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私奉献的铺路石:他们默默无闻的故事

无私奉献的铺路石:他们默默无闻的故事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被称为“一贯的能干不能说的好道班班长”的延长段呼家川道班班长张占义就是这样的一位。第二任班长李志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1993年获得省第一届“十佳道班”荣誉。

无私奉献的铺路石:他们默默无闻的故事

公路人是一个长年累月和泥土沙石打交道的特殊群体。也许正是这种工作,铸就了他们有如泥土一样质朴、石头一样凝重的性格。如果有人要问公路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实诚”。我们在公路上见到的老劳模像李双宝、周华骏、王三姓等,几乎都是人勤口拙、踏实苦干的“老黄牛”。被称为“一贯的能干不能说的好道班班长”的延长段呼家川道班班长张占义就是这样的一位。这是一个走到哪里就把先进带到哪里的人。1986年,他刚刚把官村道班建成先进,转身就被调到当时破烂不堪的寺沟河道班。这头“老黄牛”扑下身子拉起了重套,夏迎烈日,冬战严寒,用蚂蚁啃骨头精神,裁掉连环弯,填平胶泥砭,先把泥土路变成沙石路,又把沙石路养护得有如柏油路,让寺沟河道班迈入优良化文明道班行列。这时,他“打起背包又出发”,走进刚从地方道班交上来的呼家川道班,仅过两年,这个延长县路况、设施都排到末位的道班又一跃成为县上文明单位。人们说:“张占义,不简单,走到哪里哪里变,全国百名、全省“十佳”文明道班,黄土高坡上的一条好汉……”

如果说张占义是一个人带红了三个点,那么地处秦岭古蓝关道上的柿园子道班,却是三任班长连续十余年高举起一面红旗不倒。

第一任班长李稳牢,曾半个月穿坏过七双黄胶鞋。这是因为他上路从不坐顺车,徒步而行为的是查路,结果熟了路况却费了鞋子。就是在春节期间,他还和妻子拉着架子车上路查看。一次油路罩面他不慎被烧伤了脸,就这还执意不肯休息,领导来硬是夺下他手上的喷头,强行送回道班。可他只抹了点清凉油又来到工地。在他手中,柿园子道班在1985年获得了“优良化道班”称号,并连续保持五年,在秦岭山中竖立起第一座高峰。(www.xing528.com)

第二任班长李志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1993年获得省第一届“十佳道班”荣誉。一次抢修塌方,一块房子般大的巨石滚在路中间,阻车几百辆。爆破炸石后又遇大雪,李志宏身先士卒,带领全体道工排险抢修,保证了公路畅通。冬季秦岭山高风急,气温下降到零下25摄氏度左右。段上领导来慰问,只见道班大门紧锁,一问才知道,人都在路上扫雪,撤防滑沙。1997年柿园子道班又被省交通厅授予“行业文明示范窗口”单位,他们竖起了更加巍峨的高峰。

第三任班长曹松柏,继续着他们的长征。曹班长的口头禅是:“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1997年发生历史罕见水毁,路基沉陷,路面翻浆,坑槽连片,他带领全班奋战两个月不休假,保持住好路率100%。平时放了假曹班长心还操在路上。一个夏天,他刚回家,看天热得异常,猛然想起路面可能会泛油,于是急忙骑摩托上路巡查。曹松柏带领着柿园子道班,把312国道文明样板路上的这个窗口擦得更明更亮,在秦岭深处又竖起了一座光辉的山峰。这正是:三任班长接力柿园子道班续写红旗谱,千万公路道工甘当铺路石同唱奉献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