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唤起心中对辽阔大海的渴望

唤起心中对辽阔大海的渴望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尽管如此,创始人沃森还是为CTR定下了伟大的战略目标,就是成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当时仅有少数几家公司有这样的愿景。很快,沃森受到通用电气及通用汽车等大公司的启发,在1924年将CTR更名为IBM,以彰显其全球化的志向。成为全球产业领导者是企业战略意图的精髓所在。如果想要造船,就不应该只给船员造船所用的锤子和钉子,而应该唤起他们对辽阔大海的渴望!

唤起心中对辽阔大海的渴望

“10年之后,世界通信行业三分天下,华为将占一分!”这是任正非第一次在华为公司内部公开发表他的战略雄心!

那是1994年,据当时的员工回忆,大家在听到任正非讲这句话时,都哑然一笑,这位老板真能画饼,真能忽悠!没有人会相信这个战略竟然有真正实现的那一天。毕竟当时的华为,年销售额还不到8亿,员工不过1000人。由此可见,任正非是典型的饼形思维!

在任正非心中,华为的榜样就是IBM。我们可以快速回顾一下IBM的早期历程。1911年创立的CTR(计算制表记录公司)只不过是相当平凡的一家中小型企业,公司规模不大,也不国际化,主营业务是卖打卡钟、屠夫用的磅秤以及咖啡研磨机

尽管如此,创始人沃森还是为CTR定下了伟大的战略目标,就是成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当时仅有少数几家公司有这样的愿景。于是沃森就开始派遣下属出国成立分公司,并由当地经理人经营管理。很快,沃森受到通用电气通用汽车等大公司的启发,在1924年将CTR更名为IBM,以彰显其全球化的志向。

纵观产业发展史,你就会发现,在过去100年中崛起成为全球领袖的公司,无一例外都是怀着与他们现有资源和能力不相称的远大抱负起步的。(www.xing528.com)

这就是战略意图:一个雄心勃勃的宏伟梦想。它是企业的动力之源,能够为企业带来情感和理性上的双重能量,推动企业夺取全球市场的领袖地位。一个有价值的公司是什么样的?短期看盈利能力,中期看核心竞争力,长期看产业领先地位。成为全球产业领导者是企业战略意图的精髓所在。

战略意图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战略意图保证了长期资源配置的一致性;战略意图只规定目的,不限制手段。如果市场是可以细分的,那么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战略意图就应当是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导者。如果没有做到第一,就要通过战略找到合适的方式成为第一。

如果想要造船,就不应该只给船员造船所用的锤子和钉子,而应该唤起他们对辽阔大海渴望!战略意图可以在多样化的人群中构建一体化的身份认知。

这也是毛泽东所讲的“政治动员”,没有充分的政治动员就不会有胜利,“首先是把战争的政治目的告诉军队和人民。必须使每个士兵、每个人民都明白为什么要打仗,打仗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建立新中国,人人当家做主”,毛泽东依照这些战略意图充分调动了中国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