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清时期的官兵住房分配与新建

明清时期的官兵住房分配与新建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掌握的房屋资源,由政府分配给八旗官兵,这些房屋统称为官房。顺治时,政府采取按级别分配;折给屋价;允许各旗给予想自盖房者空地;由工部按旗购房,安置投诚人员等方式,将官房无偿分配给各旗官兵居住。康熙时,政府通过盖新房,或收买外地官兵在京房屋等方式,解决无房户、投诚人员的住房。后来开始新建住房,分给官兵。[40]政府新建住房,“均匀分给居住”,或“令穷苦兵丁”,照常租赁居住。

明清时期的官兵住房分配与新建

国家掌握的房屋资源,由政府分配给八旗官兵,这些房屋统称为官房。顺治时,政府采取按级别分配;折给屋价;允许各旗给予想自盖房者空地;由工部按旗购房,安置投诚人员等方式,将官房无偿分配给各旗官兵居住。最初规定按级别分配,“一品官,给房二十间。二品官,给房十五间。三品官,给房十二间。四品官,给房十间。五品官,给房七间。六品、七品官,给房四间。八品官,给房三间。护军、领催、甲兵,给房二间”。以后,政府拟定了折给屋价的分配方式。“头等房,每间银一百二十两。二等房,每间银一百两。三等房,每间银八十两。四等房,每间银六十两。五等房,每间银四十两。末等房,每间银二十两”。顺治九年(1652),又将六等房每间增加十两。顺治十一年(1654),政府对“欲自盖房屋者”“查给本旗空地,准令自造”。[26]并对“归附人员,应住房屋,工部照所拨旗分,买房安插。若无房屋,工部于本旗空地盖给”。同时,若八旗官兵“情愿买房搬移者,听从其便”,官员“不许强令迁移。如欲自盖房者”“令其自盖”。[27]到须治十六年(1659),政府又规定减量分配住房,一品官给十四间,二品官给十二间,三品官给十间,四品官给八间,五品官给六间,六七品官各四间,八九品官各三间。“护军领催给屋二间。马甲步甲一间。或买或造,照数拨给”。

康熙时,政府通过盖新房,或收买外地官兵在京房屋等方式,解决无房户、投诚人员的住房。康熙七年(1668),从盛京后来无房兵丁,“照每人屋一间例,折价三十两”,发给“自行置造”。 康熙八年(1669),减价给房,“自一等屋至六等屋,各减银十两”。并对投诚人员“给予官地盖房,照例给价”。[28]康熙十四年(1675),工部遵旨,给一品投诚官员金进等,及披甲、闲散人,建盖房屋。“各照伊等品级定例,于城内正白旗教场东边空地,盖给散秩大臣一品官金进房十四间”“盖给二品官昂阿海房十二间”“盖给三品官阿地萨房十间”“盖给五品官阿津达房六间”“盖给六品官色尔济、护军校马济、骁骑校西常共三员,每员盖房各四间,共十二间”“前锋、护军、拨什库共二十八名,每名盖给房二间。披甲、用役、闲散人共七十四名,每名盖给房一间,共计房一百三十间。”[29]康熙二十二年(1683),户部发给驻防外省官兵房价,将其在京房屋,分“给本佐领内无屋穷兵居住”。 康熙二十七年(1688),再次减价分给无房兵丁,或折给银钱。后来开始新建住房,分给官兵。[30]“京城盖造官房,分给无房兵丁居住。”[31]康熙六十一年三月乙未,“因兵丁蕃庶,住房不敷”。政府特别“多发库帑,于八旗教场,盖设房屋,令伊等居住”。[32]雍正帝总结说:“圣祖皇帝时期,每遇官兵不可生计,施以鸿恩,偿债建房以居。”[33]

雍正时,政府将罚没入官房屋,纳入分配范围。雍正二年(1724),将“旗人入官房间”,交各该旗管理。[34]雍正三年(1725),八旗副都统拉锡奏称:“臣该管旗下,所有入官房屋,共一千八百七十九间。”[35]雍正七年(1729),雍正帝称:“八旗官房,俱系身犯重罪,贪婪人员入官之物,不过以备赏赐耳。”此房分给“前往军前效力之人”。[36](www.xing528.com)

乾隆时,“八旗生齿日渐繁庶”,住房明显紧张。乾隆二年(1737),政府令调查“京城空闲之地”,[37]盖造房屋分给贫乏之兵丁居住。当时查出可以盖房的地有“三百九十二块”“约盖房四千三百六十余间”。[38]乾隆政府拨“给公产地价银十有六万七千余两,建造官房,分给八旗贫乏旗人居住”。[39]乾隆四年(1739),官员上报建房成果称,“八旗共报空地三百五十七处,共盖房四千五百四十六间。门楼二千一座,墙垣五千九百八十五丈二尺九寸”。同时,购买民间空地建房,“除官地毋庸给价外,其余空地折见方丈一万四千六百七十六丈六尺五寸一分三厘,每丈照例给银四钱,用过银五千八百七十两六钱六分五毫”。[40]政府新建住房,“均匀分给居住”,或“令穷苦兵丁”,照常租赁居住。[41]乾隆十七年(1752),官员上报,内城空房基地“二百六十处,此内有五十四处甚属窄小,虽可盖房一二间,并无院子,似应毋庸建造外,其余空地二百零六处,量其地势酌留院子,约可盖房三千九百六十一间”“臣等细加筹办,请将修建此项官房缓于癸酉年办料,甲戌年兴工”。[42]至此,政府新建房八千余间。乾隆四十六年(1781),政府又在内城空地盖官房,“令八旗无官房兵丁买住”。[43]除了新建房屋,政府也掌握了可以再分配的罚没房屋。据内务府官员奏报,乾隆四十三年(1778)至四十七年(1782),“陆续又收入官房四千一百十二间,共计现有取租房九千七十三间半”。[44]另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乾隆时入官房屋有1563.5间。[45]同时,分给各类官员的房屋约有993间。[46]

与此同时,也分给汉族官员房屋,令其在内城居住。顺治年间,分别给陈名夏[47]大学士金之俊、吕宫等内城房屋[48]。康熙时,有高士奇[49]张英朱彝尊、励杜讷、朱汉雯、蒋扬孙、查昇、程文彝、蔡升元、蒋廷锡、李光地、朱轼、史贻直等人分房。雍正时,有彭启丰、刘统勋、蒋溥等人都分给了住房。[50]雍正年间,给张廷玉房[51],朱轼[52]等人得到内城房屋。乾隆时,有刘纶、于敏中、裘曰修、王际华、梁国治、董诰等人得到住房。[53]嘉庆八年(1803),“左翼四旗宗室觉罗共一百十五人,即在坐落左翼四旗地方,并坐落地安门内零星房屋,共二百四十九间半内,分拨居住。右翼四旗宗室觉罗共七十一人,在坐落右翼四旗地方零星房屋二百五十二间内,拨给一百八十八间”。[54]嘉庆九年,将修造房屋,分给宗室觉罗等人。[55]这时期,政府建房不多,但罚没官房比较多。据不完全统计,入官房屋约3850间。而分给官员的房屋只有52间。[56]道光元年(1821),政府在城中空闲地面,“分年添盖房屋,以为贫乏旗户棲止之所”。估计可“堪以建盖房二千六百八十八间,每间拟各面阔九尺,进深一丈,柱高七尺五寸,并起高垫低成搭圈厂棚座”“自道光二年兴建至七年可以盖造房二千四百间”。并在皇城内“空闲地面七处,堪以建盖房四百八十三间”。请分给内务府三旗贫乏旗户居住。[57]由此每年建房400间。[58]据估算,道光朝政府共建新房3283间。另据不完全统计,道光时入官房屋约478.5间,分给官员的房屋103间。[5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