诗词)等类别。年谱有自撰和他撰两种。年谱有简略的,有详备的,透过年谱,得知谱主生平梗概,或详细历史,更可以为他人写作谱主详细传记提供翔实材料。

序记。“序”,这种文体,通常人们不会将它同传记联系起来,其实有的“序”记事,很有传记成分。因为它同人物传记密切相关,故而笔者以“序记”为名,用以研讨传记文。《史记》《汉书》和《宋书》作者司马迁、班固沈约各自为他们的书写序,叙说自家家史和家族人物史,有家传和自传成分。古人做官赴任,亲朋好友或为他写“之官序”,会述及他的生平要事。“寿序”,为人做寿所写庆贺文字,在赞美之中常有承受者的部分活动历史。

自撰传记文。在年谱部分说到有自撰年谱者,亦有写自传的,清代地方官员大计、武官军政、中央官员京察,要写自家履历。官员被引见(受皇帝接见)应自陈履历,他的主管衙门要为他写出引见履历。人们写日记,写书信(尺牍),他人记录他的谈话形成的“语录”,都是个人自撰的历史资料,不过多系片段的而非完整的传记。(www.xing528.com)

其他体裁。一些著作的注释,为人作小传或记录人物片段活动,比如“诗话”“词话”,评论诗词创作与艺术价值,同时讲述其作者的为人行事,有着传记研究不可忽视的资料。

体裁表现内容,史书及人物传记体裁的多样性,能够容纳各种传记内容,能够记录完整的传记及其资料。我国史书多种多样的传记体裁,令人物传记丰富多彩,更为后世学术研究者提供巨量的史料,以撰写历史人物传记。

在多种体裁中,在传统社会观念中,正史里的传记才是真正的传记,其他形式的是为写作传记的资料,是传记素材。我这里将成文的传记和传记资料统统归为传记类,是泛泛而言,这是需要明确的。

3.传记对象

历史人物有着社会层次的区别,因为社会地位的差异,不同的人、人群在社会中有不一样的作用,影响力有着大小不同以至巨大的差别。官修史书为历史人物写作传记,是根据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来决定取舍的,在清朝乾隆年间,国史馆对什么样人立传,按照官职、品级作出规定,那是极端化了,但反映了官修史书的准则

史书人物传记究竟写了些什么样的人,不妨以记载人物传记最多的正史、方志、族谱来说明。正史写皇帝及其家族成员,为他们作传记,在本纪之外,有宗室传、皇子传、公主传、后妃传,皇室外的贵族,有外戚传、公侯传、大臣传,有高等文士的儒林传、文苑传,有忠义人士的忠义传、反面人物的贰臣传,官方伦理主导下楷模人物的义士传、列女传。由这些传记名目不难看出,正史书写的人物是达官贵人和官方认定的平民义夫节妇,而大多数是社会上层人物,社会下层则少得可怜,被淹没在贵胄官僚之中。方志写当地管理者——地方官,本地名贤,即出仕中央和其他地方的大大小小官员,本地有名望的、有功名的读书人——真正意义的处士、名士、绅衿,表现突出的平民男女。所写的官员,虽有高官,不过以中下级官员为主,在级别上比正史人物要低得多,绅衿也多系进不了正史儒林传、文苑传的,节义男女亦复如此。当然,他们都是地方精英。今日保存的族谱,即明清以降族谱的人物传记,小部分是精英人物,大部分是平民百姓营生有成而重义者、苦节的孝道男女。总起来看,正史、方志、族谱传记传主的社会身份,是贵胄、大小官员、平民男女皆有,若是比较这三种体裁史书,可知正史记录全国性高身份者,被方志立传者是高身份中次一等的人,都属于社会上层,族谱传主则多系社会下层人物。正史、方志是官修的,或官方认可的,是史书的主体,所以说史书的人物传记是社会上层人物的传记。至于笔者说族谱有社会下层的传记,是今日的认识,在传统社会里,下层人物不配有传记,乾隆朝国史馆立传标准就是明证。再说,自撰年谱者有之,而不敢写作的大有人在,原因就是认为自家不配有年谱,更不必说有传记。如今观念不同了,人人都可以有传记,族谱中普通人的历史记录,自然可以视作传记或传记资料。

总之,官修史书和方志,立传的是上层社会成员较多,平民很少,而族谱、笔记、碑传文中平民传记和传记资料则颇有一些,三教九流各色人等都有传记。

有一部《中国通史》说:“旧史大量地写人物传记,其所持的观点是有错误的,但对写人物传记的重视是可取的。”弃置评论古代史书的史观不谈,其指出传统史书关注人物传记写作,是反映史书实际的。写人物传记是好传统,应当继承。近代史家亦有仿照传统史书写人物传记的,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内含叙论、纪年、表、志、传五部分,自认为就是一部“太平天国人物志”(《太平天国史·自序》)。当然,问题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容,今人依然重视人物传记的写作、出版与阅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